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长生系统:从凡界到长生 >第33章 阶梯融入强协作,技术惠民谱新篇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3章 阶梯融入强协作,技术惠民谱新篇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凡界星际协作发展理事会的会议厅内,一场 “阶梯式加入机制首阶段评估会” 正在召开。全息投影屏上,清晰展示着星辉星域(观察员)与极光星域(准成员)加入共同体三个月来的协作成果 —— 这是共同体首次对阶梯式加入的星域进行阶段性评估,既是对机制有效性的检验,也为后续成员融入提供参考依据。

  “星辉星域作为观察员,深度参与了‘星际能量存储技术研发项目’的优化工作,其提供的能量光谱分析技术,帮助我们发现了复合型存储矿石的 3 处性能优化空间,将矿石的能量存储周期从 30 天延长至 35 天,损耗率进一步降至 2.5% 以下。” 负责项目对接的凡界科学家汇报,“此外,星辉星域还开放了其科研数据库,共享了 1000 余条未知能量光谱数据,为共同体的‘未知能量探测仪’研发奠定了基础。”

  楚然看向星辉星域的代表,微笑着问道:“作为观察员,你们在参与协作过程中,是否遇到技术标准适配或协作流程上的问题?”

  星辉星域代表起身回应:“最初加入时,我们的科研设备参数与共同体标准存在细微差异,导致数据传输需要额外转换;但标准制定委员会很快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员技术适配指南’,还派专家上门指导设备调试,两周内就解决了适配问题。现在我们的科研团队已完全适应共同体的协作模式,甚至有 3 名科学家通过了跨星域人才资质认证的理论考核,正在准备实操环节。”

  随后,极光星域(准成员)的评估报告也随之呈现。作为准成员,极光星域在共同体的指导下,已完成 2 座节点站的基础建设,安装了首批 100 块复合型能量存储矿石与 3 台多能量融合传输设备;同时,50 名极光星域的技术人员完成了《节点站维护操作规范》《星际能量传输通用标准》的培训,其中 20 人已能独立完成节点站的日常巡检与简单故障修复。

  “在共同体的支持下,我们位于‘极光能量通道’旁的中继站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下个月就能接入全域能量共享网络。” 极光星域代表兴奋地说,“中继站建成后,不仅能解决我们自身的能量短缺问题,还能为凡界、绿森星域前往宇宙东部的能量传输提供中转服务,将传输时间缩短 15%。”

  评估会最终认定,星辉星域与极光星域均达到阶段性目标 —— 星辉星域获准升级为 “准成员”,可参与更多技术联合攻关项目,并获得共同体的技术设备优先采购权;极光星域则获得 “提前评估资格”,若后续 6 个月的节点站运行与协作成果达标,可提前 3 个月申请转为正式成员。

  “阶梯式加入机制的成功,证明了‘循序渐进、精准赋能’的融入模式是可行的。” 楚然在评估会总结时强调,“我们要将此次评估的经验整理成‘成员融入指南’,为后续新星域加入提供标准化流程;同时要建立‘协作帮扶机制’,让已加入的成熟星域与新成员结成‘帮扶对子’,加速新成员的融入进程。”

  评估会结束后,“协作帮扶机制” 迅速落地 —— 凡界与极光星域结成帮扶对子,定期派遣技术团队前往极光星域指导节点站建设;绿森星域则与星辉星域建立科研协作关系,共享灵韵草培育技术,帮助星辉星域研发 “能量光谱 - 植物生长联动监测系统”。

  随着阶梯式加入机制的顺畅推进,复合型能量存储矿石的深化应用也在各星域开花结果。在虚空星域的偏远能量站,此前因能量补充不及时,能量站经常处于 “半停运” 状态,导致周边修士的修炼与生活受影响;安装复合型存储矿石后,能量站可一次性存储足够 15 天使用的能量,即使遇到星际交通受阻的情况,也能稳定供应,修士们的修炼突破率因此提升 12%,民生投诉量下降 60%。

  “以前每到星际风暴季节,运输船无法抵达,我们就只能限量供应能量,修士们怨声载道。现在有了复合型存储矿石,提前储备好能量,再也不用担心中断供应了。” 虚空星域能量站负责人感慨道,“我们还计划在周边建设 3 个‘微型能量补给点’,用小型化的复合型存储矿石,为偏远村落的修士提供便捷能量服务。”

  在星轨星域的星际港口,复合型存储矿石则被用于 “应急能量储备系统”—— 港口的每个能量补给站都配备 10 块存储矿石,当星际运输船突发能量短缺时,可快速调取矿石中的能量应急补充,避免运输船因能量耗尽滞留在星际空间。“系统运行以来,已成功为 23 艘运输船提供应急能量,平均每次补充时间仅需 30 分钟,大幅提升了港口的应急保障能力。” 星轨星域港口调度员介绍。

  复合型能量存储矿石的广泛应用,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晶核星域围绕矿石量产,建立了 “矿石开采 - 提纯 - 加工 - 检测” 的完整产业链,创造了 2000 余个就业岗位;机械星域则研发出 “矿石能量充放电设备”,为存储矿石的循环利用提供支持;甚至绿森星域,都开发出 “矿石灵植能量膜更换技术”,延长矿石的使用寿命,形成了 “研发 - 生产 - 应用 - 维护” 的良性产业生态。

  与此同时,首届大星河技术博览会的后续效应也持续发酵。在博览会期间与蔚蓝星域达成 “水元素能量技术交流协议” 的深海星域,经过三个月的技术适配,成功引入蔚蓝星域的 “水元素能量缓冲技术”,应用于其深海节点站 —— 此前,深海星域的节点站因海水压力大、能量波动频繁,设备故障率高达 20%;引入缓冲技术后,设备故障率下降至 5% 以下,能量传输效率提升 25%。

  “我们计划在未来半年内,将这项技术推广到所有深海节点站,同时向共同体反馈我们的应用经验,帮助蔚蓝星域进一步优化技术。” 深海星域代表在跨星域技术交流会上说,“此外,我们还希望以‘观察员’身份加入共同体,参与水元素能量相关的联合攻关,为共同体的技术发展贡献力量。”

  博览会的另一项重要成果 —— 凡界与星辉星域合作研发的 “未知能量探测仪”,也在近期完成了原型机测试。这款探测仪结合了凡界的时光能量感应技术与星辉星域的能量光谱分析技术,能精准识别混沌能量、吞噬能量等 10 余种未知能量,并实时监测能量波动强度,预警准确率达到 92%。

  “我们在暗黑星云带进行了实地测试,探测仪提前 48 小时捕捉到了一次小规模的吞噬能量波动,为周边节点站争取了充足的防护准备时间。” 项目负责人汇报,“目前探测仪已进入量产阶段,计划优先部署在宇宙边缘的监测站与新加入星域的节点站,提升共同体的未知能量预警能力。”

  这日,楚然前往极光星域,视察即将调试完成的 “极光能量通道中继站”。站在中继站的观测平台上,远处的复合型能量存储矿石散发着淡金色的光晕,多能量融合传输设备正在进行最后的参数校准;不远处,凡界的技术团队正与极光星域的修士们一起,模拟能量传输流程,确保中继站接入全域网络后能稳定运行。

  中继站调试完成后,我们每天能接收来自凡界的 5 万单位时光能量,同时向东部星域输送 3 万单位灵植能量,真正实现‘能量双向流动’。” 极光星域的能量管理官向楚然介绍,“我们还按照共同体的技术标准,在中继站周边建设了‘能量科普馆’,向星域内的修士普及能量共享知识与安全使用规范,让更多人了解共同体的理念。”

  夜幕降临,楚然站在科普馆的屋顶,眺望极光星域的星空 —— 中继站的灯光与远处节点站的光芒连成一片,与 14 个成员星域的能量光海遥相呼应;星辉星域的科研团队正在实验室里调试未知能量探测仪,深海星域的观察员代表正在学习节点站维护流程;更远处,宇宙边缘的监测站里,新部署的探测仪正默默守护着共同体的安全。

  楚然心中满是感慨。从阶梯式加入机制的成功实践,到复合型能量存储矿石的普惠应用,再到未知能量探测仪的技术突破,大星河共同体正在以 “协作” 为笔、“创新” 为墨,在宇宙的画卷上描绘着 “无隔阂、共繁荣” 的美好图景。

  她知道,共同体的征程或许还有挑战,但只要每个成员都坚守 “公平协作、共赢发展” 的初心,就一定能吸引更多星域加入,攻克更多技术难题,让和平与繁荣的光芒,照亮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这份属于大星河共同体的故事,也将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中,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
  http://www.paoshu5.cc/book/45873/2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