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四元及第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苏寻衣他们在省城玩了几天,就准备回杏花村了。时间一晃,一个月就过去了,很快就到了放榜这天。
沈砚安说在杏花村待着就好了,苏寻衣激动的不行,非要自己来看榜。
最后全家又一起来了省城,还是在上次下榻的那家客栈。
九月初的省城,暑气渐消,凉风送爽。
清晨,贡院外的照壁前早已围满了焦急等待的人群。
今日是乡试放榜之日,也是无数考生命运揭晓的时刻。
苏寻衣一家也早早地来到了贡院前,寻了处相对清静的位置等候。
四宝好奇地仰头看着照壁上方悬挂的红色横幅,上面写着“庚子科乡试桂榜”几个大字。
“爹爹,娘亲,为什么叫桂榜呀?”四宝拽着苏寻衣的衣袖,不解地问,“那戏文里不都说是金榜题名吗?”
沈砚安低头看着四宝天真烂漫的小脸,温柔地笑了:“四宝呀,这就要从科举的规矩说起了。”
周围几个同样在等候的考生家属听到这番对话,也都好奇地凑了过来。
沈砚安见状,便细细解释道。
“科举有三榜,分别是桂榜、杏榜和金榜。
乡试在八月举行叫秋闱。
九月放榜,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所以叫做桂榜,也叫做秋榜。”
沈砚安指着远处的贡院,“中了桂榜的,就是举人了,榜首叫解元。”
四宝眨着大眼睛,继续追问:“爹爹,那杏榜呢?”
“杏榜指的是会试的榜。”
二宝接过话头,语气温和,“会试在二月京城举行,三月放榜,那时候正值杏花开放,所以称为杏榜。
那会赶考也叫参加春闱。
中了杏榜的,就是贡士了,榜首又叫会元。”
三宝迫不及待地问:“二哥,那金榜呢?金榜是不是最厉害的?”
沈砚安难得地露出笑意,摸了摸三宝的头:“金榜是殿试的榜,由皇上亲自钦定名次。
中了金榜的,那就是进士了。
一甲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那可是天下读书人最高的荣耀。”
大宝若有所思:“所以科举是先从乡试开始,中了举人后参加会试,中了贡士后再参加殿试,最后才能金榜题名?”
“正是如此。”苏寻衣赞许地点头,“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
会试和殿试则是在京城举行。”
四宝瓮声瓮气的补充道:“如果今日二哥哥若是中了桂榜,那就是举人老爷了。”
三宝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那二哥今天一定要中桂榜,将来再去中杏榜、金榜。”
这番话引得周围众人都笑了起来。
一个站在旁边的老秀才捋着胡须道:“几位说得是,但科举之路艰难,能中桂榜已是不易。
老夫考了五次乡试,这才在去年侥幸得中。”
二宝恭敬地向老秀才行礼:“前辈说的对,晚辈不敢好高骛远。”
就在这时,贡院大门缓缓开启,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几名衙役捧着大红榜单走了出来,后面跟着几位身着官服的官员。
“要放榜了!要放榜了!”人群开始向前涌动。
苏寻衣下意识地握紧了二宝的手,感觉到二宝手心也在微微出汗。
沈砚安虽然面色如常,但目光始终紧盯着那卷红榜。
衙役们开始张挂榜单,红色的纸张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渐渐展开的名单上。
按照惯例,榜单从最后一名开始张贴。
名次越靠前,张贴的速度越慢。
第一百名,李志远!
第九十九名,王明德!
“中了,我中了。”一个中年书生突然激动地大喊起来,声音颤抖,眼中含着泪光。
紧接着,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我也中了,第五十六名。”
“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我的名字?”
“唉...…又落榜了...…”
名次越来越靠前,已经念到了第十名,却还没有二宝的名字。
苏寻衣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连一向沉稳的沈砚安也不由自主地向前迈了一步。
第五名,周文彬!
第四名,赵君!
第三名,刘瑕!
第二名,谢光辉!”
当念到第二名时,苏寻衣几乎要站立不稳。
就在这时,主考官亲自上前,展开最后一张红榜,朗声唱道。
“庚子科乡试第一名解元——沈清辞!
刹那间,全场哗然。
十二岁的解元。
连中四元,这是要创纪录啊。
不愧是连中小三元的才子。
欢呼声、惊叹声响成一片。
二宝从容上前,从主考官手中接过解元文书。
那文书用泥金书写,比普通举人的文书更加精美。
学生谢过大人。”二宝行礼如仪,举止优雅。
主考官含笑点头:嗯,不错,年少有为,前途不可限量。
望你来年春闱再创佳绩。
就在这时,几位小厮挤过人群,纷纷递上请帖。
沈解元,我家老爷请您过府一叙。
沈公子,我家老爷子设宴为您庆贺。
解元公,我家公子有请。
二宝微微蹙眉,随即展颜笑道:多谢各位厚爱,只是学生还要准备明年的会试,实在不便叨扰。
一个小厮还要再劝,二宝正色道:学生年纪尚轻,当以学业为重,不敢过早涉足应酬。
这番话既表明了志向,又婉拒了邀请,引得围观的士子们纷纷点头称赞。
回到家人身边,四宝第一个扑上来:二哥哥是解元,是第一名,是举人老爷。
二哥哥,你那文书,给我摸摸呗,我看着像金子写的,嘿嘿。
凌兰芝热泪盈眶:好孩子,奶奶就知道你一定能行,你就是咱们杏花村最有出息的孩子。
凌兰芝一边说一边抹眼泪:“砚安他爹,你在天之灵看到了吗?我们的乖孙考中举人了。还是第一名。”
沈砚安虽然极力保持镇定,但眼中的骄傲之色却难以掩饰:不错,不愧是我沈砚安的儿子。
大宝、三宝和司言轩、司言锦兄弟也都围了上来,个个喜形于色。
凌兰芝站在一旁,悄悄拭去眼角的泪花。
这时,云亭先生摇着扇子翩然而至:好徒儿,四元及第,这可是开国以来头一遭。
二宝恭敬行礼:全仗师父平日教导。
http://www.paoshu5.cc/book/45887/4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