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内部抉择,分兵之策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决议西行的消息,如同在已不平静的湖面又投入一块巨石,在联盟高层内部引发了远比朝廷册封更为激烈的波澜。大帐之内,灯火通明,争论之声几乎要冲破营地的寂静。“不行!我坚决不同意!” 燕十三猛地一拍身前简陋的木案,震得案上水碗跳动,“盟主,你这一走,联盟人心必然浮动!张校尉是官面上的人,规矩多,我老燕是个粗人,习惯不了那套!还有陈娘子……我不是说陈娘子能力不行,但这万把人的队伍,成分复杂,没你在这里坐镇,光靠我们三个,迟早要出乱子!”
他话语直白,带着江湖人的耿直和忧虑,也说出了不少绿林出身首领的心声。他们信服的是李白个人超凡的武力、公正的处事以及那份不拘一格的江湖气概,而非冰冷的朝廷规制或复杂的权力平衡。
张彪眉头紧锁,他虽然乐于见到李白获得朝廷认可,但也深知肩上担子沉重。他沉吟道:“李招讨,燕首领所言,不无道理。联盟新立,各营磨合尚浅,外有叛军虎视眈眈。您此时离去,若叛军大举来攻,我等……恐难应对周全。是否……再延缓些时日,待局面更稳固些?”
他的担忧更为实际,着眼于军事防御的稳定性。
陈硕真则显得冷静许多,她目光扫过激动的燕十三和忧虑的张彪,最后落在李白身上,声音清越:“李招讨西行,意在撬动全局,此乃大智大勇。然则,家不可一日无主,军不可一日无帅。招讨离去,联盟指挥体系需明确,权责需清晰,否则,内耗必生,恐辜负招讨重托。”
她的话,点出了问题的核心——权力结构与信任基础。
李白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任何人的发言。他理解燕十三的率直,明白张彪的稳重,也欣赏陈硕真的清醒。待众人意见表达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起身,走到那张标注着敌我形势的粗糙沙盘前。
“诸位所言,皆在情理。” 他开口,声音平稳,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我走之后,联盟确有可能面临内忧外患。但是——”
他话锋一转,手指重重地点在沙盘上代表蜀中的位置,目光锐利地扫视众人:“如果我们只将目光局限于这荆襄一隅,整日提防叛军何时来攻,忙于调和内部纷争,那我们与占山为王的寨寇,又有何本质区别?我们聚义抗胡的初衷,难道只是为了在这乱世中偏安一隅吗?”
他的质问,让帐内一时寂静。
“不!” 李白自问自答,语气斩钉截铁,“我们要的,是驱除胡虏,光复河山!而要达成此目标,就必须跳出这荆襄的圈子,必须有人去往能影响天下大势的地方!蜀中,朝廷行在,陛下身边,那里有平叛所需的兵符印信,有调动各方资源的权力,有制定整个反攻战略的核心!我在那里发挥的作用,或许比在此地多坚守一年半载,更为关键!”
他看向燕十三:“燕兄弟,我知道你信的是我李白这个人。但请你想想,若我能说服陛下,给予联盟更多支持,甚至将我们的战法、我们的经验推广至各大战线,那能多救多少弟兄的性命?能早一日结束这该死的乱世?”
燕十三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无言以对,只能闷哼一声,别过头去,但紧握的拳头稍稍松了些。
李白又看向张彪:“张校尉,你熟读兵书,当知‘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的道理。我们不能总是被动应付叛军的进攻。我需要你去蜀中,为我们争取到主动出击、甚至影响整个战局的资格!届时,你张校尉带领的,将不再仅仅是这万把人,可能是数万、十数万官军与义军组成的反攻洪流!”
张彪闻言,身躯微微一震,眼中闪过一抹炽热的光彩。作为军人,谁不渴望在更大的舞台上建功立业?
最后,他看向陈硕真及在场所有首领:“至于联盟内部,我已有决断。”
他深吸一口气,清晰地说道:“我走之后,联盟一分为二,双线并举!”
“第一条线,江淮荆襄战线!” 他指向沙盘东侧,“以此地为基础,由张彪校尉、燕十三首领、陈硕真女侠共同执掌,张校尉负责与各地官军联络、整训军纪、构筑防线;燕首领负责敌情侦察、游击袭扰、统领原绿林系人马;陈女侠负责后勤粮秣、内部协调、情报甄别。你三人各司其职,遇大事协商表决,若遇僵局,以陈女侠之见为决(因陈硕真相对更为中立公允)。此线任务,非是固守,而是要以攻代守,不断以小股精锐出击,骚扰叛军后勤,蚕食其外围据点,将叛军主力牢牢牵制在江淮荆襄一带,使其不能全力西进或北上!”
这个安排,充分考虑了三人的特长和背景,形成了微妙的制衡与互补。
“第二条线,” 李白目光炯炯,看向西方,“便是我亲自负责的……入蜀联络线!我只带‘青莲营’百名精锐(由原侠客盟核心弟子与部分自愿跟随的精悍义军组成)西行。我们的任务,便是打通通往蜀中的道路,觐见陛下,献上平乱策,为整个联盟,乃至天下抗胡力量,争取名分、资源和战略上的支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分兵之策!
此议一出,帐内众人先是愕然,随即陷入沉思。将鸡蛋放在两个篮子里,确实能降低风险。主力留在相对熟悉的江淮荆襄活动,既能保存实力,又能持续给叛军放血。而李白率领小股精锐西行,目标小,灵活性强,成功抵达蜀中的可能性更大,一旦成功,回报将是战略级的。
燕十三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瓮声瓮气道:“分兵……倒也不是不行。至少老子不用整天对着官军那套规矩。不过,盟主你只带百人,是不是太冒险了?蜀道难走,叛军关卡众多……”
李白微微一笑,拍了拍背后的青莲剑:“人少,才便于潜行。至于险阻……诸位莫非忘了,我李太白,最擅长的便是踏破艰难险阻。百人精兵,足以应对沿途宵小。若遇大队敌军,避其锋芒即可。”
他话语中透出的强大自信,感染了众人。
张彪沉吟片刻,率先抱拳:“招讨深谋远虑,彪……遵命!必与燕首领、陈女侠同心协力,稳住江淮荆襄局面!”
陈硕真也轻轻颔首:“硕真定当竭尽所能,不负招讨所托。”
燕十三看着李白,又看了看张彪和陈硕真,最终重重一抱拳:“好!既然盟主已有决断,我老燕也不是不识大体的人!你放心去蜀中,这荆襄之地,只要有我燕十三一口气在,就绝不让叛军好过!”
最大的分歧,终于在李白的剖析与这分兵之策下,得以弥合。
接下来的几日,联盟内部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调整。人员、装备、粮草被重新分配。“青莲营”的百名精锐被挑选出来,他们个个眼神锐利,身手不凡,对李白有着近乎狂热的忠诚。李白亲自检阅,并开始将更深一层的《青帝长生诀》运劲法门和一些实用的搏杀剑术倾囊相授。
同时,他与张彪、燕十三、陈硕真反复推演未来数月江淮荆襄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况及应对策略,将联络方式、应急方案一一确定。
离别,已进入倒计时。但这一次,不再是睢阳城下的生离死别,而是为了更宏大的目标,充满希望与责任的分兵。
一个人的征程,即将化为两股指向不同方向,却为了同一目标而奋斗的力量。
http://www.paoshu5.cc/book/45888/3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