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魏征:这位僚友不简单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出自两晋时期皇甫谧所着的一篇散文,文章说的是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到一个除草的老丈,询问对方看见我的老师吗,除草丈人便回答了这句经典流传的名句。

  李守素冷笑道:“你是除草的?”

  李谟淡淡道:“我这不是正在除吗?”

  “哈哈哈哈哈......”

  武将们听出李谟的弦外之音,纷纷捧腹大笑。

  一方面,是支持李谟这个武将之子,另一方面,是真被他给逗乐了。

  魏征见状,又一次坐了回去。

  李世民此时也是一乐,还挺能说。

  李守素听着殿内响起的讥笑声音,顿感丢了脸面,脸色涨红,神色狰狞,瞪着李谟道:“你还未回答老夫的问题,你有何根基!”

  李谟沉吟道:“既然李郎中这么想知道,那我就告诉你。”

  “李郎中的根基在族谱,在故纸堆里,而我李谟的根基,在这长安城的街道上,在关中百姓的田垄间,在边关将士的刀锋上!”

  说着,李谟对李世民行了一礼,又看了一眼文武百官,说道:

  “陛下!诸公!我李谟以为,真正的贵族,不该以血脉传承,而当以功业、见识与对天下的担当来论!”

  “若论血脉,陛下出身关陇,非千年世家,难道陛下就无资格御宇这天下了吗?”

  “我大唐的气象,应是‘英雄不问出处’!若只论门第,则寒门永无出路,英才埋没乡野,这难道就是诸位想要的大唐盛世?”

  “彩!”

  坐在最上方的两名紫袍中年男人,满脸笑意看着李谟,举起双手,用笏板拍打手掌,示以赞赏。

  武将们也纷纷举起笏板,拍着手掌,为他摇旗呐喊助威。

  “说得好!”

  “说的太对了!”

  文官当中,则是一片死寂,有人脸色铁青,有人一声不吭。

  一方面,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是望族出身,李谟这句话,无疑是把他们望族贬的一文不值。

  另一方面,长孙无忌正满眼杀气腾腾扫视着他们,谁敢在这时候给李谟说一句好话,那就是与他长孙无忌过不去。

  身为吏部尚书,不用等到第二天,就能一纸调令,让对方从长安消失。

  李守素脸色铁青,一时间,下不来台。

  就在此时,一名身穿红袍的中年男人站起身,冷声道:

  “可笑!”

  众人看向他,是国子监司业杨师道。

  李谟望向对方,拱手问道:“不知阁下是?”

  红袍中年男人手持笏板冷声道:

  “本官国子监司业,杨师道!”

  国子监二把手......李谟微微颔首示意。

  国子监一把手,也就是校长,官职是祭酒。

  二把手司业,也就是副校长。

  李守素看到杨师道站出来,暗暗松了口气,顺势坐了下来。

  李谟问道:“不知杨司业有何指教?”

  杨师道语气冷冰冰道:

  “李谟!任你巧舌如簧,也难掩你心术不正!”

  “你言语之间,毫无对圣贤、对尊长的敬畏之心!”

  “圣人云:‘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观你言行张扬,必是佞臣之相!”

  这就开始人身攻击了......李世民眉头一皱,对付这种人,还得是魏征才行。

  他给魏征使了一个眼色。

  魏征再次扶着木地板,就要站起身。

  李谟声音忽然响起:

  “好一个‘讷于言而敏于行’!”

  “请问杨司业,若见火起,见火起的人,是应该高呼‘走水’以求众人扑救,还是应遵从‘讷言’,闭口不言,任其大火焚烧?”

  魏征见状,再一次坐了回去。

  杨师道冷哼道:“你这是诡辩!”

  李谟淡淡道:“非是诡辩,而是明理!”

  “谏议大夫之德行,也是君子之德行,在于成事,在于利民,而非拘泥于言行之表象!”

  “面对积弊,谏议大夫的沉默,就是纵容。”

  “面对不公,‘讷言’就是帮凶!”

  “陛下求言若渴,望群臣如魏公,直言敢谏。”

  李谟声音铿锵有力道:“我李谟今日之所为,正是遵奉圣意,行‘大敏于言,以成大敏于行’之事!”

  说着,他盯视着杨师道,反击道:

  “若按杨司业的标准做事,则魏公不也成了佞臣?陛下慧眼识人,所以起用魏公,谁敢说魏公是佞臣?你看陛下答不答应?”

  杨师道脸色一沉。

  说得好啊......文武百官惊讶望着他。

  李谟的一句话,不仅夸了魏征,夸了陛下,连带着夸他自己这个谏议大夫!

  李谟见他不说话,给出结论道:

  “由此可见,杨司业以此迂腐之见,阻塞言路,辜负圣恩,才是真正的心术不正。”

  “彩!”

  程咬金、尉迟敬德见同为武官的李积,竟有如此能说会道的儿子,给武将一派长了个大脸,纷纷扬起笏板,拍打着手掌,大声高呼。

  杨师道冷哼道:“陛下慧眼识人,看出魏公学识渊博,所以授他谏议大夫。”

  “你区区小儿,有什么才干?”

  李世民和文武百官纷纷望向李谟。

  李谟淡淡道:“说难的,我怕你听不懂,那我说简单点的。”

  杨师道冷笑了一声,“谏议大夫之言,在利国利民,你之所言,若是不在利国利民之上,你便不配为谏议大夫!”

  李世民见状,暗暗摇头。

  这小子还是太嫩,利国利民背后,必然是针砭时弊,这就意味着李谟接下来的话,将会得罪在场不少人。

  同时,利国利民四个字可不是说说而已,还得拿出解决办法。

  前者就已经很难了,后者比前者还要困难。

  他投给魏征一个眼神,该你上场了。

  魏征感觉胳膊发酸,感觉自己在做俯卧撑,看到李世民投来的目光,心领神会,也清楚李谟被难住了,便要站起身。

  就在此时,李谟的声音响起:

  “简单,不代表不利国利民。”

  说完,他对着李世民拱了拱手,“请陛下让臣写几个字。”

  魏征见状,扯了扯嘴角,再次坐了回去。

  李世民吃了一惊,真的假的,将信将疑转头看向季亭英,说道:

  “亭英,拿笔墨纸砚过来。”

  “奴婢遵旨。”

  季亭英领旨走出太极殿,很快端着一个案几,放在李谟面前。

  案几上,放着笔墨纸砚。

  李谟对着季亭英拱了拱手,随即正襟危坐下来,提起笔,挥毫飞白体,很快在纸上写下十个大字,起身将纸张高高举起,转了一圈道:

  “诸公请看!”
  http://www.paoshu5.cc/book/45919/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