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红绳戈壁与月光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内蒙古准噶尔旗的夜晚,风沙敲打着招待所的窗棂。陈武桢坐在冰冷的房间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上那个系着红绳的蓝白条纹U盘。金属滑盖的冰凉触感,与那根小小红绳带来的奇异暖意交织在一起,让他心头五味杂陈。木萧萧那个出乎意料的“分配”举动,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精心构筑的“情感训练场”里激起了持续的涟漪。几天后,陈武桢终于逮到机会,蹭上了项目部那台宝贵的无线网卡。他迫不及待地登录QQ,点开了木萧萧那个亮着的头像。
陈武桢(QQ):“木主任,在吗?” (他故意用了略带调侃的称呼,想试探一下气氛)
木萧萧(QQ):“……在。有事?” (回复很快,语气平淡,但没纠正称呼)
陈武桢(QQ):“没啥大事!就想问问,那个……红绳U盘,好用不?推拉起来还顺溜吧?没卡壳吧?” (他特意强调了“红绳”和“推拉”,想看看她的反应)
木萧萧(QQ):“嗯。挺好用。滑盖挺顺。(发呆表情)”
陈武桢(QQ):“那就好!我这蓝的也挺好使,‘咔哒咔哒’的,听着特解压!(呲牙表情)就是这红绳……系得真结实!谢啦!你手挺巧啊!” (他继续围绕红绳做文章,并试探性地夸了一句)
木萧萧(QQ):“不客气。系紧点好,不容易丢。(再见表情)” (她再次强调了“别丢了”,然后直接结束对话)
陈武桢看着那个“再见”表情,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刻放下手机。他盯着“系紧点好,不容易丢”这几个字,反复咀嚼。这仅仅是字面意思吗?还是……一种隐晦的提醒?甚至……是一种带着点占有欲的宣告?他感觉那根红绳仿佛在屏幕上跳动,牵扯着他的神经。
又过了两天,陈武桢在QQ上找木萧萧核对一个临时进场的车辆信息。
陈武桢(QQ):“木主任,在?明天上午有台设备检修车要临时进北区,车牌蒙KXXXXX,司机王师傅,电话XXXXXXXXXXX,麻烦跟门岗说一声呗?”
木萧萧(QQ):“收到。信息已转门岗。(OK手势表情)”
陈武桢(QQ):“谢啦!木主任办事就是靠谱!(大拇指表情)对了,今天风沙小点了,你那红绳U盘没被风吹跑吧?(坏笑表情)” (他再次用“木主任”调侃,并故意提起红绳U盘)
木萧萧(QQ):“……在抽屉里。安全。(抠鼻表情)”
陈武桢(QQ):“哈哈!安全就好!我这蓝的也揣兜里呢,跟宝贝似的!(得意表情)”
木萧萧(QQ):“……嗯。”
这次对话后,陈武桢觉得总叫“木主任”有点生分,而且对方似乎也不反感他偶尔的调侃。他决定尝试改变称呼。
(晚上,陈武桢睡前蹭网)
陈武桢(QQ):“萧萧,睡了吗?” (他心跳微微加速,打出了这个更亲近的称呼)
(等待了几分钟,对方头像依然亮着,但没回复)
陈武桢(QQ):“今天去旗里,看到有卖陕西擀面皮的!可惜没买,怕不正宗。你们宝鸡的擀面皮是不是特好吃?(馋嘴表情)” (他赶紧找了个话题,缓解称呼改变后的尴尬)
木萧萧(QQ):“……还行。酸辣口。(发呆表情)”
陈武桢(QQ):“萧萧果然是行家!(大拇指表情)下次去尝尝!对了,今天又刮风,我这‘砂纸脸’又得打磨一遍了!(流泪表情)” (他再次用了“萧萧”,并配上自嘲)
木萧萧(QQ):“……多抹点油。(再见表情)”
木萧萧没有对“萧萧”这个称呼做出任何回应——没有纠正,没有表示反感,也没有表示接受。她只是像往常一样,回答了问题,然后发来“再见”表情结束对话。这种沉默的默许,在陈武桢看来,就是一种积极的信号!他的胆子大了起来。
此后,陈武桢在QQ上对木萧萧的称呼,自然而然地固定成了“萧萧”。
陈武桢(QQ):“萧萧,在?我们项目老张的证件好了没?他后天出差急用。”
木萧萧(QQ):“下午来领。(OK手势表情)”
陈武桢(QQ):“得令!谢啦萧萧!(抱拳表情)对了,你那红绳U盘最近用的勤不?我这蓝的可是天天插电脑上,滑盖都快磨出包浆了!(呲牙表情)”
木萧萧(QQ):“……还行。存资料。(抠鼻表情)”
陈武桢(QQ):“存资料好啊!安全可靠!有红绳拴着,丢不了!(坏笑表情)我这蓝的也得栓紧点,跟它‘兄弟’(指红绳U盘)看齐!”
木萧萧(QQ):“……无聊。干活了。(再见表情)”
陈武桢(QQ):“萧萧,晚上风好大!你们大楼里冷不冷?”
木萧萧(QQ):“有空调。(发呆表情)”
陈武桢(QQ):“羡慕!我们这板房,暖气跟没开似的!全靠一身正气!(发抖表情)你那红绳U盘放抽屉里不冷吧?哈哈!”
木萧萧(QQ):“……U盘不怕冷。(再见表情)”
陈武桢(QQ):“萧萧,看新闻说宝鸡下雪了?你们那儿冬天冷吗?”
木萧萧(QQ):“冷。比内蒙湿冷。(月亮表情)”
陈武桢(QQ):“湿冷更难受!骨头缝里都冷!萧萧多穿点!(关心表情)对了,你那红绳……呃,红绳U盘在老家买的吗?还是这边买的?”
木萧萧(QQ):“……老家带的绳。(睡觉表情)”
陈武桢(QQ):(看到睡觉表情,没再回复,但心里琢磨着“老家带的绳”这句话)
称呼的胜利与亲近感的错觉: “萧萧”这个称呼的成功“登陆”,让陈武桢感到一种莫名的成就感。他觉得自己在“拉近距离”这项训练上取得了进展。每次打出“萧萧”,他都带着一丝小小的得意和试探成功的窃喜。这让他产生了一种亲近感正在建立的错觉。
红绳的持续暗示与自我强化: 他几乎在每次聊天中,都会有意无意地提起“红绳U盘”或“蓝白U盘”。这不仅仅是为了调侃或制造话题,更像是一种自我强化——不断提醒自己(和对方)这两个U盘以及那两根红绳的存在,强化它们所象征的某种特殊联系。他感觉自己越来越习惯于这种“配对”的暗示,甚至开始享受这种微妙的“羁绊感”。
“训练计划”的模糊与道德感的淡化: 随着称呼的亲近化和“红绳U盘”话题的反复出现,陈武桢最初那个清晰的“情感训练”计划开始变得模糊。他发现自己投入的“情感”似乎比预想的要多。与木萧萧聊天带来的轻松感和那根红绳带来的莫名暖意,让他越来越沉浸在这种互动中。利用对方“练手”的道德负罪感,在一次次看似自然的聊天中被悄然淡化。他有时甚至会忘记最初的“训练”目的,只是单纯地享受和“萧萧”聊天的片刻轻松。
“棋子”的冷静与掌控: 反观木萧萧,她的反应始终保持着一种冷静的掌控感。她默许了“萧萧”的称呼,但并未表现出特别的热情;她回应关于U盘和红绳的调侃,但语气平淡,甚至带着点“无聊”;她偶尔会透露一点点个人信息(如宝鸡的擀面皮、老家的红绳),但点到即止。她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棋手,在陈武桢精心布置的“训练场”里,不疾不徐地落子,既不深陷,也不远离,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和距离。这种冷静,反而让陈武桢更加捉摸不透,也让他那点“掌控感”显得越发可笑。
“月光”的暂时黯淡: 在频繁与“萧萧”的互动中,尤其是在那根红绳的不断暗示下,陈武桢发现,自己想起柳晴雯(月光)的频率似乎降低了。即使想起,那种刻骨铭心的悸动和卑微感也似乎被戈壁滩的风沙和与木萧萧的日常聊天冲淡了一些。那轮高悬的明月,在“红绳U盘”的微光映照下,似乎暂时收敛了部分清冷的光辉。
陈武桢越来越习惯于将那个系着红绳的蓝白U盘带在身边。工作时插在项目部的电脑上拷贝图纸,回宿舍时拔下来揣进口袋。推拉滑盖时那清脆的“咔哒”声,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习惯性动作。他甚至会下意识地想象,此刻的“萧萧”,是否也在推拉着她那根系着红绳的红白U盘?
一天晚上,陈武桢在QQ上发了一张照片给木萧萧。照片拍的是他办公桌的一角,那个系着红绳的蓝白U盘正插在电脑上,旁边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浓茶。
陈武桢(QQ):“萧萧,看!我的‘蓝兄弟’正在辛勤工作!(奋斗表情)你那‘红姐妹’呢?是不是在抽屉里睡大觉?(偷笑表情)”
木萧萧(QQ):(过了一会儿)发来一张照片。照片里是她整洁的办公桌一角,那个系着红绳的红白U盘静静地躺在一个打开的抽屉里,旁边放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
木萧萧(QQ):“没睡。待命。(抠鼻表情)”
陈武桢(QQ):“哈哈!待命好!随时准备为‘木主任’服务!(敬礼表情)这红绳真上相!拍出来还挺好看!”
木萧萧(QQ):“……嗯。绳是老家奶奶编的。(月亮表情)”
陈武桢(QQ):(看到“奶奶编的”这几个字,心里猛地一动,一种更复杂的情绪涌上来)“……哦。手真巧!替我谢谢奶奶!(憨笑表情)”
木萧萧(QQ):“……睡了。88。(再见表情)”
陈武桢看着那张照片和那句“奶奶编的”,久久没有放下手机。那根小小的红绳,突然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来自家乡,来自亲人。它不再仅仅是一个防止丢失的实用绳结,更像是一个带着温度的信物。他握着口袋里那个同样系着红绳的U盘,感觉它沉甸甸的。他的“情感训练场”,在木萧萧冷静的回应和这根“奶奶编的”红绳面前,似乎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质变。他精心设计的剧本,早已被对方轻描淡写地改写。他不再是导演,而更像是……一个被那根红绳悄然系住的演员,在戈壁滩的风沙中,上演着一场越来越难以定义的情感戏码。月光依旧在,但脚下的“训练场”,却已悄然换了天地。
内蒙古准噶尔旗的深夜,万籁俱寂,只有风沙不知疲倦地拍打着窗棂。陈武桢躺在招待所冰冷的床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枕边那个系着红绳的蓝白条纹U盘。金属滑盖的冰凉触感,与红绳带来的、仿佛残留着木萧萧指尖温度的微暖,交织成一种奇异的矛盾感。白天与“萧萧”在QQ上轻松调侃、互发U盘照片的画面还在脑海盘旋,那份因称呼亲近、互动频繁而产生的、微妙的进展感,此刻却在寂静的深夜里,像潮水般悄然退去,露出心底那片坚硬而冰冷的礁石——柳晴雯。
表面的进展与虚假的满足
不可否认,与木萧萧的关系,确实有了“进展”。
称呼的亲近: 从公事公办的“木工”、“木主任”,到如今自然顺口的“萧萧”,木萧萧的默许像是一种无声的认可,让陈武桢在称呼上感受到一种突破界限的小得意。每次打出这两个字,都带着一丝微妙的亲昵感,仿佛拉近了物理和心理上的距离。
互动的默契: QQ上的聊天越来越频繁,话题也从纯粹的工作延伸到了生活琐事、家乡风味、甚至偶尔的玩笑调侃(比如“红绳U盘”、“蓝兄弟红姐妹”)。木萧萧虽然回应依旧简洁,甚至带着点冷幽默(“U盘不怕冷”、“待命”),但那种有来有往的节奏,让陈武桢感到一种被回应的踏实感。分享照片(办公桌一角、U盘特写)的行为,更增添了一份共享私密空间的默契感。
“信物”的联结: 那对系着红绳的U盘,尤其是得知木萧萧的红绳是“奶奶编的”之后,在陈武桢心中早已超越了普通工具的范畴。它们成了两人之间一种具象化的、带着情感温度的联结。他随身携带自己的蓝白U盘,推拉滑盖的“咔哒”声,仿佛是与远方那个红白U盘的无声对话。这种“羁绊感”,填补了戈壁滩的孤寂,带来一种虚假的情感满足。
白天,沉浸在这种“进展”中,陈武桢可以暂时忘却烦恼。他享受着与“萧萧”聊天的轻松,享受着称呼带来的亲近感,享受着那对U盘带来的、若有似无的“特殊联系”。他甚至会为自己的“训练成果”感到一丝自得——看,我也可以和异性建立轻松自然的关系了!
深夜的惊醒:月光的审判与思念的潮涌
然而,当喧嚣褪去,夜幕低垂,尤其是在这寂静得只能听见风声的凌晨,那份虚假的满足感便如同沙堡般轰然倒塌。柳晴雯的影子,像一道无法驱散的月光,穿透黑暗,清晰地投射在他心房的每一个角落。
思念的锋利: 对柳晴雯的思念,并非模糊的怀念,而是带着清晰细节的、尖锐的疼痛。他想起她高中时写信时微微蹙起的眉头,想起她收到信时可能绽开的浅笑,想起她最后那句平静却冰冷的“最好的异性朋友”,想起她空间里那张穿着白色连衣裙、站在大学图书馆前的照片(即使只是模糊的侧影)……这些画面,像一根根细密的针,扎在心上,带来一阵阵绵长而真切的酸楚。这份思念,无关距离,它比准噶尔旗到柳晴雯所在城市的物理距离更加漫长,更加深邃,更加无法逾越。
“进展”的讽刺: 白天与木萧萧的“进展”,此刻在柳晴雯的月光映照下,显得如此苍白和讽刺。他意识到,那些轻松的笑谈、亲昵的称呼、共享的“信物”,都不过是在戈壁滩这片情感荒漠中,用来麻痹自己、填补空虚的替代品。它们无法触及内心最深处那份对柳晴雯的渴望和眷恋。木萧萧的干练、直接、甚至那根“奶奶编的”红绳带来的温暖,都无法撼动柳晴雯在他心中那近乎神圣的位置。柳晴雯是唯一,是永恒,而木萧萧……只是这片荒凉之地上,一个可以带来些许慰藉的旅伴。
双重的负罪感: 这种清醒的认知,带来了双重的、沉重的负罪感,像两块巨石压在胸口,让他喘不过气。
对柳晴雯的背叛感: 他觉得自己像一个情感的叛徒。尽管身体远在内蒙,尽管与柳晴雯早已断了联系,但在精神上,他依然觉得自己“属于”她。而现在,他却在这里,与另一个女孩发展着看似“亲密”的关系(即使他内心定义为“训练”或“朋友”),享受着对方的回应和那根红绳带来的暖意。这让他感到一种深切的背叛,仿佛玷污了心中那份最纯粹、最神圣的情感。他觉得自己不配再思念她,却又无法停止思念。
对木萧萧的利用感: 更深一层,是对木萧萧的愧疚。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接近她、调侃她、送她U盘、享受她的回应,背后都带着那个功利的“训练”目的。他把她当作提升自己情感能力的“工具”,当作克服自卑的“练习场”。即使现在,他对她有好感,欣赏她的独立和直接,甚至被那根红绳触动,但他内心深处,从未将她视为真正的、平等的、可以携手一生的对象。这种利用的心态,在柳晴雯月光的审视下,显得格外卑劣和自私。他觉得自己像一个骗子,玩弄着木萧萧的信任和可能萌生的好感(哪怕很微弱)。那句“奶奶编的”红绳,更让这份愧疚感加倍沉重——他竟然把一位老人饱含心意的手工,当成了自己情感游戏的道具!
撕裂的挣扎:渴望与枷锁
陈武桢紧紧攥住那个系着红绳的U盘,指节发白。他感到一种强烈的撕裂感。
渴望的煎熬: 他渴望柳晴雯,渴望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恋,渴望那个遥不可及的未来。这份渴望,像一团火,在寂静的深夜里灼烧着他的灵魂。
现实的枷锁: 然而,现实是冰冷的枷锁。他与柳晴雯之间,横亘着巨大的鸿沟——空间的距离、时间的隔阂、阶层的差异(他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以及对方可能的彻底遗忘。他觉得自己渺小、无力,连一句问候都难以发出。
慰藉的诱惑与道德的鞭笞: 木萧萧和那根红绳,代表着一种触手可及的温暖慰藉。在戈壁滩的孤寂中,这种慰藉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但每当他试图靠近这份温暖,对柳晴雯的思念和对木萧萧的愧疚,就像两条冰冷的锁链,将他牢牢捆住,让他无法真正投入,也无法心安理得。
他松开手,蓝白U盘落在枕边,红绳在黑暗中微微晃动。他闭上眼睛,柳晴雯清冷的面容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思念如潮水般汹涌,带着苦涩的咸味,淹没了戈壁滩的风声。他知道,无论与木萧萧的“进展”看起来多么顺利,无论那根红绳多么温暖,都无法填补柳晴雯留下的巨大空洞。那份渴望,那份思念,比准噶尔旗到任何地方的距离都要漫长,都要沉重。而这份双重的负罪感,将成为他在这片荒原上,最深的烙印和最痛的枷锁。他在这红绳的微光与月光的清冷之间,辗转反侧,心被撕扯成两半,一半沉溺于短暂的慰藉,一半在永恒的思念中痛苦沉沦。
http://www.paoshu5.cc/book/45880/1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