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祁长胜军校毕业直接分配副团级岗位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一仙,一鬼,任平生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快穿之疯批大佬别浪了
综影视之炮灰抱男神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春来秋去,燕去雁归,时光在不经意间间悄然飞逝。转眼,一年半的时间就过去了。
1974 年 10 月,祁长胜提前一年完成了在燕京国防大学的学业。
这份提前毕业的成绩从不是侥幸,
在校期间,他不仅扎扎实实地系统掌握了战略战术、情报分析等专业课程,
更像海绵吸水般将安哥拉战场的实战经验与课堂理论深度融合。
沙盘推演时总能精准预判敌方动向,
野外拉练中作为班长带着同班学员在暴雨夜完成二十公里渗透演练,
多次在模拟对抗、实战化考核中拔得头筹。
而此前在安哥拉革命战争中的出色表现,早已为他铺就了扎实根基,
当时作为大夏派往当地反抗组织“安解阵”的军事顾问,
祁长胜实际上却担负起了一名大兵团指挥官外加一名特种兵的职责,
他在敌后侦察时能顶着炮火绘制精确布防图,
渗透破袭中用冷兵器端掉敌弹药库,
特别是在其安哥拉军事顾问生涯的最后一战中,
他的“七步绝杀”计划,完全贯彻运用了大夏军队运动战的精髓,
用一万装备落后军事素养较差的安解阵和安人运联军,
在不断的穿插、佯攻、虚实结合的进攻作战中,
成功的调动起整整三万的葡套牙殖民军和安盟伪军,
让其在疲于奔命中不断地遭受切割包围,
最后陷入祁长胜早已布置好的死亡陷阱遭致全歼的命运。
一战奠定了安哥拉反抗殖民的革命战争的胜利基础!
冷静判断与果断执行力,以及促成一国革命成功的功勋,让他荣立一等功一次。
凭借这一系列实打实的战绩和成绩,他获评当年全军所有军校中唯一的模范毕业生,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足以说明他在同辈军人中的拔尖地位。
受此殊荣,祁长胜在毕业前夕得到了军阁叶帅的亲自接见。
接见当日,燕京西山的军阁会客厅里暖意融融,
秋日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斜斜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墙角的绿萝舒展着叶片,书架上整齐排列的军事典籍泛着岁月的光泽。
叶帅坐在藤椅上,手里端着搪瓷缸,目光先落在祁长胜笔挺的军装上,
又缓缓移到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打量了片刻,
手指轻轻叩着扶手,节奏沉稳,随即笑着开口:
“长胜啊,在国防大学的成绩单我看过了,模拟推演次次第一,
安哥拉的一等功勋章更是实打实,不错。”
祁长胜立正站着,军靴后跟轻轻一碰,朗声回:“报告叶帅,都是部队培养,学校教导。”
叶帅摆了摆手,笑意更深了:“不用谦虚。
我跟你父亲祁胜利是老战友(这里叶帅自谦了,实际上叶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已经名扬军中,而祁那个时候只是基层的一名普通士兵/军官),
当年他在战场上敢打敢拼,我就知道他的娃错不了。”
说到这儿,他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里带着期许:
“果然是虎父无犬子,怕是你今后的功勋和成就,不会在你父亲之下。”
话里藏着对老战友祁胜利的认可,更裹着对后辈人才的殷殷期许,
像秋日的阳光一样,暖得扎实。
面对这样的评价,祁长胜脸上没有丝毫骄矜之色,
军帽下的额角渗出细汗却浑然不觉,只是自信地挺了挺胸脯,
军姿愈发规范笔直,领口的红领章在阳光下亮得鲜明。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如钟:
“叶帅过奖了。
我父亲是我的榜样,但只要祖国给我足够的作战任务,
给我上前线的机会,我有自信可以比肩自己的父亲!”
这句话里没有半分年轻人的狂傲,每个字都透着对自身能力的笃定,
更藏着对投身军旅、建功立业的炽热渴望,
就像他父亲祁胜利当年在战场上那样,用一场场实绩说话,用一次次胜利证明。
叶帅听着,“嚯”地笑出了声,从藤椅上站起身,踱到祁长胜面前。
他比祁长胜矮些,却微微扬起头看着这个年轻人,眼里的笑意漫了出来,
伸手在他肩上拍了拍,力道不轻不重:
“好小子,有这股劲就对了!
军人就得有这股不服输的气性。”
他收回手,背在身后,语气沉了几分,带着长辈的语重心长:
“年轻人好好干,我们这帮老家伙都很看好你和你爸爸。
现在国家搞建设,军队要现代化,正缺你这样能文能武的硬骨头。”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的远山:
“战场需要敢拼的勇士,更需要懂谋略的将才,
你既有实战经验,又有理论功底,
正是军队急需的新鲜血液,可不能辜负这份期待。”
祁长胜用力点头,军帽下的眼神更亮了:
“请叶帅放心,我一定牢记嘱托,在岗位上好好干!”
叶帅满意地颔首,转身回到书桌前:
“这就对了。共和国需要更多你们这样的栋梁柱石,撑起这片江山。”
接见结束时,叶帅没让秘书代笔,
亲自走到书桌前,拿起那支用了多年的老旧钢笔。
笔尖在宣纸上顿了顿,他凝神思索片刻,随即提笔疾书,
墨色在纸上晕开,一笔一划都透着郑重。
写完后,他仔细看了一遍,又在末尾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才把纸条晾干,递给身边的秘书:
“马上送军阁军事情报局,让他们研究落实。”
纸条上的字迹刚劲有力:
“祁长胜乃军中极优秀的人才,需打破常规委以重任,建议军阁军事情报局商军阁总政治部等相关部门酌情研究。”
阳光落在纸条上,“打破常规”四个字格外醒目。
在论资排辈尚普遍的和平年代,
这短短八个字背后,是老一辈革命者对人才破格提拔的魄力,
更藏着对祁长胜沉甸甸的认可与期许。
三天后,祁长胜的正式分配任命文件如期送达燕京国防大学。
文件明确任命他为军情局副团级特战参谋。
了解军情局编制的人都清楚,这个岗位从来不一般:
军情局的正式在编特战队员,最低级别即为正连级,且统一挂“特战参谋”职务。
全军唯有这里设有这样特殊的职务,
设计本身就寄托着军阁的深层考量 —— 既要能扛枪冲锋,在敌后侦察中如利刃出鞘;
又要能伏案推演,高速运算敌我态势,在战略谋划时如棋手布局。
这是对 “能战” 与 “善谋” 的双重要求,是部队对新一代复合型军事人才的迫切呼唤。
祁长胜的任命,正是这一理念的鲜活体现。
从国防大学的模范毕业生到军情局的副团级特战参谋,
这一步跨越的不只是职级的提升,更是责任与使命的升级。
祁长胜深知,一般的军校生毕业,都只能分配副连级职务,
即使是硕士、博士毕业的高材生,也只能分配正连级、副营级。
而他却一步跨越到了副团级,可谓是军史上很罕见了。
这更加坚定了祁长胜今后立足岗位,
用实打实的行动和更大的贡献,
践行一名军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庄重承诺的决心,
就像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用热血铸就忠诚的前辈们一样!
http://www.paoshu5.cc/book/45892/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