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诗剑行:李太白穿越录 >第254章 系统预警,最终试炼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54章 系统预警,最终试炼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乌篷船在船公老练的操控下,如同一条融入夜色的黑鱼,借着江流与北风的助力,悄无声息却又迅捷地滑过宽阔的江面。南岸的轮廓在黑暗中逐渐清晰,如同巨兽匍匐的脊背,预示着一段全新而未知的旅程。

  船头,李白迎风而立,青衫猎猎,目光穿透黑暗,似乎已落在更遥远的西南群山之间。江水的湿气夹杂着深冬的寒意,却无法冷却他胸中那股因前路明确而愈发灼热的斗志。成功渡江,甩开追兵,这只是西行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然而,就在船只即将靠拢南岸,连岸边摇曳的芦苇丛都依稀可辨之时,异变陡生!

  并非来自外界敌人的袭击,而是源自他识海深处,那一直指引他前行的“诗剑系统”!

  毫无征兆地,一直保持着稳定清辉的系统卷轴虚影,骤然剧烈闪烁起来,光芒变得忽明忽暗,极不稳定!一股前所未有的、带着强烈警告意味的尖锐鸣响,并非通过听觉,而是直接在他灵魂层面炸开!

  【警告!警告!检测到高浓度历史修正力聚集!宿主干预行为已触及当前时空容限临界!】

  【第四卷旅程即将结束!终极关卡生成中……】

  【最终试炼锁定:心境之劫!】

  【试炼地点:蜀道·剑门关!】

  【试炼说明:此非武力之考,乃是对宿主道心、意志、抉择之本源拷问。宿主持有的“文明火种”、“逆天武学”、“历史先知”等变量,已引发因果链剧烈震荡。前行之路,将被无形心魔与历史惯性交织之力笼罩。】

  【试炼结果:通过,则心境圆满,「诗剑归真」大成,海阔天空,真正具备执子布局、影响国运之资格;失败,则道心蒙尘,前功尽弃,所有努力或将湮灭于历史修正洪流,宿主存在本身亦受严重反噬!】

  【重复:此非战之罪,乃心之劫!慎之!慎之!】

  一连串冰冷、急促、甚至带着一丝……机械性焦急的提示音,如同冰锥般刺入李白的意识核心!与以往发布任务时的平静淡然截然不同,这一次,系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呃……!” 李白闷哼一声,身形微微一晃,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冷汗。并非肉体上的痛苦,而是一种源自灵魂层面的、被无形巨力挤压和警告的窒息感!他感觉到,周遭的空气似乎都变得粘稠而沉重,仿佛有无数双来自历史长河深处的、冷漠的眼睛正在黑暗中注视着他,审视着他这个“变数”。

  “将军?您怎么了?” 一直护卫在侧的“青莲营”队正敏锐地察觉到李白的异常,连忙上前一步,低声询问,手已按在了刀柄上,警惕地环顾四周漆黑的江面,以为有看不见的敌人偷袭。

  “……无妨。” 李白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识海中翻腾的警示波澜,运转「太虚剑心」,将那不适感缓缓驱散。他摆了摆手,示意队正不必紧张,但眼神却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终于切身体会到,那所谓的“因果反噬”、“历史修正力”并非虚言!它不像刀剑般有形有质,却如同无处不在的天地规则,在他一次次改变睢阳战局、扩散技术、整合义军,乃至如今即将踏入关乎国运的蜀中之地时,积累到了足以引发质变的临界点!

  曳落河的提前出现,是第一次明显的反击。而这一次,不再是外部力量的加强,而是直接针对他个人——这最大“变量”本身的心境考验!

  “心之劫……” 李白喃喃自语,目光投向西方那仿佛连接着天地的、无形的蜀道方向。他能模糊地感知到,一股庞大、混乱、充满诱惑与毁灭气息的“力场”,正在那条必经之路上汇聚、成型。它由无数战死者的怨念、历史固有的惯性、以及他自身可能产生的迷茫、恐惧、傲慢等情绪杂糅而成。

  这将是比面对千军万马,比对抗尹子琦、李归仁更为凶险的关卡!

  船,轻轻一震,触碰到了南岸松软的泥土。到了。

  “下船!迅速清理痕迹,进入前方山林隐蔽!” 队正压下对李白刚才状态的担忧,立刻履行起职责,低声下令。

  百名“青莲营”士卒无声而迅捷地跃下船,迅速分散开来,警戒的警戒,清理船上和岸边遗留痕迹的清理痕迹,动作麻利,训练有素。

  那船公对着李白深深一揖,低声道:“李将军,小老儿只能送您到此了。前路保重!” 说完,不敢多留,撑篙调转船头,很快便消失在茫茫江雾之中。

  李白最后望了一眼北岸的方向,那里有他牵挂的战友,有沦陷的故土。然后,他毅然转身,目光坚定地投向南方连绵起伏的山峦。

  “我们走。”

  队伍再次开拔,沉默地潜入南岸的山林之中。与北岸相比,南岸的叛军控制相对薄弱,但盘查和巡逻依然存在。李白凭借着超绝的灵觉,总能带领队伍在箭不容发之际避开敌人的哨卡。

  然而,随着他们不断深入,向着蜀道方向靠近,李白清晰地感觉到,那股源自系统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一种无形的压力开始笼罩下来。

  起初是些微的异样。林间的风声,偶尔会夹杂着似有似无的、来自睢阳城头的呐喊与哭泣;夜晚宿营时,篝火的摇曳光影中,会浮现出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等人染血的面容,他们或期待,或质问,或无声地凝视;甚至连梦中,都不断回闪着金陵凤凰台上预见的大唐衰亡景象,以及那最终指向采石矶江中捉月的、荒诞而悲凉的宿命终点……

  这些幻听、幻视、幻梦,并非简单的回忆或臆想,而是带着一种直指道心的侵蚀力量。它们放大着李白内心深处的愧疚(对未能守住睢阳)、对未来的担忧、对自身命运的恐惧,以及……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巨大疲惫感。

  “你所做的一切,终究是徒劳……”

  “大唐气数已尽,何必逆天而行?”

  “放下吧,归隐山林,求仙问道,方得逍遥……”

  “你改变不了任何人的结局,包括你自己……”

  种种杂念,如同滋生在心田的毒草,悄无声息地蔓延,试图动摇他西行的意志。

  有几次,在带领队伍穿越险峻峡谷时,李白甚至会因为一瞬间的心神恍惚,差点踏错步伐。若非“太虚剑心”时刻保持着一丝清明,后果不堪设想。

  “将军,您最近……是否太过劳累了?” 队正再次担忧地询问。他虽看不到那些幻象,却能感觉到李白身上那股时而出现的、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凝重与疏离感。

  “……无碍,前路艰险,需时刻警惕而已。” 李白压下心头翻涌的负面情绪,勉强笑了笑。他知道,这“心劫”已然开始。它无形无质,却比任何明刀明枪都更可怕。

  他更加频繁地运转「太虚剑心」,如同擦拭明镜,努力保持灵台的澄澈。他也开始有意识地引导“青莲营”士卒,在行军间隙,共同演练那简化版的“青莲初绽”,以众人凝聚的纯粹战意,来对抗那无孔不入的负面侵蚀。

  队伍在沉默与压抑中,不断向西南方向跋涉。脚下的路越来越崎岖,山势越来越险峻。远处,那如同天地屏障般的秦岭、巴山轮廓,已然在望。

  而李白能感觉到,那汇聚于蜀道,尤其是剑门关方向的“心劫”之力,也愈发浓郁、凝实。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前方等待着他自投罗网。

  系统最终的提示音犹在耳畔回响:

  【通过,则海阔天空;失败,则前功尽弃……】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即将到来。

  不在战场,而在方寸灵台之间。

  这蜀道,不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他李太白,必须独自跨越的……

  心境天堑!
  http://www.paoshu5.cc/book/45888/3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