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孤女的悲惨一生11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薛小宁把这些骨头,分别深埋在小山谷,以及要挖山路的附近。这样保证以后村民上来,不会被野兽袭击。
薛小宁还在小山谷角落、边缘种满果树。
都是普通常见,不会引人怀疑的品种,比如苹果梨,山葡萄山楂,桃子李子,板栗核桃等。
而且全是成年树林,有的正在开花,有的已经长出一颗颗果实,有的已经熟了。
弄完小山谷后,她又巡视了一圈,把没来得及逃窜的野兽全抓进空间。
下山时,带走刚才挖的红薯,顺便清理出一条山路。
把挡路的大石头,难砍的荆棘灌草丛,利用空间全挪走,方便后面修路容易点。
回家后,薛小宁将红薯洗干净,在厨房做了一份水煮,一份火烤。
然后端出去,送给赵婶子和王奶奶两家,让他们尝尝味道。
两家人开心的收下,薛小宁顺势解释道,这是她发现的吃食,能饱腹还好吃。
并让他们放心品尝,保证没毒,因为她吃了整整两年都没事。
两人家听完可心疼坏了,拉住她关怀了好一会儿。
要不是薛小宁说,还要送一份给村长,他们恨不得搂住她大哭一场。
送走令人心疼的人儿,两家每个人都吃了红薯,吃完后又开始不停的掉眼泪。
薛小宁跟他们说了,她种了3亩地红薯,产量是粟米的40多倍。
还问他们要不要种,要种的话就来找她。
他们当然是毫不犹豫同意!
40多倍啊!
种一年足够他们几年嚼用,傻子才不种!
薛小宁很有信心,这个时候的粟米,一亩也才200-250斤。
而经过灵泉改善的红薯,一亩却有斤。
就算不用灵泉普通种植,最差亩产也有5000斤,肥料跟上的话,也有8000斤以上。
去村长家的路上她就想,这次提供红薯,足够解决李家村的贫困。
对薛小宁来说,就当是报答这些年,村民对原身的照顾。
到了村长家,把篮子里的红薯给他们尝,同样的话又告知一遍。
激动、急切、兴奋等反应,又出现在村长家每个人脸上。
“你说这个红薯,你在山上种了三亩?”
“是的村长叔,我不会拿这事开玩笑。”
“你这个老头子!东西都吃了你还不信!”
李婶子没好气的拍了他一下,村长高兴的在地上转圈圈。
“我怎么不信!我只是太激动了不知道怎么安排!”
李婶子直接大气道:“你先通知村民,愿意种的就跟宁宁一起上山挖!”
薛小宁点点头,“眼见为实,等大家真的确定我没说谎,再跟着种也不迟。”
随即村长大手一挥:“不管他们乐不乐意种,都得给我上山去挖!”
“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他们莫不是吃饱了撑的!”
红薯好吃又好种,亩产还出奇的高,蠢货才不种呢!
“大娃走!跟我去村口喊村民集合!”
“好咧爹!”
村长大儿子就跟他出去了,薛小宁也被李婶子热情的送出门。
不到半个时辰,整个李家村沸腾了。
有王奶奶、赵婶子,和村长三家亲自品尝后作保。
红薯好吃又没毒,能饱腹还容易种,所有村民纷纷表决,自家也要种红薯!
虽然他们没尝过,可亩产有1万斤,而且种子还不要钱,这是多大的好事!
于是村长发话了,等明天一早鱼收走,他们都去山上挖红薯。
次日早晨,小李过来拉鱼。
结账完后,还好奇的问薛小宁,为什么今天有这么多村民来她家。
薛小宁卖了个关子,说到时候就知道了,小李只好无奈的抓了抓脑袋走了。
薛小宁分完钱,背篓里装上水壶和干粮,就带村长和村民们上山。
上山的路,薛小宁之前清理了一些。
这次来的人更多,为了以后方便,村长又带大家把路铲平拓宽。
第一次出动这么多人,村民们还有些雀跃激动。
一开始小心翼翼的,可越走越觉得情况不对。
真是太奇怪了!
这一路竟没有撞见一只野兽,哪怕是一只野鸡野兔也行啊!
可结果快到深山了,地上的蛇蚁,树上的鸟虫,甚至连天空都一片空白!
众人疑惑不已,难道是因为他们人太多,把周边的动物全吓跑了?
深藏功名的薛小宁,听着村民们的议论和疑惑,假装不知的继续带头走。
她想恐怕以后的几百年,这附近是别想见到一只活物了!
众人进了山谷,顿时被眼前一片绿油油的藤叶吸引了目光。
发现还有果树林,都是他们认识的品种,又发出一阵欣喜。
没想到深山林中,还有这么一处物产富饶的好地方!
以后他们也不缺水果吃了,还有那一大片板栗核桃,这也是能饱腹的粮食啊!
“这片地就是我种的红薯,你们挖的时候,先把藤蔓扒拉开。”
薛小宁指着一片枯黄藤蔓中间,也有一些新长出来的绿枝,对众人解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些新长出来的藤枝,你们剪下来栽到地里就能活,4,5个月后,又能收获一批红薯了。”
接着跟村民普及,如何种植储存红薯,和做法吃法的问题。
村民们都拿着农具听的认真,听懂后开始迫不及待的挖起来。
薛小宁监督他们干活,偶尔指点几句,村长盯着不听话偷懒的人。
他的大儿子李大,带着几个青壮年在附近转悠,保护村民安全。
这边村民们忙的热火朝天,薛小宁也没闲着。
她看完一圈没问题后,就叫一群孩子们,在地边捡柴烤起了红薯。
红薯烤熟后,就送给干活的人吃。
毫无意外,凡是吃过的人,全都倾倒在美味的红薯之下。
更令他们高兴的是,薛小宁说要是想吃红薯,可以按照5文一斤来买,没钱可以赊,等以后丰收了再还。
听完这个消息,所有人都欢呼着乐开了花。
县城一斤大米,还要12文一斤呢,何况是更香软好吃的红薯!
人多力量大。
中午吃了烤红薯后,只用了一个多时辰,就把3亩红薯收了,地也重新整好。
在薛小宁的指导下,手脚快的村妇们,将红薯藤剪下来,扎成一捆捆。
又叫全村汉子们,排成一排往地里种藤苗,一趟就能全部栽完。
山谷不远处的溪泉,汉子们改了一条河道过来,将3亩红薯地浇了一遍。
村长看着这边肥沃的土地,心里羡慕的很。
“这地真不错,比上等田还要肥!”
http://www.paoshu5.cc/book/45746/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