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沧海星图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一仙,一鬼,任平生
快穿之疯批大佬别浪了
综影视之炮灰抱男神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初元十一年的海风格外潮湿,带着咸腥气息卷入未央宫。张沐呈上的航海日志在御案上摊开,墨迹斑驳的记录间藏着一个惊人的消息:“东海外千五百里,有岛民称其地为‘澶州’,林木参天,有土人以渔猎为生。”
阿娇指尖抚过“澶州”二字,眸光微动:“澶州...可是《山海经》中所载的海外仙山之一?”
“臣询问过随船方士,确与古籍记载相符。”张沐又展开一幅海图,上面勾勒出连绵的群岛,“破浪号继续向东,在澶州以北又发现大片陆地,当地土人称之为‘夷洲’。”
刘荣凑近细看,惊叹道:“这海域竟如此辽阔!姑姐,我大汉疆域...”
“陛下的疆域,”阿娇微笑指向海图,“在这里才刚刚开始。先帝在时,曾与太史令研讨古籍,认为《山海经》所载并非全然虚妄。海外有仙山,山上多金玉,此乃天赐我大汉之福。”
她立即下令组建东海船队,命张沐为统帅,探索这些新发现的岛屿。然而朝堂之上,反对之声如潮水涌来。
周太傅须发皆白,痛心疾首:“陛下!长公主!海外蛮荒之地,何必劳民伤财?当年徐福东渡,耗费巨万,终无所获啊!”
“太傅此言差矣。”阿娇命人抬上几个木箱,“这是破浪号带回的物产。”
箱盖开启,满殿哗然。箱中不仅有硕大的珍珠、血红的珊瑚,还有各种从未见过的香料和珍奇木材。
“这些,都是从澶州和夷洲带回的。”阿娇拿起一串龙眼大的珍珠,“太傅说说,这是否算‘无所获’?”
老太傅哑口无言。
在阿娇的坚持下,东海船队很快组建完成。然而就在船队即将启航时,一个意外发生了。
深夜,船厂突然起火,三艘新造的海船毁于一旦。现场发现的纵火痕迹指向一个神秘的标记——三足金乌。
“这是...”张沐检查标记后神色凝重,“倭国的图腾。”
“倭国?”阿娇蹙眉。那个东海岛国,竟敢把手伸到中原?
刘无采查证后回报:“倭国近年来统一了各部落,新任天皇野心勃勃。他们似乎...也盯上了澶州。”
阿娇冷笑:“那就看看,谁的动作更快。”
她立即增调战船,加强船队护卫。同时秘密派出使者,联络夷洲土着,建立据点。
三个月后,船队满载而归。带回来的不仅是珍宝,还有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倭国已经在澶州南部建立据点!
“好个倭国!”刘荣大怒,“竟敢觊觎我大汉疆土!”
阿娇却显得很平静:“陛下不必动怒。既然他们先到了,我们就...换个地方。”
她指向海图上更东方的位置:“破浪号在返航时,发现了一条向东的海流。古籍有云‘东极之国有扶桑’,或许顺着这条海流,能找到日出之地。”
这个大胆的计划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长公主,”周太傅颤声道,“再往东就是无尽汪洋,自古无人能返啊!”
“正因为无人能返,才更要去。”阿娇目光坚定,“太史令曾言,海外别有天地。若能找到新地,可为我大汉开万世基业。”
在阿娇的坚持下,第二支船队开始组建。这次的目标很明确:向东航行,寻找传说中的扶桑。
然而就在船队筹备期间,阿娇在做一件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她要在长安建造一座观星台。
“观星台?”刘荣不解,“姑姐要观星做什么?”
阿娇指向夜空:“陛下可记得,去年彗星袭月,太史令预言边关有战事,后来果然应验?观星可知天文,天文关乎农时,更关乎国运。”
她凭借前世记忆中对星象的观察和理解,结合太史令的学识,开始系统地记录星象变化。当她说出“五星连珠主大吉”时,连最博学的张沐都赞叹不已。
“长公主对星象的见解,竟比太史令还要精深。”张沐由衷佩服。
阿娇微笑:“不过是多读了些宫中所藏典籍,又与太史令请教得多罢了。”
观星台的建造遭到方士们的强烈反对。他们声称观星是窥探天机,会招致天罚。
果然,观星台建到一半时,长安突发地动!虽然震级不大,但足以让百姓恐慌。
“看!这就是天罚!”方士们在街上煽动民众。
阿娇亲自走上街头,站在高处对民众道:“地动乃天地常理,如同月有阴晴圆缺。 昔年孝文皇帝时亦有地动,朝廷赈济及时,百姓得以安居。今日本宫在此立誓,必使受灾百姓各得其所!”
她立即组织太医救治伤者,开放官仓赈济灾民。同时,她下令记录地动的详细情况,要求太史令研究其规律。
百姓们见长公主亲临灾场,疑虑渐消。地动风波过后,观星台顺利建成。
当观星台的第一批观测结果出来时,所有人都被震撼了。通过系统观测,太史令修正了历法中多处谬误,更准确地预测了节气变化。
然而就在天文观测取得突破时,海上传来了坏消息:向东航行的船队遭遇风暴,三艘船沉没,只有一艘侥幸返航。
“是倭国人在搞鬼!”幸存的水手禀报,“他们在航线上散布谣言,说东边有海怪,还故意误导我们的航向。”
阿娇眸光转冷:“既然他们非要作对,那就别怪本宫不客气。”
她立即下令:水师全体出动,清剿倭国在澶州的据点。同时,她召集将作监的工匠,根据海战经验改进了战船设计,船身更加坚固,更适合远航。
海战持续了三个月。最终,汉军大获全胜,倭国势力被彻底赶出澶州。
但阿娇并不满足。她要在澶州建立永久的统治。
“移民,”她对张沐道,“从中原迁徙百姓到澶州,让他们在那里扎根。”
这个决定遭到朝野上下一致反对。澶州太远,移民成本太高。但阿娇力排众议,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方案:
“愿意移民者,授田百亩,免赋税十年。同时,允许与土着通婚。”
这个政策吸引了大批贫苦百姓。很快,第一批移民在军队护送下前往澶州。
与此同时,阿娇开始着手整理航海知识。她设立了海事学院,培养专门人才。
最让人意外的是,她命人根据航海见闻和古籍记载,开始绘制更精确的海图。
当新海图在朝堂上展开时,所有人都惊呆了。海图上不仅有大汉沿海,还有已经探索的夷洲、澶州,以及更多待探索的区域。
“这片海域,”阿娇指着地图,“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而我们,才刚刚开始探索。”
她下令组建更大的船队,要继续向东航行。这次,她要寻找传说中日出之地的扶桑。
张沐主动请缨:“臣愿再率船队东行。”
阿娇看着他被海风刻满沧桑的脸,轻声道:“这次,本宫与你同去。”
“不可!”所有人都反对。
“陛下尚且年幼...”
“陛下已经能够独立处理朝政。”阿娇道,“海外之地关系重大,非亲眼所见不能决断。”
在阿娇的坚持下,远航船队开始筹备。这一次,船队规模空前:十艘大船,载着两千名船员和学者。
启航那日,长安万人空巷。百姓们聚集在灞河边,目送船队远去。
阿娇站在旗舰船头,任海风吹起她的衣袂。张沐立在她身侧,轻声道:
“臣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殿下时的情景。”
阿娇微笑:“那时你还是个文弱书生。”
“现在也是。”张沐看着她,“只是...更懂得这个世界的辽阔了。”
船队顺江而下,驶向无垠的大海。前方是未知的航路,是全新的天地。
阿娇知道,这次远航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而她,将是这个时代的领航者。
未央宫的灯火在身后渐渐远去,而前方的海平线上,一轮红日正喷薄而出。
http://www.paoshu5.cc/book/45971/1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