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竹扉夜话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吱呀——”

  薄如蝉翼的竹扉自内向外推开,一点灯火先漏,接着才是那道青灰色的身影。

  李白没有后退,也没有贸然拔剑。他只是微微侧身,让剑锋的寒芒隐入袖影,像一头在暗处评估猎物的豹子。

  灯火照出吴指南的全貌:

  素青道袍洗得发白,领口处一圈细密的针脚是旧年缝补的痕迹;袖口宽大,垂落时却勾勒出她手腕的线条,像一笔收锋的隶书,干净利落。桃木簪挽起的发髻并不齐整,几缕碎发贴在颈侧,被灯火映出淡金色的绒毛。那双眼极静,却又像刚磨开的砚池,能吞进所有光线。

  她端着一只粗陶茶碗,热气在冷夜里缓慢上升。

  “山雨欲来风满楼。”

  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天然的韵律,像松风拂过琴弦,尾音微微颤了一下,恰好把李白紧绷的肩线震松了半寸。

  “郎君杀气未敛,剑意铮鸣。”她低头啜了一口茶,抬眼时似笑非笑,“是打算拆了我的听雨阁,还是想听一曲《渔舟唱晚》压惊?”

  李白垂眸,看见自己握剑的指节仍在泛白——那是方才幻术与杀机双重压迫下,身体留下的惯性。

  他在心里苦笑:原来我竟如此狼狈。

  “在下李白。”他拱手,声音沙哑却稳,“深夜叨扰,乃裴十三娘指引。”

  “十三娘……”吴指南轻声重复,像把一片茶叶放在舌尖慢慢化开,“她的眼光一向毒辣。”

  她侧身让开半步,示意李白入内。

  门槛不高,李白却迈得极慢——每一步都在丈量对方的呼吸与心跳。

  直到他踏入屋内,竹扉在身后合上,那股若有若无的杀机才像潮水般退去。

  听雨阁内陈设极简:

  一张松木案、一盏青釉灯、一只红泥小火炉,炉上药汤正沸,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

  墙角立着一把连鞘长剑,剑鞘以湘妃竹制成,斑痕点点,像泪。

  吴指南把茶碗递过来:“姜枣茶,驱寒。”

  李白接过,指尖相触的瞬间,一股微凉的真气顺着腕脉探入,一触即收。

  ——她在探我的内伤。

  李白心下明了,却故作不觉,低头饮茶。

  药味浓郁,带着辛辣的回甘,像一条火线滑入喉管,瞬间驱散胸腔里的寒意。

  “脉象浮躁,丹田雷种不稳。”吴指南坐回案后,指尖轻敲桌面,“强行以诗意化剑气,经脉如裂帛。再有一次,你这条右臂就废了。”

  她说话时没有看向李白,而是凝视着灯焰,仿佛那一点微光里藏着什么答案。

  李白却从这句话里听出了两层意思:

  第一,她对自己的伤势了如指掌;

  第二,她似乎并不意外“诗意化剑气”这种事。

  “道长见过我这样的人?”他问。

  吴指南抬眼,目光像薄刃划过宣纸:“见过,也杀过。”

  屋内空气骤然一紧。

  炉上的药汤忽然“噗”地溅起一滴,落在炭火上,“嗤啦”一声。

  吴指南却笑了,那笑意像冰层上裂开的一道细纹:

  “别紧张,上一个能诗剑通感的人,是我师兄。”

  她伸手抚过案上竹筒——正是裴十三娘交给李白的那枚——指尖在柳叶脉络上停住,“他姓裴,单名一个‘旻’字。”

  李白心头一震。

  裴旻,剑圣裴旻!

  ——原来她与裴旻同出一门,难怪对剑意化形如此熟悉。

  吴指南的声音继续,像夜色里一条暗河:

  “世人只道剑圣晚年一剑断江,却不知他真正的杀招,是‘以诗意入剑意’。

  “那年长安,他以《胡旋舞》入剑,剑光如回雪飘飖,三十步外取上将首级;

  “又以《从军行》入剑,一剑挥出,万骑冲锋之势,震溃敌军胆魄。

  “可他最终死于自己的剑意——”

  她停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竹筒,声音低下去:

  “诗魄失控,反噬神魂。临终前,他把最后一丝‘真性’封于峨眉剑阁,交予我守。”

  李白忽然明白了什么。

  “青莲剑典……并非武功秘籍?”

  “是钥匙,也是枷锁。”吴指南抬眼,眸中映出灯火的碎金,“它锁住的,是那位谪仙遗落的真性。”

  她起身,走向墙角,指尖在湘妃竹剑鞘上轻轻一弹。

  “当——”

  剑鸣清越,像远山古寺夜半钟声。

  “李白,你可知何为‘谪仙’?”

  不等回答,她又自答:“谪仙者,本是天上客,因一念凡心,坠落尘寰。

  “凡躯难承仙魄,于是剥离真性,自封于剑阁,以绝因果。

  “可如今,”她转身,目光灼灼,“有人想打开那道锁,取出真性,据为己有。”

  李白喉头发紧。

  他想起了赵蕤信中的那句“剑阁将开,风云际会”;

  想起了清虚子那句“锋芒太露,易折”;

  更想起了自己脑中那个机械冰冷的提示音:

  【纵横剑意碎片(2/5)已吸收】

  ——难道,那些所谓“碎片”,便是真性的一部分?

  “我……”他开口,声音哑得不像自己的,“我若说,我体内或许已有真性残片,道长可信?”

  吴指南没有立刻回答。

  她走到炉边,用铜勺舀起一勺药汤,倒入茶盏,推到他面前。

  “喝了。”

  李白一饮而尽,苦得舌尖发麻,却有一股暖流自丹田升起,迅速抚平经脉的刺痛。

  “我信。”吴指南终于开口,“因为你方才那一剑,让我想起师兄最后一次舞剑。

  “同样的雷意,同样的……失控。”

  她忽然俯身,双手撑在案上,与李白四目相对。

  近得能看清她睫毛投下的阴影,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草药香。

  “李白,你听好了——

  “剑阁秘境将在三个月后开启。

  “届时,江湖、朝堂、甚至……幽冥,都会有人盯上你。

  “因为你是唯一能共鸣真性的人。

  “要么,你成为剑炉的新主人;

  “要么,你被炉火烧成灰烬。”

  屋外,夜雨悄然而至。

  初时如丝,继而如注,打在竹瓦上,沙沙成韵。

  吴指南起身,推开窗。

  水汽涌入,灯火摇晃。

  她背对李白,声音混在雨声里,像一段遥远的独白:

  “我守剑阁十年,见过太多人来来去去。

  “有人为秘籍,有人为长生,有人只为证明自己握得住那柄剑。

  “可他们都不懂——

  “剑炉从来不是熔铁之地,而是熔心之地。

  “你心中有魔,炉中便生魔;

  “你心中有光,炉中便生光。”

  她回头,雨水沾湿了她的睫毛,灯火在那双眼睛里碎成流动的星河。

  “李白,你心中有光吗?”

  李白怔住。

  他想起自己穿越前的那场落水,想起父亲站在讲台上朗诵《蜀道难》的背影,想起杜甫那双亮得吓人的眼睛……

  他想起自己第一次握剑时的心跳,第一次写诗时的战栗。

  “有。”他听见自己说,“只是那光,常被乌云遮住。”

  吴指南笑了。

  那笑意像雨夜里的第一缕晨光,转瞬即逝,却足够温暖。

  “那就别让乌云吞了它。”

  她走回案边,从抽屉取出一物——

  那是一枚青玉剑坠,形如莲苞,触手生温。

  “剑圣遗物,可镇压一次剑意反噬。

  “三个月后,剑阁见。”

  李白接过,玉坠贴在掌心,竟与他的心跳同频。

  “道长为何信我?”

  “因为你会问‘为何’。”

  吴指南转身,袍袖拂过案上灯火,灯焰晃了晃,归于平稳。

  雨声渐歇。

  天边泛起蟹壳青,一缕曦光爬上窗棂。

  李白起身告辞。

  吴指南并未相送,只是站在窗前,目送他走入晨雾。

  直到他的背影彻底消失,她才低声自语:

  “师兄,你等的人,来了。”

  她抬手,指尖在虚空轻点。

  一缕剑气溢出,于半空凝成一句诗——

  “青莲剑气动山河,谪仙真性落凡波。”

  墨迹未干,已被风吹散。

  而李白,已带着那枚青玉剑坠,踏入更深的江湖。

  他知道,从此往后,每一步都将是悬崖,每一步也都可能是天梯。

  但此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让乌云,遮不住那束光。
  http://www.paoshu5.cc/book/45888/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