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无法触及的目标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第一百八十章:无法触及的目标

  南太平洋的海水在正午阳光下呈现出深邃的钴蓝色,偶尔被微风吹起细碎的浪花,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

  从海面上看,这片海域与太平洋上任何其他区域毫无二致,宁静而祥和。

  但在海面下四百米深处,一切截然不同。

  “深渊行者”如同一只潜伏的猎豹,悬浮在距离海底峡谷边缘仅一海里的位置。

  潜艇内部,尼莫和他的团队正通过最先进的被动传感器,观察着那个隐藏在峡谷深处的庞然大物。

  “目标仍然静止,”声纳操作员低声报告,“过去六小时内没有任何移动迹象。”

  尼莫凝视着主屏幕上那个模糊的声学轮廓。

  “共鸣船”完美地融入了海底地形,若不是事先知道它的精确位置,即使从它上方经过也难以察觉。

  “检测到多个主动声纳脉冲,”另一名操作员突然报告,“来源:目标周围。他们在进行周期性扫描。”

  全息投影上立刻显示出数个小型声源的位置,它们分布在“共鸣船”周围,形成一个严密的防御圈。

  这些显然是自动防御平台,不间断地扫描着周围水域。

  “扫描模式?”尼莫问道。

  “全频谱,高强度。任何进入警戒区域的物体都会被立即发现。”

  尼莫的眉头紧锁。

  这种防御密度远超预期,即使是最先进的特种潜艇,也不可能悄无声息地突破这样的警戒网。

  与此同时,在阿尔卑斯山指挥中心,凌风通过量子加密信道接收着“深渊行者”传回的实时数据。

  “防御比我们预期的要严密得多,”公爵分析着传感器读数,“他们不仅有自动防御平台,还在海底铺设了振动传感器网络。任何靠近的企图都会被立即发现。”

  普莱斯指着全息投影上的几个红点:“这些自动平台看起来是独立运作的,但它们之间的配合太完美了。肯定有一个中央控制系统在协调它们的行为。”

  凌风沉默地观察着数据。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棘手。“共鸣船”不仅隐藏在难以接近的海底峡谷中,还有着近乎完美的防御体系。直接强攻无异于自杀。

  “空中选择呢?”他问道。

  “同样困难,”公爵调出卫星图像,“该区域上空有持续的人工云层覆盖,显然是故意设置的。我们的侦察卫星无法获得清晰的光学图像。而且,根据气象数据,那里几乎常年有强烈的电磁干扰。”

  普莱斯摇头:“他们选择这个位置不是偶然的。天然的海底峡谷,加上人工的气象控制,创造了一个几乎完美的藏身之所。”

  就在这时,技术团队有了新的发现。

  在分析“共鸣船”周围的洋流数据时,他们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股特殊的暖流从峡谷深处涌出,持续约三十分钟后消失。

  “这是人工制造的,”海洋学家报告,“他们在定期排放冷却水。这意味着...”

  “意味着那艘船在运行高能耗设备,”凌风接话,“可能是超级计算机,或者是某种我们不知道的技术。”

  这个发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如果“共鸣船”需要定期排放冷却水,那么它可能有一个固定的运行周期。在这个周期中,也许存在着某种规律或弱点。

  “分析那个排放模式,”凌风命令,“我要知道下一次排放的确切时间。”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技术团队全力分析着冷却水排放的数据。

  与此同时,凌风召集了所有可用资源,寻找任何可能的突破口。

  在苏黎世,布鲁姆发现了一系列与“共鸣船”位置相关的金融交易。

  这些交易金额巨大,但流向极其隐蔽,通过数十个空壳公司进行洗钱。

  “他们在购买某种特殊材料,”布鲁姆报告,“交易清单上有一些...不寻常的物品。”

  清单上列着高纯度稀土、量子计算组件、甚至还有一些只在理论上存在的材料。

  “他们在升级系统,”公爵分析着清单,“或者是在准备启动某个需要大量能源的项目。”

  在东京,山田的监听站捕捉到了一组异常的量子通讯。虽然无法破译内容,但信号的频率和强度表明,“共鸣船”正在与多个外部节点进行高频度通讯。

  “至少有十二个不同的接收点,”山田报告,“分布在全球各地。”

  这个发现令人不安。

  如果“共鸣船”能够与全球这么多节点实时通讯,那么它的影响力可能远超预期。

  当所有的情报汇集到一起时,呈现出的画面让指挥中心里的每个人都感到震惊。

  “共鸣船”不仅是一个移动指挥中心,更是一个全球监控和操控网络的核心节点。它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完美的隐蔽位置,在暗中影响着世界各地的冲突和事件。

  “我们面对的不是一艘船,”普莱斯沉声道,“而是一个控制着全球暗流的神经中枢。”

  凌风站在全息投影前,长久地沉默着。

  面前的这个目标几乎完美无缺:完美的位置、完美的防御、完美的运作模式。任何传统的军事手段都难以对它造成威胁。

  但正是在这种完美中,他看到了一个可能的突破口。

  “再完美的系统,也有其必须遵循的规律,”他最终说道,“而规律,就意味着可预测性。”

  他转向技术团队:“我们得在二十四小时内,建立‘共鸣船’的完整行为模型。包括它的能源周期、通讯模式、防御系统的运作规律,一切。”

  “这几乎不可能,”公爵摇头,“我们掌握的数据太少了。”

  “那就用我们掌握的一切来推断,”凌风的语气不容置疑,“包括我们之前与‘缪斯’交手的每一次经验,每一个数据点。”

  当团队开始这项艰巨的任务时,凌风独自走到指挥中心的露台上。

  阿尔卑斯山的冷风扑面而来,让他因长时间工作而疲惫的大脑稍微清醒。

  在他的脑海中,一个计划的轮廓正在慢慢成形。既然无法从外部攻破这个堡垒,那么也许可以从内部瓦解它。

  既然“缪斯”如此依赖数据和预测,那么也许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对付他们。

  当夜幕降临时,凌风回到指挥中心。技术团队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我们建立了一个基本的行为模型,”公爵报告,“虽然不完整,但足以看出一些模式。”

  全息投影上显示着“共鸣船”的预测行为模式:每七十二小时进行一次大规模数据传输,每六小时排放一次冷却水,防御系统的扫描每隔十五分钟会有一个三秒的盲区...

  “这个盲区...”凌风指着那个关键数据。

  “是由于系统同步造成的,”技术官解释,“多个扫描系统在重新同步时产生的极短暂间隙。理论上,如果时机把握完美,也许可以...”

  “...溜进去。”凌风接完了这句话。

  接下来的时间,指挥中心变成了一个高度专注的工作场所。每个人都明白,他们正在寻找的可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个能够突破“共鸣船”完美防御的机会。

  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再次照亮阿尔卑斯山时,凌风站在全息投影前,注视着那个隐藏在太平洋深处的目标。

  “准备‘幽灵’小队,”他对普莱斯说,“我们有一个窗口。很小,但存在。”

  普莱斯点头,眼中闪烁着决战前的光芒:“这次不会再有撤退了。”

  凌风的目光坚定如钢:“是的。这一次,我们要么成功,要么成仁。”

  在遥远的南太平洋深处,“共鸣船”依然静静地潜伏在海底峡谷中,浑然不知自己完美的防御系统中那个微小的漏洞已经被发现。

  而这个漏洞,可能正是终结这个隐藏在暗处的巨兽的关键。
  http://www.paoshu5.cc/book/45720/1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