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苏晚晴的敏锐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示范园区测试结束后的第七天,央视军事频道的办公区内,苏晚晴正对着电脑屏幕出神。她刚刚审阅完一篇关于新型单兵装备的报道稿,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敲着。作为曾经因独家报道神秘修理站而声名鹊起的记者,她始终保持着对某些特定领域的敏锐嗅觉。

  窗外淅淅沥沥下着小雨,雨滴敲打玻璃的声音让她想起数月前那个同样阴雨绵绵的下午。那时她第一次走进那家看似普通的修理站,见到了那个穿着工装、满手油污的年轻人。当时的她绝不会想到,这个名叫张飞的修理站老板,会在短短时间内创造出那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一条来自能源领域线人的消息打断了她的思绪。消息显示,能源部近期动作频繁,多个司局的重要领导连续数日未公开露面,部分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也被临时抽调。更值得注意的是,邻省那个国家级能源示范园区突然进行全面封锁,对外宣称是进行设备升级改造。

  苏晚晴轻轻推了推眼镜,职业本能让她立即警觉起来。她快速调出近期能源领域的相关报道,发现这些异常动向都集中发生在最近一周。这让她联想到不久前那场诡异的全城大停电,以及帝豪酒店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移动电站...她低声自语,指尖在张飞的资料照片上轻轻划过。虽然档案上大部分内容都标注着权限不足,但那些已知的信息已经足够让她做出大胆的推测。这个曾经创造战机的神秘人物,很可能又在能源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她立即着手行动,先是向台里提交了未来能源革命前瞻性报道的选题申请,随后开始系统地收集相关资料。凭借在军事报道领域积累的人脉,她很快了解到军方高层近期对能源安全议题的关注度显着提升,这更加印证了她的判断。

  必须再见到他。苏晚晴暗下决心。她回忆起上次采访张飞时,对方那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以及那些看似随意却暗藏玄机的回答。这一次,她一定要把握住机会,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神秘人物和他的研究。

  就在苏晚晴积极准备的同时,龙巢基地内的张飞正全神贯注地分析着测试数据。他指着全息投影上的波形图对林沐瑶说:输出稳定性超出预期,但瞬态响应还需要优化。

  林沐瑶立即调出相关代码:需要增加前馈控制环节吗?

  不必,张飞摇头,在现有的PID控制器里加入模糊逻辑补偿就够了。

  站在监控室内的顾倾城透过玻璃注视着这一幕。她刚刚接到报告,显示近期有多方势力在打探基地和项目的消息。作为安保负责人,她必须提高警惕,但内心深处又不禁为张飞这种全然不顾外界风云的态度感到担忧。

  安主任,顾倾城接通通讯,建议加强外围监控。

  安国邦在电话那头苦笑:已经部署了。不过以张总工的性格,就算天塌下来,他大概也只会说别打扰我做实验

  这话让顾倾城嘴角微扬,但很快又恢复了平日的清冷。她注意到林沐瑶正在为张飞递上一杯刚泡好的茶,而张飞很自然地接过去喝了一口。两人之间的默契让她心里泛起一丝异样。

  就在这时,张飞的保密通讯器响起。他看了眼来电显示,有些意外地按下接听键。

  苏记者?张飞的声音带着疑惑。

  电话那头的苏晚晴尽量让声音保持平静:张先生,好久不见。我最近在做能源技术发展的专题报道,想到您在这方面很有见地,不知能否请教几个问题?

  张飞下意识想要拒绝,但转念想到项目即将进入示范应用阶段,适当的舆论铺垫或许能减少后续推广的阻力。他看了看实验进度表:明天下午三点,老地方见。

  挂断电话后,林沐瑶好奇地问:是媒体采访?需要准备材料吗?

  不用,张飞摆手,普通交流,你继续忙优化算法。

  顾倾城在一旁默默记下这个安排,决定明天要亲自跟进安保。不知为何,她对这位女记者总有种说不清的戒备。

  次日下午,张飞准时出现在基地外围的会客室。苏晚晴早已等候在此,今天她特意穿了一身干练的职业装,显得既专业又不失亲和力。

  张先生,感谢您抽空。苏晚晴微笑着起身,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张飞那身依旧朴素的衣着,听说您最近在能源领域又有新突破?

  张飞在对面坐下,语气平淡:谈不上突破,常规的技术改进。

  苏晚晴心中暗笑,这种典型的张飞式回答她再熟悉不过。她不动声色地打开录音笔:能具体说说是什么样的改进吗?比如,是否与高效储能技术有关?

  储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张飞斟酌用词,更重要的是能源的获取和转换方式...不过具体细节涉及保密内容。

  这时,顾倾城端着茶走进来。她将茶杯轻轻放在桌上,看似随意地站在张飞身侧。这个细微的举动让苏晚晴敏锐地察觉到什么,她微笑着向顾倾城点头致意,后者只是淡淡回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理解保密要求,苏晚晴巧妙转向更宏观的层面,从军事角度看,能源技术的突破会对国防建设产生哪些影响?

  这个问题显然引起了张飞的兴趣,他稍作思考后答道:能源是现代化军队的命脉。更高效、更稳定的能源意味着更持久的作战能力、更强大的武器装备,以及更灵活的部署方式。

  应龙战机?苏晚晴适时抛出一个试探性问题。

  张飞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但那个笑容已经说明一切。

  接下来的采访中,苏晚晴凭借出色的专业素养,不断从张飞那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虽然张飞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但他那些看似轻描淡写的回答,已经让苏晚晴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惊人的技术蓝图。

  采访接近尾声时,苏晚晴看似不经意地问:据说全城大停电时,帝豪酒店却保持正常供电,这会不会与新能源技术有关?

  张飞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应急供电有很多种方式。

  这个回答更加坚定了苏晚晴的判断。她合上笔记本,真诚地说:张先生,我相信您正在做的事业将会改变世界。作为媒体人,我希望能用合适的方式,让公众理解这项技术的重要意义。

  时候到了自然会见分晓。张飞站起身,结束会面。

  送走苏晚晴后,顾倾城忍不住问:你觉得她猜到多少?

  张飞望着窗外,语气依然平静:她是聪明人,但懂得分寸。

  坐车离开的苏晚晴快速整理着今天的收获。虽然张飞没有明说,但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惊人的结论。这个发现让她激动得手指微颤,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她深知这个报道的价值,但更明白贸然曝光的风险。

  必须把握好报道的时机和尺度。苏晚晴暗自决定。她要开始准备一系列铺垫性报道,为将来电池的正式亮相营造合适的舆论环境。

  龙巢基地内,张飞已经回到实验室,继续投入电池的优化工作。对他而言,媒体的关注只是科研过程中的小插曲,真正重要的永远是下一个待解的技术难题。林沐瑶见他回来,立即上前汇报算法优化进展,两人很快又沉浸在了技术的世界里。

  顾倾城远远看着这一幕,轻轻叹了口气。她意识到,要守护好这个专注的天才,未来还需要应对更多像苏晚晴这样的人物。这份工作,远比她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雨渐渐停了,夕阳的余晖透过云层洒向大地。苏晚晴坐在回程的车上,已经开始构思第一篇报道的框架。她要让公众逐步认识到,一个崭新的能源时代正在悄然来临。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那个始终低调行事的天才科学家。

  在龙巢基地的实验室内,张飞突然抬起头,对林沐瑶说:我想到了一个新的散热方案,或许能把效率再提升五个百分点。

  林沐瑶立即拿出记录板:请说。

  两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技术探讨,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对他们来说,探索未知的科技边界,才是最有意义的追求。
  http://www.paoshu5.cc/book/45671/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