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暗藏强援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那就好!”王重阳神色略松,轻叹道:“实不相瞒,我来武当之前,还担心道兄的态度。现在听你这么说,我便放心了。”

  张三丰自然明白他指的是自己曾入少林的经历。

  “道兄不必多虑,贫道虽曾与少林有过渊源,但少林归少林。若涉及佛道之争,我心中自有分寸。”说到此处,张三丰不由感慨。

  他曾确实在少林待过。

  只是那段日子并不顺利。

  更何况师父觉远的死……

  他摇了摇头,转而提起另一件事。

  “净心禅院的‘天僧’,慈航静斋的‘地尼’……这两位隐退江湖已逾百年,没想到这次为少林之事再次现身,不知背后有什么缘由?”

  “道兄知道内情吗?”

  王重阳沉吟片刻,回答道:

  “天僧与地尼重现,其实与佛门另外一人有关。”

  说到这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张三丰一眼。

  “听闻道兄早年在少林曾见过《九阳真经》的部分残篇,因此创出《武当九阳功》,而令师也曾亲眼见过完整的……”

  “不知道兄可知道,《九阳真经》到底是谁写的?”

  张三丰闻言微微一愣。

  虽不明其意,仍沉思后答道:

  “先师生前曾偶然提起,说这部经是达摩祖师亲手所书。只是那时他神智已不清,这话真假难辨。”

  “后来贫道从少林一位高手那里得知,《九阳真经》并非达摩所写,而是少林前代一位高人所创。”

  他若有所思,反问:

  “不过道兄为何突然提起此事?”

  “莫非天僧、地尼重现江湖,与此经的作者有关?”

  王重阳感慨道:“道兄果然见识不凡,正是如此。天僧与地尼的出现,皆因这位高人而起。”

  “哦?不知那位创出《九阳神功》的前辈究竟是谁?”张三丰眼中流露出探究之色。

  “说来也是机缘。这位创出《九阳真经》的前辈,与贫道关系颇深。”

  “大约百年前,贫道离开道门前往终喃山修行之前。”王重阳手持拂尘,目光深远。

  “我的师叔为了助我修行,在临行前将自己一生心血所着的《九阴真经》赠予了我。”

  “原来尊师叔就是《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张三丰露出惊讶之色。

  至于王重阳看似中年,却说起百年前的事,张三丰并不觉得奇怪。这正是《先天功》的玄妙之处。

  《先天功》乃道门正统内功,讲究中正平和,顺应自然。修习者前期进展缓慢,这也解释了为何王重阳到了百岁才达到无上大宗师境界。

  然而此功另有奥秘——修炼越久,后期进步越快。王重阳虽然刚刚踏入无上大宗师之境,但凭借百年修为,他的武学造诣已远超旁人。

  相比之下,《先天功》延年益寿的效果反而显得微不足道。正因为如此,王重阳虽已过百岁,却仍保持着中年容貌。

  如今看来,他仍是黑发浓密,毫无衰老之态,仿佛四十多岁的人。

  同一时间,

  王重阳说道:“确实是的,贫道的师叔正是《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

  “当年黄裳师叔先学儒,后入道,遍览道藏,耗尽心血才写出此经。”

  “真是天资卓绝之人。”

  “当年我带着《九阴真经》前往终喃山的路上,遇到一位嗜酒如命的僧人。”

  “此人真实姓名至今无人知晓。”

  “但他自称‘斗酒僧’!”王重阳望向张三丰。

  “斗酒僧?”张三丰感到十分惊奇。

  “正是!”

  王重阳继续说道:“那时我初入江湖,年轻气盛,别说与道门之外的人交往,连佛门**都未曾接触过。”

  “何况遇上这样不守戒律的僧人,自然觉得新奇有趣。”

  “和他多说了几句,一起走了一段路。”

  “途中得知他曾做过儒生、道士,后来又做了和尚,越发觉得此人经历非凡。”

  “再加上他性格豪放,气度不凡。”

  “一番交谈后,他在武学上的看法让贫道受益良多。”

  “后来,他邀请我喝酒。”

  “如果是普通人也就罢了,但他是佛门中人,贫道不愿示弱,加上年轻气盛,最终输在了酒量上。”

  “他听说我要去终喃山开宗立派,便想看看我凭什么立教,于是提出借阅我写的经书。”

  “贫道虽有着作,但当时《先天功》还在草创阶段,有很多不足。为了面子,也不愿被他看轻……”

  张三丰看到王重阳说到此处,神色复杂。

  便沉思道:“所以道兄就把黄裳师叔的《九阴真经》借给他看了?”

  “正是。”王重阳点头。

  “其实当时虽然觉得不太妥当,但也没太在意。”

  “没想到此人天赋极高,只看了一眼《九阴真经》,就立刻明白了其中奥妙。还评价说《九阴真经》侧重以柔克刚、以阴胜阳,远不如阴阳结合、相辅相成的好。”

  “后来……贫道才知道,他离开我之后,竟然投奔了少林。”王重阳目光再次看向张三丰:“在少林藏经阁里,他研读了许多佛经,修习佛法多年。”

  “他以之前看过的《九阴真经》为基础,结合自己多年的武道感悟,最终编成了《九阳真经》。”

  “他还自视甚高,认为自己的《九阳真经》比贫道师叔的《九阴真经》更得阴阳调和、刚柔并济的正道,这让贫道非常恼火!”

  “如今少林的事情,牵动整个佛门。”

  “背后正是这个人从中操办……”

  张三丰听后,感慨不已。

  “这么说来,这个人武功修为真是深不可测!”

  “确实如此……但既然佛门已经出手,贫道正好借此机会,与他一较高下。”

  “看他凭什么是自信,《九阳真经》真的更好。”王重阳神情严肃。

  他虽说得轻松,

  张三丰却明白。

  所谓“一较高下”,

  绝不是言语之争,

  而是以内功较量见真章。

  “天僧、地尼,再加上这次少林事件中出现的两位无上大宗师,再算上道兄提到的斗酒神僧……”

  “仅无上大宗师就有五位之多,佛门的力量,果然不容小觑!”张三丰沉思感叹。

  “恐怕还不止。”王重阳说道。

  “这次出手的佛寺中,还多了一个弥隐寺。”

  “弥隐寺?!”张三丰惊讶。

  “没错!”

  得到肯定回答后,

  张三丰神色更加凝重:“弥隐寺的其他高手暂且不提,但贫道早年曾听闻,寺中有一位无悲和尚。”

  “此人因修炼弥隐寺的镇派绝学《因果转业诀》而走火入魔……”

  “谁知他不但没死,反而破而后立,自创了一门叫《魔佛手》的厉害功夫,从此由佛入魔,被人称作‘魔和尚’。”

  王重阳听了这话。

  微微点头。

  “这次弥隐寺派来的人就是他。”

  听完之后。

  张三丰又问:“那位道兄,和道门那边联系好了吗?”

  “我们道门这次能不能请出高人化解这场劫难?”

  王重阳沉思片刻。

  低声说:“我已经禀报了道门,师叔黄裳已经回信。”

  “他很快就要下山。”

  “他在信中还说,下山后会去幽明峰,请出那里的逍遥派祖师。”

  “至于道门其他前辈……按师叔的意思,是让我不要轻易打扰。”王重阳眉头微皱。

  “逍遥派祖师?”

  张三丰有些惊讶。

  他虽然听说过逍遥派的名字。

  但对这个门派并不了解。

  没想到。

  这逍遥派竟然也是道门一脉。

  张三丰点头道:“有我与道兄,再加上道门另外两位前辈,这样就有四位无上大宗师了。”

  “而且我听说,这次事件的关键人物‘桦山剑主’李悬壶,如今也达到了无上大宗师境界。”

  “这么说来,我们道门共有五位无上大宗师,就算对阵佛门的无上大宗师,人数上也不输。”

  “至于道门其他几位前辈,他们修为深厚,确实不宜轻易惊动。”

  听张三丰这么说。

  王重阳神色如常,但心里仍有些不安。

  因为他知道。

  这次来的不只是佛门。

  佛门还请来了几位强援。

  不过这种助长佛门气势、打击自己士气的话,他是绝不会说出口的。

  更何况,他坚信眼前的这位太极道人所修的太极玄功。有他在,便是天下最强大的防御!就算佛门再多两位无上大宗师又如何?

  “江湖上一代代都有杰出人才出现,听说那位少年英雄还没到二十岁,就达到了无上大宗师的境界。更击败了少林寺被誉为‘两百年武功第一’的玄澄大师,战绩令人佩服!这么年轻,不知他是怎么修炼的?”

  当张三丰提到“桦山剑主”李悬壶时,王重阳眼中露出一丝欣慰。在他看来,这位英才终究出自全真一脉,这也是他不辞辛劳四处奔波的原因。

  “确实是个才华横溢的后辈!”王重阳毫不吝啬地称赞道。

  “有趣的是,佛道两派如此大动干戈,我到现在却还没见过这位正主?”张三丰略带诧异,随即朗声大笑,“既然如此,应该见一见。我也期待看看这位少年宗师的渢采!”

  ……

  大唐境内,帝踏峰慈航大殿中。

  一位老尼盘坐在莲台上,正是慈航静斋的创派祖师地尼。身旁站着的中年女子是当代斋主梵清惠。原本主位该是梵清惠的,此刻因祖师到来而退居次席。

  她自然退到一旁。

  下方另有五名女子站立,如幽兰般静谧。

  其中两人尤为突出,气质清冷绝伦,容貌倾国倾城。

  一位少女身穿淡青长衫,手握长剑,身姿婀娜中透着飘逸出尘之气。她低头望着溪水,神情淡定,双手轻握剑柄,更添几分英气,仿佛无声彰显其超凡的剑术。

  另一位女子身形修长,背脊挺直,步伐轻盈,举止优雅。虽只穿素色衣裙,却自有一股胜过华服的圣洁气质。

  这两人,正是师妃暄与秦梦瑶。

  她们是慈航静斋这一代传人中,武学天赋最高的**。

  尤其是秦梦瑶,在剑道上的领悟甚至超越了梵清惠,可与创派祖师地尼比肩。

  她已修成慈航静斋镇派绝学《慈航剑典》第五重——剑心通明。

  何为剑心通明?

  这是《慈航剑典》的最高境界,达到此境者,心剑合一,细微之处皆能察觉,无需依靠视听便可感知外界万物。当灵觉敏锐时,甚至能以心眼观物,洞悉他人的呼吸、心跳乃至肌肉细微变化。

  此境正对应“以神御剑”的奥义。

  此刻,地尼那充满智慧的目光,落在了秦梦瑶身上。

  “梦瑶,你原本是大明百姓,因缘际会来到大唐,拜入我慈航静斋门下。”

  “你对大明武林可有了解?”

  “可知桦山剑宗的来历?”

  地尼的提问,让梵清惠等四人不约而同望向那身着粗布白衣的秦梦瑶。

  她圣洁脱俗,容貌绝美。

  睫毛低垂,双眸如水,宁静如镜。

  单是这般美貌,便足以令世人倾倒。

  事实也确实如此。

  她不仅是慈航静斋的传人,

  更是位列百晓生江湖绝色榜,

  大明武林十大**之一!

  但此刻秦梦瑶却微微摇头。

  虽然在慈航静斋修行期间,

  她曾多次往返于大明与大唐,

  却对桦山剑宗一无所知。

  更不用说李照这个人。

  因为李照横空出世,

  从崭露头角到声名远扬,

  时间太过短暂。

  “回禀祖师,梦瑶从未在大明听闻过‘桦山剑宗’这一门派,倒是听说过‘桦山派’的名字。”秦梦瑶答道。

  地尼点头:“你不知‘桦山剑宗’也是正常,因为它本就是桦山派。”

  “‘桦山剑宗’就是桦山派?”秦梦瑶略显惊讶。

  随即轻声问道:

  “但我所知,桦山派不过是壹流门派,门中应该没有绝顶高手才对?”

  地尼摇头:

  “若无高手,怎能血洗少林。”

  “近日道门动作频繁……你亲自前往大明,详细查探‘桦山剑宗’,尤其要留意李悬壶此人!”

  地尼说完,

  目光转向师妃暄。

  “妃萱,你陪梦瑶一起去吧。”

  与地尼和梵清惠告别后,师妃暄和秦梦瑶一同走出了慈航大殿。
  http://www.paoshu5.cc/book/45939/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