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铃铛暗引,归墟谜现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一仙,一鬼,任平生
狂妄医妃驾到,摄政王心头宠
抢婚替嫁,我成军区大佬你哭什么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仿佛被无形的丝线牵引,其他幸存的守茧人,无论站立的、半跪的,都做出了完全相同的动作。没有人下令,没有口号,只有一片肃穆的寂静。一只只右手,带着战斗的痕迹,稳稳地按在心口的位置,然后,整齐划一地躬身。动作幅度不大,却蕴含着千钧的重量。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相同的情绪——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一种目睹奇迹的震撼,一种对逝去同伴的哀伤,但最终,所有情绪都沉淀为一种毫无保留的、发自灵魂深处的认同与尊崇。
他们向的,不仅仅是力挽狂澜的力量,更是那份在绝境中挺身而出、独自承担起修复重担的担当与牺牲。
这份古礼,在残留着硝烟与血腥味的穹顶之下,在柔和光芒的见证中,无声地凝聚成一道比任何语言都更坚固的誓言。
李豫的背影,在光芒中似乎显得更加高大,又仿佛承载着整个世界的重量。而在他身后,那片抚心躬身的身影,如同凝固的雕像,诉说着无声的忠诚与追随。
掌心下传来世界能量温顺的脉搏,如沉睡巨兽平缓的心跳,安稳地流淌过他的指尖。目光扫过地上瘫软、战意尽失的敌人,心中并无一丝胜利的狂喜,唯有无形的重压沉甸甸落下,如同铅块坠入深潭,激起的是更深邃的明悟——守护的真相,远比摧毁更为沉重。
阴谋的幕布或许暂时垂落,但守护者的长夜永无尽头,这职责镌刻在灵魂深处,与世界的脉动同频共振。
他下意识地收拢五指,那枚古朴的铃铛紧贴掌心,冰冷的触感此刻却带来奇异的安定。
一声低语,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空旷死寂的穹顶下激起清晰而悠远的回响:“平衡…不在于将黑暗彻底抹除,”声音不大,却带着穿透一切的重量,“而在于不让它吞噬光明。只要阴影尚存,守护便永不停歇。”
这低语,是他对天地立下的誓言,是穿透寂静的永恒回响。他抬起眼,目光如穿越迷雾的星辰,无比坚定。
在那双深邃的瞳孔深处,一点守护之火熊熊燃烧,并非炽烈张扬,却带着亘古不变的执着与力量,那是不灭的光焰,昭示着无论长夜如何漫长,光明的守卫永不退场。
当李豫的手指拂过那枚意外发现的青铜铃铛时,冰冷的触感如电流般窜入指尖,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试探他的灵识。
铃身布满墨绿色的铜锈,像一层厚重的岁月痂壳,遮掩着它真正的面容。沈心烛凑近,借着昏黄的灯光,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捕捉到了铃铛内壁深处几乎被岁月磨平的阴刻纹路——那并非寻常花纹,而是一座建筑的轮廓,尖顶拱窗,风格沉郁古旧,仿佛从某个古老时代穿越而来。
下方环绕着一圈同样模糊的古篆铭文,像是某种失传的咒语。
李豫屏息辨认,沈心烛则快速用铅笔在纸上拓印、拼凑。最终,几个断续却关键的字眼跃然纸上:
“安魂之所”
“引渡之音”
“归墟”
更令人心头一紧的是,在铃铛底部一个不起眼的凹槽里,他们发现了一小片几乎与铜绿融为一体的暗褐色印记,散发着若有似无、令人不安的陈旧防腐药水气味。那气味刺鼻而诡异,仿佛带着某种不洁的灵性,让人联想到停尸房、墓穴,或是更深处的东西。
“这些线索……”沈心烛的声音低沉,“像冰冷的钥匙,瞬间打开了尘封的传说之门。”
李豫脸色微变,低声道:“‘归墟’……难道是那个‘归墟殡仪馆’?”
沈心烛的眼神也变得凝重。“安魂之所,引渡之音……还有这气味……恐怕就是它了——西郊那座没人敢在深夜提起的‘归墟馆’。”
这座隐匿于城市边缘、被疯长的爬山虎和参天古槐半掩的“归墟殡仪馆”,其历史远比城市本身更为幽深。它始建于风雨飘摇的清末民初约1910年前后,最初由一位身份成谜、据传通晓奇门遁甲的法国传教士设计督造。其建筑本身就是一个诡异的矛盾体:
主体结构是当时罕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象征着西方工业的理性与坚固;
内部格局、装饰细节却完全遵循古老中国堪舆风水之术。
飞檐斗拱的歇山式屋顶覆盖着深灰色的瓦片,正门两侧并非石狮,而是两尊蹲踞的青铜镇墓兽,面目狰狞,爪牙毕露,仿佛在镇压着什么。
内部空间迂回曲折,暗合“九曲回魂”的格局,核心的告别厅穹顶绘满了褪色的星宿图与引魂幡图案,四周墙壁则镶嵌着刻满梵文、拉丁文以及道家符咒的黑色石板——仿佛建造者试图用世间所有已知的宗教力量,来镇压或安抚那些不肯离去的亡魂。
“这里……”李豫轻声说,“不像是一座殡仪馆,更像是一座镇灵的祭坛。”
归墟馆的传说如同藤蔓,缠绕着它的每一块砖石,在漫长的岁月里发酵、扭曲,成为都市怪谈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部分。
最核心的传说围绕着一种特制的青铜铃铛。据老人口述,旧时归墟馆在深夜进行特殊仪式如处理无名尸、枉死凶煞者时,会由一位蒙面的“引魂人”手持这种铃铛,按照特定路线和节奏在馆内行走摇动。
铃声并非清脆,而是异常沉滞、喑哑,如同重物拖过地面。传说这铃声能“指引迷途亡魂走向该去之路,亦能惊醒不该醒来的东西”。
曾有胆大的守夜人声称,在无人的子夜,会听到从停尸间方向传来若有似无的、并非人为摇动的铜铃声,随之而来的是走廊里拖沓的脚步声和低沉的呜咽。
更诡异的是,有些家属在极度悲伤恍惚之际,会看到亲人的遗体旁,莫名出现一串小小的、湿漉漉的脚印,空气中弥漫着若有似无的铜锈味。
“那铃声……”沈心烛皱眉,“像是从另一个世界传来的。”
归墟馆的地下停尸房,按规定只有五张停尸床。但不止一个值夜班的老员工在醉酒或私下里透露,在雾气弥漫的深夜,尤其是月圆之时,有时会看到第六张冰冷的铁床诡异地出现在墙角。那张床永远盖着蒙尘的白布,白布下的轮廓模糊不清。
更骇人的是,一旦这张“第六床”出现,第二天必然会有一具身份不明、死状离奇的尸体被送来。没人敢去掀开那张白布,也没人知道那张床和尸体究竟谁先出现。
“有人说……”一个老员工曾颤抖着说,“那张床,是给‘不该存在的人’准备的。”
馆内许多老房间都保留着巨大的、水银剥落的旧式穿衣镜。多位工作人员曾报告,在独自打扫时,会突然从镜子的反射里,看到身后站着一个背对着自己的、穿着旧式殓衣的人影。当惊恐地回头,身后却空无一物。再看向镜子,那人影依旧背对着自己,但似乎……离得更近了。
http://www.paoshu5.cc/book/45725/2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