第122章 八旗=上帝的选民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北京城外,围城的八旗大营还沉浸在对宫内“人质”和补给问题的纠结中时,一匹快马如同撕裂绸缎的剪刀,冲破深秋的晨雾,带着一路烟尘,直扑中军大帐。

  马上的骑士浑身泥泞,背插代表着最紧急军情的三根羽毛,刚冲到辕门前便力竭摔落马下,手中紧紧攥着的油布包裹被亲兵迅速呈递到几位主事的亲王世子面前。

  “报——!江西、湖广急电!刁民聚众作乱,以‘顺天应人’为号,连破数县!南昌府告急!武昌府告急!”

  帐内瞬间死寂,随即如同炸开了锅。

  “什么?!”

  “南方……南方也乱了?!”

  “怎么可能这么快?!”

  肃亲王一把抢过军报,快速扫过,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军报上详细描述了因朝廷迟迟无法平定京师的“紫禁城之乱”,威信扫地,加上地方官吏趁机盘剥,以及连绵天灾,终于酿成了大规模的民变。乱民势头极猛,绝非寻常土匪,俨然有席卷南方的态势。

  这消息,比紫禁城里那位“雍正天王”每日的“烤肉”威胁,更加致命!

  几乎在同时,紫禁城内,养心殿。

  雍正(天王)正对着一幅简陋的南方地图沉思。一名穿着包衣服饰,但眼神精亮的中年人悄无声息地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听完汇报,雍正的脸上没有丝毫意外,反而缓缓露出了一个难以捉摸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一丝了然,一丝期待,甚至还有一丝……嘲讽。

  他起身,踱步到窗前,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望向了遥远的南方。

  “饥民易子而食,官吏敲骨吸髓,朝廷颜面扫地……这火,早就该烧起来了。”他低声自语,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力量,“他们以为困住的是我,殊不知,是他们自己把自己和这座腐朽的江山捆在了一起。”

  他回头看向那名下属:“告诉里面的弟兄们,稳住。外面的人,比我们更急。时候,快到了。”

  真正的风暴,确实才刚刚开始。这风暴不仅来自南方,更来自这僵持局面下,每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和算计。

  城外大营的混乱,比宫内预想的还要剧烈。

  “不能再等了!必须立刻分兵南下平叛!”一位掌管部分兵权的郡王激动地喊道,“若让乱民成了气候,席卷江南财赋重地,我大清根基动摇,那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分兵?说得轻巧!”郑亲王世子立刻反驳,“紫禁城怎么办?里面的各位叔伯王爷怎么办?我们前脚走,后脚里面那位‘雍正’就能挟持着人质,大摇大摆地走出来,甚至直接登基称帝!到那时,我们是叛军还是官军?”

  “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南方糜烂吗?京城之乱尚可遮掩,若南方数省皆反,消息根本封锁不住!天下各省督抚还会听命于一个连京城都掌控不了的朝廷吗?”

  “进不能攻,退不能守,内外交困,这……这简直是死局啊!”

  争吵声、叹息声、无奈的咆哮声充斥大帐。之前维持的脆弱平衡,被南方突如其来的烽火彻底打破。继续围困北京,可能失去整个天下;撤围南下,则意味着放弃政治中心和宗室亲王,同样可能导致中枢崩溃。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围城的八旗兵中蔓延。他们大多是京旗子弟,家眷产业都在北京,如今不仅老家被“端”,连南方的退路和财源也眼看要断,军心士气瞬间跌至谷底。

  一些原本就心怀鬼胎的宗室和将领,眼神开始闪烁,私下里的串联变得更加频繁。或许……是时候为自己,为家族,考虑一条新的出路了?

  紫禁城,依旧沉默地矗立在那里,但它所代表的皇权威严,在这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崩塌。而城内的那个人,仿佛一个耐心的渔夫,正静静等待着鱼儿在混乱中自己撞入网中。

  对峙进入第二十天,紫禁城,太和殿前广场。

  被软禁的数十位亲王、郡王、贝勒们,第一次被集中带到了这里。他们面色憔悴,惊疑不定地看着站在汉白玉台阶上的那个身影——雍正天王,或者说,上帝次子。

  雍正没有穿龙袍,也未着戎装,而是一身素色的布袍,目光扫过下面这些惶惶不可终日的宗室贵胄。

  “诸位王叔、王弟、子侄,”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尔等可知,为何这万里江山,会落到今日内忧外患、烽烟四起的地步?”

  没人敢回答。

  “因为‘天子’已不足以承载天命!”雍正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狂热的感染力,“自诩天子,承天牧民,却搞得民不聊生,满汉隔阂,官逼民反!这‘天’,是何等不公?又是何等无力!”

  他话锋一转:“朕乃上帝次子!上帝,乃独一无二之真神,高于尔等所知之‘天’!朕奉上帝之命,降世救赎,非为灭满,亦非为兴汉,乃是要涤荡这污浊世道,为上帝遴选真正的‘选民’,建立人间天国!”

  他举出例子,从上古三代之治的传说,到历代兴衰的教训,甚至引用了一些被曲解的儒家经典和模糊的西方传说,竭力论证“上帝次子”的尊贵远超“天子”,唯有皈依唯一的上帝,放弃狭隘的族群之见,才能实现真正的“满汉一体”,共享太平。

  阶下的王爷们听得目瞪口呆,有人觉得荒诞不经,有人暗中嗤笑,但更多的人,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囚禁和心理折磨,尤其是在得知南方大乱、西北不稳的消息后,内心那根坚持的弦,早已松动。

  就在雍正“布道”的同时,宫外的最新情报也被巧妙地传递进来:西北回部有异动,川陕交界处出现大规模流民暴动,甚至截断了部分入京官道!

  消息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王爷们心中残存的侥幸。

  郑亲王(老王爷本人,通过特殊渠道与外面儿子联系后)在囚禁他的偏殿里,对几位地位最高的铁帽子王叹息道:“内外交困,已是死局。再僵持下去,爱新觉罗的江山就真要彻底烂掉了!里面这位,虽是……狂悖,但手下那几百人是真能打,而且他似乎真有一套蛊惑人心的说法。若他真能……”

  简亲王接口,声音沙哑:“若他真能借用那‘上帝教’平息汉人怨气,稳住局势,或许……或许是一条绝路中的生路?总比天下皆反,你我皆成阶下囚,甚至……”他没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那未尽之意——甚至成为“烤肉”。

  对峙第三十五天,一场秘密的,将决定帝国命运的谈判,在坤宁宫(被临时用作谈判场所)展开。

  雍正本人与几位德高望重的老王爷进行了数轮艰难的磋商。

  最终,一份堪称奇特的协议达成了:

  1.雍正(上帝次子)方面:公开承认满、蒙、汉八旗人为上帝在人间的“选民”,享有特殊的地位和义务。雍正承诺,将以“上帝次子”和“天王”的身份统领所有“选民”,平息内乱,重建秩序。

  2.八旗权贵方面:集体承认雍正(天王)的最高统治权,并率领八旗子弟集体皈依其创立的“上帝教”。清廷官方意识形态将进行重大调整。

  3.继承权保证:作为换取八旗权贵支持的关键条件,雍正保证,他的继承人,将由一位“血统纯正”的爱新觉罗氏子孙担任。这一条,极大地安抚了宗室们对于江山彻底改姓的终极恐惧。

  协议达成的消息传出,围城的八旗大军在经历短暂的骚动和不可思议后,大部分选择了服从。毕竟,继续打下去或者撒手不管,对他们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如今,既能保住家族地位和特权(甚至以“上帝选民”之名获得新的合法性),又能避免内战和亡国,似乎……也还能接受?

  紫禁城门缓缓打开。

  雍正天王与几位领头的老王爷并肩走出,向所有人宣布了新的盟约。一场看似不可能的内战,以这种近乎荒诞的方式“和平”解决了。

  紧接着,整合后的八旗军队,在“上帝次子”的旗帜和传统龙旗的共同指引下,开始转向,准备扑向南方和西北的叛乱烽火。

  而与军队同时出发的,还有雍正亲笔撰写,以“上帝次子”名义颁布的,旨在阐释新教义、争取民心、瓦解叛乱的纲领性文件——《大义觉迷录》。这本书,将上帝教教义与儒家伦理、现实政治需求强行糅合,以其强大的逻辑(哪怕是扭曲的)和不容置疑的口吻,随着帝国的兵马,迅速传向四方。

  雍正时空,走上了一条与任何历史记载都截然不同的、光怪陆离的道路。暂时的联合达成了,但“上帝次子”与“传统宗室”、“上帝选民”与“天下子民”之间的新矛盾,也才刚刚埋下种子。
  http://www.paoshu5.cc/book/45619/1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