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线索出现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哗啦 ——”

  苏锦汐将从赵建军那里带回的旧相册轻轻摊在餐桌上,指尖拂过照片里妈妈穿着蓝色工装的笑脸时,眼眶又忍不住热了。照片里的林婉梳着清爽的马尾,嘴角弯着温柔的弧度,那眉眼间的柔和,正与她记忆里模糊的轮廓一点点重合。陆瑾珩坐在她身侧,伸手将她垂落在脸颊的碎发别到耳后,指腹轻轻蹭过她微凉的耳廓,声音软得像傍晚的风:“别太难过了,能找到这张照片,已经是很大的收获了。”

  “我知道,” 苏锦汐吸了吸鼻子,指尖捏着相册边缘,一页页慢慢翻动。翻到最后一页时,她的动作突然顿住 —— 页面右下角贴着一张泛黄的便签,上面用铅笔写着一串模糊的数字,末尾还画着个小小的星星图案。墨水虽已晕开,却能清晰辨认出 “1998.07.15” 的字样。她抬眼看向陆瑾珩,声音带着点急切:“瑾珩,你看这个!这串数字是什么意思?”

  陆瑾珩凑过去仔细端详,指尖轻轻点在便签上:“1998 年,刚好是你出生的年份,7 月 15 号…… 说不定是你满月的日子。后面这串数字像电话号码,就是末尾两位磨损得太厉害,看不太清了。”

  苏锦汐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赶紧掏出手机,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发颤。她照着前八位数字,末尾两位从 “00” 开始挨个试打。十几通电话拨出去,不是空号就是无人接听,直到试到 “68” 时,电话那头突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带着点沙哑的疲惫:“喂?哪位啊?”

  苏锦汐的手猛地一颤,手机差点从掌心滑落,她赶紧握紧,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您好,请问…… 您认识林婉吗?二十年前在红星机械厂上班的林婉?”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才慢慢响起回应,语气里带着点回忆的恍惚:“林婉…… 我认识她啊,当年跟我一个宿舍的小姑娘,手巧又勤快。你是谁啊?找她有啥事?”

  “我是她的女儿,苏锦汐,” 苏锦汐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紧紧攥着手机,指节都泛了白,“我一直在找妈妈的线索,这是她当年留下的电话号码。阿姨,您知道她当年还有什么朋友吗?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在您这儿?”

  “女儿?” 电话那头的声音陡然拔高,满是惊讶,“林婉居然有个女儿…… 我叫刘桂兰,当年跟你妈妈睡上下铺。她当年走得急,把一个木箱子托付在我这儿,说等以后稳定了就回来拿。可我等了好几年,都没见她人影。后来我搬回乡下,就把箱子塞在老家的储物间里,一直没敢扔,总想着她说不定哪天就来了。”

  苏锦汐的眼睛瞬间亮了,激动得声音都在发紧:“刘阿姨,您老家在哪里?我们能不能过去看看那个箱子?说不定里面有妈妈留下的东西!”

  “我老家在郊区的刘家村,离红星机械厂不远,顺着国道走就能到,” 刘桂兰的声音里也多了几分热络,“你们要是想来,明天上午过来吧,我在家等着。箱子里好像都是她的旧衣服,具体还有啥,我也记不太清了,好多年没打开过了。”

  挂了电话,苏锦汐再也忍不住,转身就扑进陆瑾珩怀里,声音里满是压抑不住的兴奋:“瑾珩!我们又有线索了!妈妈当年还留下一个木箱子,说不定里面藏着更多关于她的事!”

  陆瑾珩回抱住她,轻轻拍着她的背,掌心传来的温度让她格外安心:“我就知道,我们肯定能找到更多线索。明天咱们早点起,去超市买些水果和营养品,好好跟刘阿姨聊聊,说不定还能问出更多事。”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苏锦汐就醒了。窗外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出细窄的光带,她一想到即将见到妈妈留下的箱子,就再也睡不着。两人收拾妥当,特意去超市买了新鲜的水果、牛奶和中老年营养品,开车往刘家村赶。

  刘家村坐落在山脚下,村口的老槐树枝繁叶茂,巨大的树冠像一把撑开的绿伞。村里的砖瓦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路边,路边的狗尾巴草被风吹得轻轻摇晃,空气里满是泥土和青草的清香,还夹杂着几分庄稼的气息。

  按照刘桂兰给的地址,他们很快找到了她家。院门虚掩着,能看到院子里晾晒的蔬菜。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正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择菜,看到他们停在门口的车,赶紧放下手里的菜篮子迎了上来,脸上带着和善的笑:“你们就是锦汐和她对象吧?快进屋坐,我这就去把箱子搬出来。”

  客厅里的家具很简单,一张刷着红漆的老木桌,桌腿用铁丝加固过;几把椅子有的缺了腿,用布条缠着勉强能用;墙角堆着几袋粮食,袋子上还印着 “优质小麦” 的字样。刘桂兰走进里屋,没多久就扛着一个半人高的木箱子出来,箱子表面的红漆已经大面积剥落,露出里面的原木色,锁扣上挂着一把生锈的小铜锁,锁眼周围还缠着蜘蛛网。

  “这就是林婉当年留下的箱子,” 刘桂兰把箱子放在地上,喘着气擦了擦额头的汗,“钥匙早就弄丢了,你们要是不介意,就用工具把锁撬开吧,轻点弄,别把箱子弄坏了,也算是个念想。”

  陆瑾珩从车里拿了把螺丝刀,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撬动锁扣。“咔嗒” 一声轻响,生锈的铜锁终于被撬开。打开箱子的瞬间,一股淡淡的霉味扑面而来,却不难闻,带着点旧物特有的岁月气息。箱子里铺着一层蓝色粗布,布上整整齐齐叠着几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服,还有一个红色的碎花布包,用粗麻绳系得紧紧的。

  苏锦汐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那个布包,心跳得飞快,仿佛下一秒就能听到妈妈的声音。她解开绳子,慢慢打开布包 —— 里面装着一本泛黄的硬壳日记本,封面是蓝色的,边角已经磨损;几张边角卷翘的老照片,照片边缘还有轻微的褪色;还有一枚铜制徽章,上面刻着 “红星机械厂先进工作者” 的字样,字迹已经有些模糊,却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这是妈妈的日记本!” 苏锦汐激动地拿起日记本,指尖拂过封面,能感受到纸张的厚重,“说不定里面写着当年的事!”

  她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里面的字迹娟秀工整,记录着妈妈当年在工厂的日常琐事:“今天跟刘姐一起去食堂打饭,茄子炖土豆炖得很软烂,好吃”“车间里的机床坏了,跟着王师傅学了半天修理,终于弄好了,很有成就感”“发工资了,给家里寄了五十块,剩下的留着买生活用品”。

  一页页翻过去,日记里的内容大多是生活和工作的记录,透着平凡的温暖。直到翻到 1998 年 7 月 15 日那一页时,她的动作突然停住 —— 字迹变得潦草凌乱,纸页上还带着淡淡的水渍,显然是哭着写下来的:“今天锦锦满月,本想给她煮个鸡蛋,张涛又来车间找我,说要是不跟他处对象,就对锦锦不利。我不能再待在这里了,必须尽快把锦锦送走,找个安全的地方。刘姐人好,答应帮我照看箱子,等我安顿好,一定会回来接锦锦……”

  苏锦汐的眼泪 “啪嗒” 一声掉在日记本上,晕开了纸上的字迹。她终于知道,妈妈当年不是狠心丢下她,而是在绝境中为她寻找生路。那些看似决绝的决定背后,藏着多少无助和不舍。

  “锦汐,你看这张照片!” 陆瑾珩拿起一张老照片,轻声提醒。照片上是妈妈和三个年轻女孩的合影,她们站在红星机械厂的大门前,身后是 “红星机械厂” 五个红色的大字。几个人都穿着蓝色工装,笑得格外开心。其中一个女孩手里抱着一个木盒,款式和上面雕刻的缠枝纹,跟苏锦汐从老房子里找到的那个一模一样。他指着木盒,声音带着点惊讶:“这个木盒,是不是跟你的那个很像?”

  苏锦汐凑过去一看,眼睛瞬间睁大,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这…… 这简直是一模一样!难道妈妈当年有两个一样的木盒?”

  刘桂兰也凑过来看了看,突然拍了下手,像是想起了什么:“我想起来了!这个木盒是当年厂里的老周师傅给林婉做的!老周师傅手巧,厂里不少人都找他做过小物件。林婉当年跟他提过,想给孩子留个念想,他就特意做了两个,说一个装贵重物品,一个等孩子大了当玩具。老周后来退休回了邻村周家村,听说现在还活着,身体硬朗着呢,你们可以去找找他,说不定他知道更多关于林婉的事。”

  “老周师傅?周家村?” 苏锦汐心里一阵激动,赶紧追问,“刘阿姨,您知道周家村怎么走吗?老周师傅家具体在哪个位置?”

  “周家村离这儿不远,开车十几分钟就到,” 刘桂兰笑着说,“老周师傅在村里名气大得很,手艺好又热心,你们到了村口,随便问个人‘老木匠周家’,都知道在哪儿。他那个人心软,知道你们是林婉的女儿,肯定愿意跟你们多说几句。”

  谢过刘桂兰,两人又马不停蹄地往周家村赶。周家村比刘家村更热闹些,村口的小卖部前围了不少村民,孩子们在路边追逐打闹,笑声清脆。按照村民的指引,他们找到了老周家 —— 一座小小的四合院,院门上挂着两个红灯笼,虽然有些褪色,却透着喜庆;院子里种着桃树和梨树,树上结满了果实,压得树枝都弯了腰,风一吹,就能闻到淡淡的果香。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院子里的石磨旁劈柴,手里的斧头挥得有力,每一下都劈得整齐。看到他们站在院门口,老人停下手里的活,放下斧头,疑惑地问:“你们是谁啊?找我有啥事?”

  “您是周爷爷吗?” 苏锦汐走上前,从包里拿出妈妈的照片和那个木盒,声音带着点哽咽,“我是林婉的女儿苏锦汐,这是您当年给我妈妈做的木盒,我们想跟您打听一些关于我妈妈的事。”

  老周看到照片和木盒,眼睛瞬间亮了,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放下斧头就迎了上来:“林婉?那个当年总给我送茶水的小姑娘?说话轻声细语的,还总帮我收拾工具台。没想到她还有个女儿!快进屋坐,我给你们沏壶好茶,去年新采的茉莉花,香得很。”

  进屋后,老周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搪瓷杯,抓了把茶叶放进去,用开水冲泡。很快,淡淡的茉莉花香就弥漫开来。他捧着茶杯,看着照片,慢慢说起了当年的事:“林婉这姑娘不容易啊,一个人带着孩子,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够辛苦的。那个张涛不是个东西,总找她麻烦,我看她可怜,就想着给她做两个木盒,让她放些首饰和孩子的小物件。她走之前跟我说,要去南方找她远房表姐,等稳定了就回来接孩子。我还跟她说,要是遇到难处就回来找我,没想到这一去就没了消息……”

  “周爷爷,您知道妈妈当年去了南方哪个城市吗?或者您知道她表姐叫什么名字吗?” 苏锦汐急切地问,心里还抱着一丝希望,说不定能找到妈妈的其他亲人。

  老周皱着眉想了半天,才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点遗憾:“她没说具体哪个城市,就说是南方,离这儿很远。不过她当年走的时候,给我留了个信封,说要是她没回来,就让我交给她的女儿。我一直把信封放在抽屉里,想着说不定哪天能等到她,没想到等来了她的女儿。”

  他起身走进里屋,没多久就拿着一个泛黄的牛皮纸信封出来,信封边缘有些磨损,却保存得很整齐。他把信封递给苏锦汐,语气郑重:“这就是她当年留下的,上面写着‘给我的女儿锦锦’,你拿去吧,这是她留给你的念想。”

  苏锦汐接过信封,指尖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信封上的字迹跟日记本上的一模一样,带着妈妈独有的温柔笔触,每一笔都透着对女儿的爱。她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装着一张妈妈抱着婴儿的照片 —— 照片里的妈妈笑得温柔,怀里的婴儿穿着粉色的小衣服,脖子上戴着那枚刻着 “锦” 字的银锁,正是她从小戴到大的那枚;还有一张折叠得整齐的信纸。

  她展开信纸,妈妈的字迹映入眼帘:“锦锦,妈妈对不起你,没能陪在你身边看着你长大。妈妈要去南方找表姐,等妈妈稳定下来,一定会回来接你。如果妈妈没能回来,你一定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别冻着饿着,要做个开心的姑娘。记得妈妈永远爱你,永远在想你……”

  信纸的末尾,画着一个跟便签上一模一样的小星星,墨水虽已有些褪色,却依旧能看出妈妈当年画得格外认真。苏锦汐紧紧攥着信纸,心里满是感动和思念 —— 妈妈当年从来没有忘记她,哪怕远走他乡,也一直想着要回来接她,只是命运弄人,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从老周家出来时,夕阳已经西下,把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远处的山头像被镀上了一层金边,格外好看。苏锦汐靠在陆瑾珩的怀里,手里紧紧攥着那个信封,声音轻轻的:“瑾珩,我现在越来越懂妈妈了,她当年真的很爱我,只是没办法才离开我。”

  陆瑾珩紧紧抱住她,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声音温柔得能融化冰雪:“我知道,你妈妈的爱一直都在,这些线索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我们有了更多方向,以后慢慢查,总能知道更多关于她的事,告慰她的在天之灵。”

  苏锦汐点了点头,眼里满是坚定。她知道,虽然妈妈已经不在了,但这些带着妈妈气息的旧物,就像妈妈的陪伴,指引着她一步步靠近真相。未来的日子,她会带着妈妈的爱,好好生活,也会继续寻找更多关于妈妈的痕迹。

  只是他们没注意到,村口的老槐树下,一个穿黑色风衣的男人正站在阴影里,手里举着相机,镜头悄悄对准了他们。他看着苏锦汐手里的信封,眼里闪过一丝阴狠的光 —— 没想到苏锦汐居然能找到这么多线索,不过没关系,他的计划还没结束,总有一天,会让她为当年的事付出代价。

  可苏锦汐和陆瑾珩并不知道这潜藏的危险。他们手牵着手,慢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聊着今天的收获,脸上满是对未来的期待。晚风拂过,带着庄稼的清香,吹起他们的衣角。他们知道,只要彼此在身边,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一起面对,一起克服。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光明。
  http://www.paoshu5.cc/book/45734/2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