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士气高昂震天地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马蹄声由远及近,尘土在晨光中扬起一道黄线。苏牧阳站在校场高台边缘,手按剑柄,目光落在那匹疾驰而来的枣红马上。骑手翻身下马,抱拳行礼:“禀苏少侠,西岭三十六寨已尽数响应,人马正在外营列队。”

  他点点头,没说话。

  身后传来脚步声,沉稳有力。郭靖披着半旧的铁甲走来,肩上长枪斜背,腰间挂着一串铜铃——那是丐帮传令用的信物。他看了一眼远处集结的人群,低声问:“都安排好了?”

  “甲带右翼,乙管游骑,你守左路。”苏牧阳声音不高,“我亲自带队突地宫主阵眼。信号、路线、撤退点,昨夜已传遍各队。”

  郭靖皱眉:“这么多人,万一乱了阵脚?”

  “那就让他们先动起来。”苏牧阳转身走向台前,“现在最怕的不是乱,是冷。”

  校场上已有上千人聚集。有穿粗布的散修,有披轻铠的门派弟子,还有背着药箱的老郎中、扛着锄头的村夫。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的为义气,有的为亲人,有的只是听了一句“再不动手,江湖就没了”。

  苏牧阳抬手,敲了三下玄铁重剑。

  声音不大,却像钟鸣一样传开。

  人群安静下来。

  他往前一步,站上石台最高处,剑尖朝天。

  “你们知道我们要打谁吗?”他开口。

  没人回答。

  “不是某个门派,也不是哪座山头。”他说,“是那些躲在暗处,想让你们亲手杀了师父、兄弟、妻子的人。他们不流血,只动脑子。等你拔剑的时候,已经不是你自己了。”

  台下有人握紧了刀。

  “我不是要你们拼命。”苏牧阳扫视全场,“我是要你们清醒。这一战,不为名利,不为报仇。是为了保住我们还能自己做决定的权利。”

  一阵风吹过,卷起他衣角。

  郭靖走上台,站到他身边。没有大声喊话,只是平静地说:“我在襄阳守了二十年。见过最好的兄弟,一夜之间变成敌人。他拿着刀冲我笑,嘴里说着‘奉命行事’。那种感觉……比死还难受。”

  人群开始躁动。

  一个年轻道士跳出来,吼道:“谁敢控我心神,我先自废武功!”

  旁边一名女侠冷笑:“我宁可砍断自己手臂,也不让邪术沾身!”

  甲猛地抽出长刀,刀锋划过阳光,寒光一闪。“老子不怕死!就怕死后变成别人的刀!”

  乙早就等不及,点燃了烽火台上的信炮。轰的一声,火光冲天,黑烟笔直升起。

  刹那间,万人齐吼:

  “斩邪卫心,护我江湖!”

  声浪翻滚,震得山林飞鸟四散。连远处放哨的探子都停下动作,回头望向这边。

  苏牧阳站在高处,看着底下一张张脸。有老有少,有伤疤累累的,也有稚气未脱的。但他们眼睛里都有光。

  他知道,这股火点起来了。

  这时,一名探子快步跑上高台,脸色发白:“报!西岭小道发现脚印,三排,间距一致,像是夜行人留下的!”

  苏牧阳眼神一凝。

  “带我去。”

  两人快步走到外围防线。地上确有几串脚印,深深浅浅,通向密林深处。苏牧阳蹲下查看,指尖抹过泥土。

  “是新留的。”

  甲也赶来了,拔刀指向林子:“要不要派人追?”

  “不急。”苏牧阳摇头,“先调两队弓弩手上制高点,封锁路口。再派三名轻功好的兄弟,反向潜行侦察。记住,只查不交手。”

  乙立刻领命而去。

  一刻钟后,一名灰衣人从树顶跃下,落地无声:“回禀,是咱们自己的哨探,换岗时留下的痕迹。对面崖上也发现了标记,是我们的人做的记号。”

  苏牧阳松了口气。

  “虚惊一场。”

  但他仍下令加强巡逻,并让乙把联络频率提高到每半个时辰一次。

  回到校场,各路人马已整装完毕。刀出鞘,箭上弦,药囊绑牢,干粮入袋。有人在磨刀石上蹭着剑刃,火星四溅;有人检查绳索和钩爪,反复试拉;还有人在互相确认暗号——眨一次眼是安全,跺两下脚是撤退。

  郭靖走到中军旗前,亲手将一面黑底金边的大旗插进土里。旗上四个大字:**正心驱邪**。

  甲带着右翼队伍完成最后清点,回来报告:“三百二十七人,无伤病,装备齐全,随时可动。”

  乙从外围归来,抹了把汗:“游骑分三组,已布好接应点。一旦信号响起,三十里内都能听见哨音。”

  苏牧阳站在高台中央,环视全军。

  人人甲胄鲜明,兵器锋利,眼神坚定。

  他知道,准备完成了。

  他抬起手,缓缓拔出半截玄铁重剑。

  剑身映着朝阳,泛出冷光。

  “最后一遍。”他朗声道,“中军随我直击地宫主阵眼,目标——毁掉魂引核心。左翼由郭前辈统领,防敌援兵,守住退路。右翼由甲带队,突袭侧门,制造混乱。乙率游骑策应四方,发现异常立即示警。所有人,以三声哨响为总攻令。撤退信号是连续六短哨。若失联超一炷香,视为任务失败,全员撤离。”

  众人齐声应诺。

  苏牧阳收剑入鞘,抬头看天。

  日头正升到山脊上方,阳光洒在校场每一寸土地上。

  他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

  远处忽然传来一声牛叫。

  很突兀。

  这种地方不该有牛。

  他转头看向声音来处。

  林边小路上,一头黄牛慢悠悠走着,背上驮着两个木箱,绳子松垮地垂在地上。

  赶牛的是个老头,戴着斗笠,低着头,脚步平稳。

  但苏牧阳注意到,牛蹄印很浅,像没负重的样子。

  而那两个箱子,一边比另一边高出一截。
  http://www.paoshu5.cc/book/45824/3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