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名义:人在军阁谁敢动我孙儿同伟 >第193章 做的好不如写的好,写的好不如说的好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93章 做的好不如写的好,写的好不如说的好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祁同伟推开小会议室厚重的木门,

  一股凝重得近乎凝固的气息瞬间扑面而来,

  像一堵无形的墙,压得人呼吸都微微一滞。

  长条会议桌泛着冷硬的木质光泽,新任政阁纪委常务副书记张铁蛋居中而坐,眉头拧成一道深沟,脸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

  那是刻意营造出的威严,既是给班子成员看,也是为了掩去与祁同伟对视时的一丝熟稔。

  两侧的副书记、常委们坐姿端正,却难掩神情里的严肃。

  有人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沿,有人目光落在面前的空白笔记本上,

  空气里没有一丝多余的声响,只有压抑的沉默在蔓延,仿佛一场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吱呀”的推门声打破了这份沉寂,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祁同伟身上,

  有组织部孙振国带着隐晦支持的审视,有其他常委事不关己的好奇,

  更有秦舞阳毫不掩饰的冰冷敌意,那眼神像淬了毒的刀子,恨不得立刻将他钉在原地。

  张铁蛋的目光与祁同伟短暂交汇,嘴角几不可查地牵起一丝笑意,快得如同错觉,

  随即就被他强行收敛,重新换上那副不怒自威的模样。

  这是祁胜利之前前反复交代过的规矩:

  明面上,张铁蛋、孙振国绝不能表露与祁同伟相识,哪怕是眼神里的半分亲近都不行!

  张铁蛋故意将目光转向身侧的孙振国,递去一个隐晦的眼神,

  那是在示意“该你出场了”。

  孙振国混迹官场多年,早已练就“察言观色”的本事,瞬间心领神会,

  立刻站起身,对着班子成员们“装模作样”地介绍:

  “各位领导,这位就是第六纪检室七处的负责人——祁同伟。”

  他特意把“负责人”三个字咬得极重,尾音拖长,像是在刻意强调祁同伟的职务尚未被罢免,依旧是七处名正言顺的当家人。

  这举动像一根针,精准刺中了对面的秦舞阳,

  他脸色瞬间一沉,嘴角撇出明显的不满,指尖

  手指猛地攥紧了钢笔,笔帽与笔身碰撞,发出一声细微的脆响。

  秦舞阳此刻心里正憋着一团熊熊怒火,只觉得今天简直是他的“倒霉日”。

  早上天不亮他就去组织部施压,本想靠一张人事任免审批表,

  顺顺利利把祁同伟的七处负责人职务撸掉,

  却被孙振国用“审批表保管纰漏”“手续不全”等借口硬生生拖到下午;

  下午更离谱,半道上凭空杀出个张铁蛋,直接空降成常务副书记,

  还偏偏听了孙振国的撺掇,要把“祁同伟人事调整”和“宏远公司案子”拿到班子会议上讨论——这简直不合常理,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他想不通:免掉一个区区正处级负责人,什么时候需要劳烦班子会议研究了?

  政阁纪委的班子会议,历来只讨论厅局级以上的人事任免,

  像祁同伟这种级别,撑死了走组织部内部流程,由他和孙振国签字就能敲定。

  可这些还不是最让他郁闷的,他秦舞阳觊觎常务副书记的位置整整三年,

  眼看着前任要退休,自己熬到了最前面,却被张铁蛋横插一脚,这一下,短期内彻底没戏了。

  滔天的怒火在胸腔里翻涌、碰撞,几乎要冲破理智的堤坝。

  可秦舞阳知道,他不能对着张铁蛋发作,也不能找孙振国的麻烦,只能把所有怨气都撒在祁同伟身上,谁让这小子没背景?

  在官场,千错万错,没背景就是最大的错。

  抓着祁同伟“刑讯逼供”“冒进办案”的“错处”往死里打,既能出心头这口恶气,又能趁机扫清自己上位路上的障碍,何乐而不为?

  “既然当事人来了,就让他说说宏远公司案子的事吧。”

  张铁蛋再次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而且依旧是对着孙振国说,

  刻意维持着与祁同伟表面上的疏离,不给任何人抓把柄的机会。

  孙振国先是对着张铁蛋微微躬身,露出谦逊的笑容,

  随即转向祁同伟,语气里藏着不易察觉的玄机:

  “同伟同志,你坐下说吧。把宏远公司案子的有关情况,给张书记和各位领导详细汇报一下。

  记住,汇报要实事求是,不能胡编乱造,也不要有任何压力,好不好?”

  祁同伟心里又好笑又感动,

  “胡编乱造”四个字,很显然是说给秦舞阳听的;

  而“不要有任何压力”,才是说给他祁同伟的定心丸,那语气里的暗示再明显不过:

  有张铁蛋和我孙振国在,你尽管放心说。

  这孙振国,果然是官场老油条,说话滴水不漏,每一个字都藏着算计。

  他拉过桌旁的椅子坐下,腰背挺得笔直,像棵挺拔的青松,

  既显纪检干部的端正,又藏着军人的风骨。

  他清了清嗓子,用平稳却稍显急促的语速开口,

  平稳是为了保持汇报的庄重,急促则透着对案件的熟稔,以及年轻人的朝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尊敬的张书记,各位领导!我现在汇报宏远公司案件的办理经过……”

  接下来,他用最精准、最简洁的语言,

  将整个办案过程复盘得清清楚楚:

  三天内如何从宏远公司的一笔异常转账锁定线索,如何连夜奔赴银行调取流水、找到案件突破口;

  如何组织七处同事分成三组,同步核查账目、约谈证人,在七十二小时内搜集到二十多名涉案政企干部的罪证;

  第四天又如何抓住张宏远“担心家人受牵连”的心理弱点,通过政策攻心突破他的口供,补上证据链的最后一环。

  整个口述连贯流畅,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连每笔涉案金额的精确数字、每个涉案人员的职务姓名都分毫不差,

  那份专业水准,让负责记录的文员都忍不住停下笔,抬头看了他两眼。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班子领导们原本平淡的眼神渐渐亮,

  大家都觉得这年轻人不简单,不仅敢干,短短四天办下这么大的案子,

  还会说,把如此复杂的办案流程说得条理清晰,连案子里鸡角旮旯的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份记忆力和表达力,着实难得!

  张铁蛋和孙振国更是暗暗点头:

  抛开祁家太子的身份,单凭这手汇报水平,祁同伟也能在官场站稳脚跟。

  毕竟体制内的铁律就是如此:做得好不如写得好,写得好不如说得好。

  能把事情说清楚、说到位,让领导听懂、认可,本身就是一种硬实力,比闷头干活却讲不明白要管用得多。

  祁同伟话音刚落,张铁蛋就顺势颔首,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祁同伟是吧?你汇报得很不错,看得出来,你和你的七处在这个案子上,花了真功夫、下了大力气!很好!”

  这短短几句话,直接给宏远公司案子定了性,

  是“下了功夫”的好案子,而非秦舞阳一直嚷嚷的“激进办案”“草菅人命”。

  这评价正面得不能再正面,甚至带着几分鼓励,等于在班子成员面前,给祁同伟撑了腰。

  秦舞阳当场就急了,额角的青筋都跳了起来。

  他再也顾不得“等主要领导说完再插话”的官场规矩,猛地从椅子上直起身,声音带着急切的尖锐:

  “张书记,我觉得不妥!关于宏远公司案子的定性,不能只听祁同伟的一面之词吧?”
  http://www.paoshu5.cc/book/45892/1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