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雁门风与故园荷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离京那日,赵珩亲自送到宫门口。苏璃换上了一身青色布衣,褪去了宫装的繁复,倒显出几分清丽利落。周砚牵着马,马鞍上捆着简单的行囊,还有那坛没开封的荷花酒。

  “到了雁门关,给朕递封信。”赵珩拍了拍周砚的肩膀,目光转向苏璃时,多了几分温和,“璃丫头,边关苦,若住不惯,随时回来。”

  “谢陛下。”苏璃屈膝行礼,指尖的银戒指在阳光下闪了闪,“臣女会照顾好将军,也请陛下保重龙体。”

  马车缓缓驶出宫门,苏璃掀开窗帘回望,宫墙在晨雾中渐渐模糊,像一幅褪色的画。周砚勒马走在车旁,见她望着宫墙出神,笑道:“舍不得?”

  “有点。”苏璃坦诚道,“毕竟住了这么多年。”

  “以后会慢慢习惯的。”周砚从怀里摸出个小布包,里面是晒干的荷花花瓣,“我让人把莲池边的花瓣收了些,泡茶喝,就当带着故园的味道了。”

  苏璃接过布包,鼻尖忽然有些发酸。她想起刚入宫时,自己只是个扫地宫女,连荷花茶都喝不起,如今却能跟着心爱之人,奔赴远方。这一路的颠沛与成长,竟像一场漫长的梦。

  马车走了半月,才到雁门关。城墙是青灰色的,带着风霜侵蚀的痕迹,城门上的“雁门关”三个字,被岁月磨得有些模糊,却透着一股苍劲的威严。

  守关的士兵见周砚回来,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长问短。当看到苏璃时,都愣了愣,随即识趣地闭了嘴,眼里却藏不住好奇。

  “这是苏璃,以后就是你们的嫂子了。”周砚介绍道,语气里的得意藏都藏不住。

  士兵们轰然应和,纷纷行礼:“见过嫂子!”

  苏璃被这阵仗闹得脸红,周砚笑着护在她身前:“都散了,该干嘛干嘛去!晚上摆酒,给你们嫂子接风!”

  周砚的住处是间简单的院落,院里种着几株沙枣树,墙角堆着些兵器。苏璃推开窗,就能看到关外的戈壁滩,风卷着沙粒掠过城墙,发出呜呜的响,和宫里的风完全不同。

  “简陋了些。”周砚有些不好意思,“等过些日子,我让人给你种些花。”

  “不用。”苏璃摸着窗台上的狼牙项链,“这样很好,比宫里自在。”

  夜里的接风宴设在校场,士兵们烤了全羊,举着马奶酒唱着边关的歌谣。周砚被灌了不少酒,脸颊通红,却始终牵着苏璃的手,生怕她被冷落。

  席间,一个老兵端着酒碗走过来,对着苏璃行了个军礼:“嫂子,将军总说您是他的福星。上次雁门关大捷,他揣着您的回信看了三遍,说您的字比沙盘上的战术图还让人安心。”

  苏璃心里一暖,看向周砚时,他正挠着头傻笑,眼里的光比火把还亮。

  日子在平淡中慢慢铺开。苏璃学着做边关的吃食,用沙枣酿醋,用骆驼刺泡茶;周砚则教她骑马,带她去看日出时的戈壁,说那景色比宫里的莲池壮阔百倍。

  只是偶尔,苏璃还是会想起后宫的人和事。白灵溪来信说,阿禾成了掌管花草的女官,把莲池打理得很好;刘常在查完了所有旧账,被陛下提拔为掌事嬷嬷;柳答应和王御医已被处斩,冷宫彻底空了。

  “在想什么?”周砚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

  “在想,宫里的荷花该谢了。”苏璃靠在他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不知道明年回去,还能不能看到新的花苞。”

  “会的。”周砚收紧手臂,“等我守够了这雁门关,就带你回去,咱们在莲池边盖间小屋,种满荷花,再也不分开。”

  风从关外吹来,带着砂粒和沙枣花的香。苏璃摸着颈间的狼牙项链,忽然觉得,所谓的“登天阶”,从来不是攀向权力的顶峰,而是找到一个能让心安稳停靠的地方。

  无论是宫墙内的步步为营,还是边关的风沙万里,只要身边有对的人,有放不下的牵挂,便是最好的归宿。

  就像此刻,他的怀抱是暖的,边关的风是烈的,而她的心,是满的。这就够了。

  至于后宫的那些恩怨,那些争斗,早已随着远去的马车,成了故园的一抹残影,偶尔想起,却再也惊不起波澜。
  http://www.paoshu5.cc/book/45949/2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