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诗剑行:李太白穿越录 >第244章 孤影西行,再踏征程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44章 孤影西行,再踏征程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冰冷的河水裹挟着身体,水下是令人窒息的黑暗。李白闭住气息,体内「青帝长生诀」缓缓运转,丝丝缕缕的生机在经脉中游走,抵御着刺骨的寒意,同时提供着水下活动所需的微弱氧气。他像一尾灵动的鱼,顺着水流的方向,无声无息地向下游潜去。

  脑海中,却不断回闪着离去时,张巡那决绝而托付的眼神,高适泛红的眼眶,南霁云沉默的拍肩,雷万春的哽咽,还有杜甫那滴落在他手背上的、冰凉的泪。每一个画面,都像一根无形的针,刺痛着他的心。他从未感觉自己的剑如此沉重,仿佛背负着整座睢阳城的冤魂与期望。

  “不能回头……” 他在心中默念,强迫自己将杂念压下,“太虚剑心”澄澈如镜,映照出周围水流的细微变化,避开可能存在的障碍和漩涡。

  不知过了多久,胸中气息将尽,他这才悄然浮出水面,只露出眼睛和口鼻。天色仍是浓黑,但东方已透出一丝极淡的鱼肚白,预示着黎明将至。他身处一条较为宽阔的河道中央,两岸是茂密的芦苇丛,远处,睢阳城那巨大的、燃烧后的焦黑轮廓,在微熹的晨光中如同一个匍匐的巨兽,寂静得令人心慌。城头再无往日激战的喧嚣,只有死寂,一种令人不安的死寂。

  他知道,最后的时刻,或许就在今日,或许已经发生。他紧紧攥住了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带来一丝尖锐的痛感,才勉强压住那股想要折返回去的冲动。

  依照张巡所言,他辨认了一下方向,再次潜入水中,向着下游三十里处的秘密联络点游去。

  一个时辰后,天色大亮。李白在一处芦苇荡密集的河湾上岸,浑身湿透,冰冷的河水顺着衣角滴落。他运转内力,蒸腾起丝丝白气,衣衫迅速变干。他警惕地环顾四周,这里地势偏僻,水鸟惊飞,暂时未见叛军踪迹。

  他按照约定的暗号,模仿了几声特定的水鸟鸣叫。片刻后,芦苇丛中传来窸窣声响,一个穿着破旧渔民服饰、脸上带着警惕的汉子探出头来,手中握着一柄鱼叉。

  “什么人?” 汉子低声喝问,眼神锐利。

  “青莲出水,欲访蜀道天光。” 李白说出暗号。

  那汉子神色一松,但依旧谨慎,打量了李白片刻,尤其是他背后那柄形制古雅的长剑,才低声道:“可是李将军?”

  “正是李白。”

  “将军请随我来!” 汉子不再多言,迅速引着李白钻入茂密的芦苇深处。七拐八绕后,眼前出现一个极其隐蔽的窝棚,窝棚里还有另外两个看起来像是樵夫的人,见到李白,都激动地站了起来。

  “李将军!您……您真的出来了!” 其中一个年长些的哽咽道,“城里……城里怎么样了?”

  李白沉默地摇了摇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直接问道:“现在情况如何?可有安全的路径西行?”

  那年长的樵夫抹了把脸,强忍悲痛,快速说道:“叛军外围封锁得很严,尤其是西面通往洛阳和关中方向,关卡林立,巡逻队昼夜不停。尹子琦似乎料定我们会有人突围求援。不过,我们这几个常年在睢阳周边打渔砍柴,知道一些山野小径,可以绕过主要的官道和关卡,只是……路途艰险难行,且要绕很远的路。”

  “无妨。” 李白断然道,“再难走,也比不过蜀道之难。请给我指明方向,再给我一套便服即可。”

  几人连忙找来一套半旧的粗布衣衫和斗笠,又拿出些干粮和水囊。那年长樵夫在地上用树枝简单画了个路线图:“将军可沿此小路先入嵩山余脉,借山林掩护向西南行,绕过叛军重兵把守的襄城、叶县一带,然后设法渡过汝水,进入伏牛山区……之后的路,就只能靠将军自行摸索了,我等也未曾深入那么远。”

  李白将路线牢记于心,抱拳道:“多谢诸位!睢阳……不会白死!”

  他换上衣衫,戴上斗笠,将青莲剑用布条缠好,负在背后,看上去就像一个寻常的游学士子或者落魄旅人。

  告别了几位义民,李白再次上路,投身于茫茫的山林之中。

  他不再走水道,而是凭借超绝的轻功和“太虚剑心”对环境的敏锐感知,在崎岖难行的山野间穿梭。饿了,采摘野果或猎取小型野兽;渴了,饮用山泉。他避开所有可能有人的路径,专挑野兽都罕至的险峻之地。

  数日后,他已深入嵩山山脉腹地。站在一处高耸的山脊上,他回首东望。睢阳城早已消失在视野之外,取而代之的,是广袤的中原大地。目光所及,烽烟处处,原本富庶的田园一片荒芜,偶尔可见被焚毁的村庄废墟,如同大地上一块块丑陋的伤疤。滚滚黄河如带,却再也映不出盛世的倒影。

  一股巨大的悲怆与苍凉涌上心头。这万里江山,这他曾纵酒高歌、挥毫泼墨的锦绣天地,如今竟残破至此!

  他想起离去的“火种”,想起正在成长的新生代,想起系统赋予的“剑南之任”。个人的力量,在这国破山河在的惨状面前,确实渺小。但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有人去整合那残存的力量,去点燃那复兴的火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他低声吟诵着自己旧日的诗篇,那时的豪迈不羁,如今听来,却别有一番沉郁顿挫的滋味。手中的青莲剑似乎感受到主人的心绪,发出低沉的嗡鸣。

  他转过身,不再回望。目光投向西边,那里是层峦叠嶂的伏牛山,是更遥远的秦岭,是通往蜀地的、充满未知与艰险的漫漫长路。

  落日的余晖再次洒满山峦,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一人,一剑,一斗笠,行走在荒芜的山脊之上。风声萧萧,吹动他的衣袂,仿佛在为那陷落的睢阳,为那死难的军民,奏响一曲无言的挽歌。

  但他的脚步,却异常坚定。

  孤寂,却不迷茫。

  悲怆,却更坚韧。

  他知道,从睢阳的尸山血海中走出的,不再仅仅是诗仙李白,更是一个背负着家国命运、文明薪火的……行者。

  前方的路,注定不会平坦。历史的惯性,因果的反噬,叛军的围追堵截,蜀道的自然天险,乃至庙堂的波谲云诡,都在等待着他。

  但他无所畏惧。

  因为他的身后,是无数双期盼的眼睛。

  因为他的心中,已种下不灭的火焰。

  孤影西行,再踏征程。

  这一个人的背影,毅然决然地,走向那更广阔、更艰险的救世之路。

  天地苍茫,唯剑与诗,与之同行。
  http://www.paoshu5.cc/book/45888/2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