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后羿”计划立项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龙巢基地的中央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热烈。长条会议桌两侧坐满了来自军方、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的高级代表,每个人的面前都摆放着一份厚厚的项目计划书。封面上,“后羿计划”四个大字格外醒目。穆青山站在投影幕前,神色严肃:“各位,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讨论一个可能改变国家科技发展轨迹的重大项目。在正式讨论之前,请张飞顾问为大家介绍项目详情。”
张飞站起身,走到台前。他今天罕见地穿着一身正式的深色西装,但领带依然系得有些随意。他轻轻点击手中的控制器,投影幕上立即显示出精密的粒子对撞机结构图。
“后羿计划的核心,是建造一台世界领先的紧凑型粒子对撞机。”张飞的声音平静而清晰,“但与传统的科研设备不同,这台对撞机将专注于材料科学和量子技术的实用化研发。”
他调出最近的研究成果数据:“通过前期验证,我们已经证明这种设备可以在新材料研发、医疗同位素生产、量子计算等多个领域产生突破性影响。”
会场内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几位资深专家交换着惊讶的眼神,显然被展示出的数据震撼了。
发改委的代表率先提问:“张顾问,这个项目的预算规模相当庞大。能否详细说明其投入产出比?”
张飞调出一份详细的效益分析报告:“以新材料研发为例,星尘合金的成功合成已经为航空航天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仅此一项,预计每年可节省研发经费两百亿元以上。”
他继续展示其他数据:“在医疗领域,新型同位素可以大幅提升癌症治疗效果,预计可挽救数十万患者的生命。在量子计算领域...”
“请等一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院士举手打断,“张顾问,您提到的这些应用前景确实令人振奋。但是,如此庞大的项目,技术风险如何控制?”
张飞点点头,调出项目风险管理方案:“我们设计了多重保障机制。首先,核心技术在前期实验中已经得到验证;其次,项目采用模块化建设方案,可以分阶段投入和验收;最后,我们准备了完善的备选技术路线。”
科技部的代表接着提问:“人才保障方面有什么计划?这种跨学科的大科学工程,需要大量顶尖人才。”
“我们已经组建了跨学科专家团队。”张飞展示出团队成员名单,上面包括了数十位各领域的权威专家,“同时,计划与国内顶尖高校合作,培养专项人才。”
会议室内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代表们一个接一个地提出问题,从技术细节到项目管理,从资金分配到成果转化。张飞对每个问题都给出了详实而精准的回答。
财政部的代表最后发言:“张顾问,这个项目确实很有价值。但是,在当前财政形势下,如此大规模的投资需要特别充分的理由。”
张飞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我理解各位的顾虑。但是,请想一想:如果因为犹豫而错失这次技术突破的机会,十年后我们会处在什么样的境地?”
他调出一组国际科技竞争的数据:“我们的竞争对手也在积极布局下一代科技。现在投入,我们还能保持领先;如果等待,可能就会永远失去这个机会。”
这句话让会场陷入了沉思。代表们低声交换着意见,不少人微微点头。
穆青山适时地接过话头:“各位,张顾问说得对。这个项目不仅关乎科技进步,更关乎国家未来的竞争力。我建议,我们现在就进行表决。”
表决结果毫无悬念——全票通过。后羿计划正式立项,成为国家重点科技工程。
消息传出后,整个科研界为之震动。各大高校和研究所的申请函像雪片一样飞向龙巢基地,都希望能够参与这个划时代的项目。
三天后,项目启动大会在基地大礼堂举行。能够容纳五百人的礼堂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人。张飞站在台上,面对着台下期待的目光。
“后羿计划不仅仅是一个科研项目,”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礼堂,“它更是一个平台,一个能够让中国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平台。”
他详细阐述了项目的总体规划、技术路线和预期目标。当展示项目时间表时,台下响起一片惊叹声——张飞设定的目标进度,比常规科研项目快了整整三倍。
“这个时间表是不是太激进了?”一位资深研究员忍不住问道。
张飞调出详细的工作计划:“通过优化流程和采用新技术,这个进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项目启动后,各项工作立即紧锣密鼓地展开。基地专门划出了一片区域作为项目总部,每天都有新的设备和人员进驻。
张飞几乎住在了项目现场。他不仅要指导技术工作,还要协调各个团队的合作。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看似只懂技术的年轻人,在项目管理方面也展现出非凡的才能。
“张总工,材料组的实验方案需要调整。”林沐瑶拿着文件找到正在施工现场的张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飞一边检查着设备安装进度,一边快速浏览文件:“第三组参数需要重新计算,他们的假设有问题。告诉王教授,参考我们上周的讨论结果修改。”
安国邦跟在张飞身边,看着他在不同工作之间自如切换,忍不住感叹:“张总工,您这 ltitasking 的能力也太强了。”
张飞头也不抬:“只是合理安排时间而已。”
项目的快速推进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天晚上,顾倾城找到正在加班的张飞:“安保部门报告,最近可疑信号增多了。看来有人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
张飞从设计图纸中抬起头:“加强防护是必要的,但不能影响工程进度。”
他想了想,又说:“或许可以借此机会测试一下我们新开发的安保系统。”
顾倾城会意地点头:“明白了。我会安排。”
随着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越来越多的技术难题开始浮现。最棘手的是超导磁体的制造问题。按照设计要求,磁体需要在极端条件下保持稳定,但试制的样品总是出现各种问题。
“已经是第七次失败了。”负责磁体制造的工程师沮丧地说,“我们尝试了所有已知的工艺,还是达不到设计要求。”
张飞仔细检查着失败的样品,突然说:“问题不在工艺,在材料。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超导材料。”
在场的专家们都愣住了。开发新材料?那意味着项目可能要推迟数月甚至更久。
“但是时间...”项目副总指挥担忧地说。
张飞已经拿起平板电脑开始设计:“给我三天时间。”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张飞几乎不眠不休。他在实验室里尝试了数十种材料配方,最终在第二天的深夜找到了解决方案。
“这种复合材料可以在更高温度下保持超导特性,”张飞向闻讯赶来的专家们展示新样品,“而且制造工艺更简单。”
测试结果令人震惊:新材料的性能比设计要求还高出百分之二十。更难得的是,制造成本比预期降低了三分之一。
“这简直是个奇迹!”材料组组长激动地说。
张飞却已经开始规划下一步:“现在可以开始批量生产了。注意控制生产环境中的湿度。”
项目的快速进展引起了高层的密切关注。一天,穆青山带着一个特别考察组来到项目现场。
“张顾问,这些都是国家科技顾问委员会的专家。”穆青山介绍道,“他们想实地了解项目进展。”
考察组的专家们在项目现场仔细查看了各项工作,不时提出专业的问题。张飞对每个问题都对答如流,让这些见多识广的专家们也深感佩服。
“难以置信,”考察组组长在总结时说,“这个项目的推进速度和技术水平,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敢说,这将是载入史册的工程。”
然而,就在项目顺利进行时,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一天清晨,安国邦急匆匆地找到张飞:“张总工,核心部件供应商说遇到了技术难题,可能要延迟交货。”
这个消息让项目组顿时紧张起来。那个核心部件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如果延迟,整个项目进度都会受到影响。
张飞冷静地问:“具体是什么问题?”
“他们说加工精度始终达不到要求,”安国邦焦急地说,“已经尝试了一个星期,还是不行。”
张飞思考片刻,说:“准备飞机,我亲自去一趟。”
在供应商的工厂里,张飞仔细查看了加工设备和工艺。问题很快就被找到了:不是设备或技术的问题,而是工艺参数设置不当。
“调整这个参数,”张飞指导着工程师,“加工速度降低百分之十,冷却液流量增加百分之十五。”
工程师们将信将疑地按照张飞的指导进行调整。结果令人惊讶:加工出的零件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甚至精度还超出了预期。
“太神奇了!”工厂总工程师握着张飞的手,“我们折腾了一个星期的问题,您一来就解决了!”
张飞淡淡地说:“只是基础知识。”
回到基地后,张飞立即召集项目组开会。
“这次事件提醒我们,不能过于依赖外部供应链。”他说,“我建议,在基地内建设自己的精密加工中心。”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更让人惊讶的是,张飞当场就拿出了加工中心的设计方案。
“您什么时候设计的?”林沐瑶惊讶地问。
张飞一边分发设计图一边说:“在飞机上。时间不能浪费。”
随着项目不断推进,后羿计划的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大。国内外的科技媒体都在密切关注这个项目的进展,各种猜测和分析层出不穷。
在项目启动两个月后,第一个里程碑顺利达成:对撞机的核心部件全部制造完成,开始进入安装阶段。
安装仪式简单而隆重。张飞亲自操作吊装设备,将最后一个核心部件精准地安装到位。当系统检测通过的那一刻,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我们做到了!”项目副总指挥激动地说,“比原计划提前了半个月!”
张飞检查着系统数据,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很好。现在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
夜幕降临,项目现场的灯光依然明亮。张飞站在刚刚安装完成的对撞机前,目光坚定。后羿计划的第一阶段已经成功,但对他来说,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在他的规划中,这个项目将不仅仅是一台科研设备,更是一个推动整个国家科技腾飞的重要引擎。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http://www.paoshu5.cc/book/45671/1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