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欲斩包青天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群臣随着仁宗回到金殿,因为校场混乱,赵王正是有火没处发。

  黄集一向最懂仁宗的心思,直接带着三个儿子,一同上殿奏本,借机陷害包丞相。昏王听了老贼的话,怒气上撞,终于一拍龙案,将桌案拍的山响,又想起往日被规劝限制的种种行为,直接给包拯定了三条大罪!

  包拯一撩衣摆,直接跪倒在金殿之上,问赵王:“臣不知身犯那三条大罪?”

  赵王已经怒火上头,直接喝道:“你私通犯官之后,按律该斩身为主考官,却丢失了帅印;刘云凤直接杀死太师之孙,寡人的内侄,伤害皇亲还带罪逃遁,你是她的保人,难道你还不知罪吗?”

  一旁拱火得到黄老贼,一见官家当真要斩包公,乐不可支。满朝忠臣良将,被愤怒的官家阻拦,也是敢怒不敢言。

  没等包拯再开口,昏君直接传旨:“将包拯推出午门斩首!”

  两名御前校尉,踟蹰许久,碍于皇命,只能含泪为包拯摘掉乌纱帽,脱下蟒龙袍,上了绑绳。

  校尉将包拯押走之后,金銮殿上一片寂静,除了黄家人脸上是压不住的笑意,其余大臣,你看我,我看你,心中很是不平。

  这时寇准走下品级台,跪倒在金銮殿上,要为包公保本。

  这寇老西儿是三朝老臣,年纪一把,还有檀渊之盟的功绩在身,一样的不好对付,黄集心中着急,只想快点把包拯先斩杀才好。

  仁宗惯常会给“老臣”优待,只能坐在龙椅之上,听寇准保本。

  寇准直接说起包拯无罪的道理:“万岁,刘云凤带印逃走,全怪黄太师父子不守信义,明明是立下生死军令状,却要打杀胜利者,这才逼得他不得不如此行事。”

  有点颜控的仁宗,想起那员厉害的小将,心中略有偏向。

  寇准接着奏道:“包拯乃是我大赵的擎天白玉柱,若是斩杀了他,必然失掉民心,万岁且要三思呀!”

  赵王对包拯在民间的名声,也是知晓的清楚,也幸好包拯是个忠义的文臣,盛名之下,赵王觉得寇老西说得却有道理,更是犹豫起来。

  黄集就知道,寇老西是个坏事的家伙,看出官家在动摇,他急忙跪下接着奏道:“陛下容禀,我儿清楚的看见,那就走刘云凤的就是犯官之后,贺兰容。由此可断定他们就是一伙。”

  为表急切,黄老贼膝行两步,大喊道:“帅印必定落入了贺兰家之手,包拯若不为刘云凤作保,帅印岂能轻易丢失?若非他出门,谁人敢伤我孙儿?桩桩件件,罪魁祸首都是包拯!”

  贺兰家,也只昏君的心头刺,听了黄太师的谗言,他把心一横:“斩!”

  昏君一个“斩”字,把寇准气得浑身发抖。刚要再做辩白,仁宗直接一拂衣袖,道:“寇卿,不必再多言,若在动本,和包拯一律同罪处斩!”

  寇准无奈,只能直接下了金殿,打马奔向午门。

  见无人再敢保本,昏君接着传旨道:“黄太师听令,由你负责监斩,午时过后,将包拯人头拿来交旨便好。”

  手捧明晃晃圣旨,黄集得意洋洋地走下金殿。

  满朝文臣武将见状,不再犹豫,一齐跪倒在金銮殿上。

  赵王一见,顿觉头疼,又是所谓的群臣反对。他怒火再起,直接抽出了天子剑,顺势一劈,桌案一角应声掉落,不待众卿诧异询问,仁宗直接说道:“众卿,也要如同此案,掉了脑袋不成?”

  接着他又举起龙泉,抽出御笔一支:“你们且看,那个再敢为包拯讲情。”昏君手起剑落,将御笔斩成两段,接着道:“便如同此笔!”

  众臣彻底无声。

  为了再见包拯最后一面,文武众臣含悲忍愤走下金殿,纷纷到午门与包公诀别。

  黄集一见他的冤家对头们都来到午门,又恨又怯,也不敢阻挡,只好闭目躺在太师椅上。

  众臣走到包拯面前,见他眉头紧锁,双眸微阖。人人含泪吞声,又是耿耿忠臣,又是被判斩杀。忠良蒙难,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卢天官轻声将包公唤醒,包拯一见众文武忠臣都来到眼前,知晓官家定然下定决心,顿觉百感交集,热泪横流。

  众臣诉说了金殿保本,仁宗却剑断御笔,不准奏本的经过。各个悲愤难平。

  这时,平南王周镇宁和汝阳王柴黑虎觉得有些别扭,两人悄悄对话:“你可见到寇老西了?”“寇老西不是最先出来的吗?”

  其余人也觉得奇怪,要说包拯的忘年交,寇准绝对是关系最好之一。这人没有出现,简直稀奇。

  这时有个吏部双天官府上的亲信前来报信,众人才知晓。

  原来寇老西一离开金銮殿,就直接去搬救兵,他想到此事只有请来八千岁,才能救下包丞相。

  众人一听,顿觉有了指望。

  那亲信接着传话:“我家天官说了,恳请各位在此保护法场,不要让他们放出第三声追魂炮,最近八王千岁正在南庆宫,定能救下包拯。”

  此时寇准已经催马过了御街,他不顾年迈体弱,虽然在马上三摇两晃,还是快速驾马前行。

  御街两旁已经站满了人,百姓最是知道谁才是爱护他们的好官,听说要斩他们心中的包青天,各个悬心吊胆,又无计可施,只能在宫墙之外等候消息。

  有那知道寇天官的人,看出老天官急行,觉得可能事有转机,迅速组织人群让开了道路。

  寇准匆匆忙忙地走进南庆宫,拜见了八贤王,将事情的经过,前前后后的讲了一遍。

  贤王八千岁怒火中烧,不顾病体未愈,直接取出供奉的瓦面金锏,气冲冲的走出宫门。

  八王爷上了龙车辇。寇天官上马紧紧跟随。还有侍卫前行开道。穿街过巷,众百姓知道这是八千岁要去救包青天,纷纷奔走相告,人人脸上带出了些微笑容。

  就连混在人群中的贺兰容姐弟六人,也终于略微心安了一些,觉得包相爷有救了。
  http://www.paoshu5.cc/book/45915/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