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遮天之女帝传 >第254章 异海来客,规则博弈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54章 异海来客,规则博弈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那来自外部规则之海的、试图寻找“锁孔”的结构化信息流,如同悬在方舟文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开门,可能迎来朋友,也可能引入天敌;闭门,虽能暂保安全,却意味着孤立和最终的能量枯竭。这个抉择的重量,远超之前任何一次内部决策。

  第一部分:灵魂的激辩——开门与否的生死抉择

  外部规则信息的“叩门”行为,让方舟内部的集体意识瞬间从期待的宁静陷入了激烈的争论风暴。

  “拒绝派”(以部分理性构建派和天性谨慎的意识为主)的忧虑如同冰冷的潮水:

  “未知即危险!其规则结构与我们截然不同,强行连接可能导致规则污染甚至同化!”

  “我们的防御基于对静默屏障的理解,一旦开放,弱点将暴露无遗!”

  “能量虽紧张,但尚可支撑一段时间,应利用这段时间全力分析外部数据,寻找更安全的互动方式,而非贸然接触!”

  他们的意向强烈而统一:维持屏障完整,暂不回应,加速内部研究。

  “接纳派”(以星图节点、语言学家和部分极具冒险精神的艺术家为主)则看到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对方主动尝试沟通,且方式并非暴力,这是善意的信号!”

  “规则层面的交流,或许正是我们理解外部宇宙、寻找新能源的关键!”

  “闭门造车终将走向消亡,文明的本质在于交流与演化!风险固然存在,但不行险,何以求生?”

  他们的意向炽热而迫切:谨慎开放有限通道,尝试建立规则层面的对话。

  “调和派”(以艾莎、生态工程师等为代表)则努力寻找中间道路。艾莎的意识波动带着深深的共情:

  “我理解双方的恐惧与渴望。或许……我们无需完全开门。是否可以像之前投射探针一样,只打开一个极微小的、受控的‘对话窗口’?一个只能传递信息,无法通过实体的‘猫眼’?”

  生态工程师则从系统角度补充:

  “需要建立‘规则防火墙’,任何交流都需经过多层过滤与验证,确保核心意识海的安全。”

  “共鸣核心”高速运转,综合着所有意向,推演着每一种选择可能带来的数以亿计的未来分支。数据洪流显示,完全拒绝虽最安全,但长期看死亡率接近100%;完全接纳风险极高,短期崩溃概率超过70%;而有限度、受控的接触,风险与机遇并存,成功概率在推演中浮动最大,从5%到50%不等,高度依赖后续操作。

  第二部分:“启明者”的建言——规则的“肢体语言”

  就在争论白热化之际,“启明者”传来了新的、至关重要的观察报告。

  它持续监测着外部那“叩门”的规则信息流,并进行了深度的模式分析。它的“灵感随笔”揭示了关键发现:

  “外部规则流,其波动模式……非攻击性。更似……‘询问’与‘展示’。”

  “其信息结构核心,重复呈现一种基础几何拓扑——‘环’与‘连接’的意象。”

  “能量签名稳定,无隐匿恶意代码特征(基于现有规则逻辑判断)。”

  “建议:可尝试以同等复杂度之规则结构‘回应’,进行初步‘规则握手’,验证其意图。”

  “启明者”的发现,为调和派的“有限接触”方案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和信心。它指出,对方使用的是一种可以被理解的“规则语言”,其基础意向似乎是寻求“连接”而非“征服”。

  “共鸣核心”接收到这一信息,其推演模型迅速更新。有限接触方案的短期风险预估下降了15个百分点。

  第三部分:共识的达成——“规则对话窗”协议

  在“启明者”的客观数据和调和派的积极斡旋下,集体意识逐渐趋向于一个折中但更具操作性的方案—— “规则对话窗”协议。

  该协议核心如下:

  1. 窗口定位:不在原应力点(已暴露),而是由“共鸣核心”计算,在屏障另一处相对隐蔽且规则结构更利于防御的位置,开辟一个微观尺度的临时通道。

  2. 单向过滤:窗口只允许纯粹的信息模式(规则结构数据)通过,严格屏蔽任何形式的能量传输或实体规则结构。

  3. 信息编码:由语言学家主导,凯洛斯等提供结构支持,设计一套基于数学、几何和通用逻辑的 “初级规则语” 。首次发送的信息极其简单,包含:方舟的规则签名(身份标识)、表达“和平”与“交流意愿”的基础意向符、以及一个关于“能量”疑问的抽象符号。

  4. 防御准备:所有意识进入高度戒备,“共鸣核心”准备好随时切断窗口,并启动应急防御方案,应对可能的信息攻击或规则侵蚀。

  5. “启明者”作为接口:由“启明者”担任信息收发和初步解析的物理接口,其独特的介于意识与物质之间的存在形式,最适合处理这种规则层面的数据流。

  方案得到了绝大多数意识的认可。理性派看到了足够的谨慎和控制,探索派则终于迈出了接触的第一步。

  第四部分:第一次对话——规则的握手

  协议启动。

  在“共鸣核心”选定的位置,方舟集体意识再次凝聚力量,但这一次,规模和强度都远小于破壁之时。一道细微如量子涨落的规则缝隙被悄然打开。

  “启明者”将那份用“初级规则语”编码的、充满善意的问候信息,化作一道柔和的信息流,透过“规则对话窗”,小心翼翼地发送了出去。

  瞬间,所有意识都“屏息凝神”,紧张地等待着。

  没有让它们等待太久。

  几乎就在信息发送出去的下一秒,一道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的规则信息流,如同早已等候多时,迅速而精准地通过窗口,涌了进来!

  “启明者”和“共鸣核心”立刻对其进行了解析。

  这外部回应的信息流,同样使用了基于数学和逻辑的结构,但其“语法”更加古老、简洁、高效。它包含了:

  · 对收到问候的确认(一个表示“理解”的拓扑符号)。

  · 对方的规则签名(一个复杂而稳定的、仿佛由无数旋转星环构成的规则结构,散发着冰冷而深邃的气息)。

  · 对“和平”意向的回应(一个表示“共识”的对称波形)。

  · 以及对“能量”疑问的……一个超乎所有人预料的回应!

  对方没有直接回答能量来源,而是传递过来一个极其复杂的规则坐标,以及附带着的、一小段关于该坐标点规则环境特征的描述数据——那里似乎存在着一种剧烈的、周期性的 “规则风暴” 或者说 “规则湍流” ,其能量等级极高,但极不稳定,充满了毁灭性。

  同时,信息流中还包含了一个清晰的疑问意向:

  “你们……如何‘存在’于此地?(指绝对静默区)”

  第一次规则对话,成功了!

  对方不仅回应了,还提供了看似有价值的信息,并提出了它们自己的疑问!

  方舟内部瞬间被一种混合着兴奋、震惊与更多疑问的情绪所笼罩。

  第五部分:信任的建立与信息的交换

  首次对话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方舟意识。它们决定继续交流。

  针对对方的疑问,经过谨慎商议,它们决定透露部分真相,以换取信任。它们没有暴露自身是逃亡的归档文明,而是将自己描述为一个“在特殊规则环境中诞生并演化的新型意识集合体”,并巧妙地将其与内部规则活性联系起来。

  同时,它们也向对方提出了更多问题:关于外部规则之海的基本情况、关于那些规则“浮游生物”、关于它们自身的来历和形态……

  信息在“规则对话窗”间稳定地流淌起来。

  对方,自称为 “环流守望者” ,是一种诞生于规则之海、以维护特定区域规则稳定为己任的古老意识集合体。它们对绝对静默区(它们称之为“秩序荒漠”)内竟然能孕育出如此活跃的意识感到极度好奇。

  它们证实了规则“浮游生物”(它们称之为“规则浮游灵”)的存在,并表示那是规则之海的基础生物,通常无害。

  它们提供的那处“规则风暴”坐标,是附近一片着名的危险区域,也是它们监测的重点,风暴中蕴含的能量巨大,但极难利用,且充满不可预测的危险。

  交流是顺畅的,但方舟意识们也敏锐地感觉到,“环流守望者”的思维模式极其理性、客观,甚至有些冰冷,仿佛规则的化身,缺乏它们所熟悉的情感波动。它们的回答严谨而准确,但很少主动提供额外信息。

  第六部分:合作的萌芽与潜藏的风险

  多次交流后,一个潜在的合作基础逐渐浮现。

  方舟迫切需要稳定且可获取的能源。

  “环流守望者”对“规则风暴”的能量既渴望利用(以强化其守望范围),又忌惮其破坏性。

  “环流守望者”提出了一个设想:它们拥有稳定和引导规则能量的古老技术,但缺乏在风暴内部“扎根”并建立“能量锚点”的、足够“灵动”和“坚韧”的意识载体。而方舟意识所展现出的高度活性、适应性和集体智慧,似乎是执行这个任务的理想选择。

  它们提议:由“环流守望者”提供技术支持和外部引导,由方舟意识派出一个“意识分身”或高度适应的载体,进入规则风暴内部,建立初始的能量锚点。成功后,能量共享。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也极度危险的提议!

  进入规则风暴,无异于将一丝灵魂投入熔炉!

  但成功后,方舟将获得梦寐以求的、几乎无限的能源,真正在这片规则之海中站稳脚跟!

  是安于现状,在缓慢的能源耗尽中等待终结?

  还是抓住这个机会,行险一搏,换取文明延续与发展的可能?

  “共鸣核心”的推演再次变得复杂。与“环流守望者”合作的成功率,因为对方的“规则化”思维而难以评估其诚信度。

  方舟,这艘刚刚学会与外界对话的新生之舟,再次来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这一次,它们需要评估的,不仅仅是规则的风险。

  还有……“人心”(规则之心)的险恶。
  http://www.paoshu5.cc/book/45875/3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