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引蛇出洞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正月十五,上元节。

  长安城金吾不禁,火树银花。未央宫却依旧沉寂,只有长乐宫檐下挂着的几盏宫灯,在寒风中摇曳出零星暖意。

  窦太后的“病情”进入第三个月,朝中渐起流言。

  “陛下,太后久病不愈,恐非吉兆。”朝会上,中大夫庄青翟出列奏道,“臣请陛下下诏,广招天下名医,为太后诊治。”

  景帝面色疲惫:“太医署已在尽力。”

  “太医署束手,正说明需另请高明。”庄青翟坚持,“臣听闻蜀中有神医淳于意,能起死回生...”

  “庄大夫消息倒是灵通。”馆陶公主突然打断,“本宫记得,淳于意三年前就已仙逝,庄大夫要如何请来?”

  殿中一阵窃窃私语。庄青翟面红耳赤:“这...臣记错了...”

  阿娇冷眼旁观,心中清明:这是在试探太后病情的真假。

  退朝后,景帝单独召见阿娇。

  “你外祖母今日如何?”

  “比昨日好些,进半碗米粥。”阿娇垂眸答道,“只是夜里仍多梦魇,时常惊醒。”

  这是她与窦太后的约定——病情要时好时坏,才能让暗中窥伺者摸不着头脑。

  景帝长叹:“朕欲往甘泉宫祈福,为你外祖母请寿。”

  阿娇心中一动。甘泉宫距长安三百里,往返至少十日。若景帝离宫...

  “陛下孝心感天,外祖母定会康复。”

  出得殿来,馆陶公主已在等候。

  “娇娇,陛下真要离宫?”

  阿娇颔首:“正是我们的机会。”

  “什么机会?”

  “引蛇出洞的机会。”

  三日后,景帝启程前往甘泉宫。离宫前,他特命丞相卫绾、廷尉张欧辅佐太子监国。

  “太子监国?”馆陶公主闻讯大惊,“刘荣才十五岁,如何监国?”

  阿娇却笑了:“母亲还不明白吗?这是陛下在考验太子。”

  也给了某些人可乘之机。

  果然,景帝离宫次日,王夫人便称病免了晨省。而椒房殿的访客,却比平日多了三成。

  “翁主,查清楚了。”张沐深夜到访,肩头落满雪花,“今日出入椒房殿的,除了王信的妻弟,还有赵国使者。”

  阿娇正在煮茶,茶香袅袅:“可听到他们谈什么?”

  “他们很谨慎,只在密室交谈。不过...”张沐压低声音,“沐买通了一个洒扫宫女,听说他们频频提起‘甘泉宫’和‘时机已到’。”

  阿娇执壶的手稳稳斟茶:“看来,有人要动手了。”

  “翁主,我们是否要提醒陛下?”

  “不必。”阿娇将茶盏推至张沐面前,“我们要等的,就是他们动手。”

  正月廿十,甘泉宫传来消息:景帝感染风寒,暂停祈福,在行宫休养。

  同日,太子刘荣连续召见卫绾、张欧等重臣,似在商议要事。

  “他们在逼宫。”馆陶公主神色紧张,“定是栗氏余孽撺掇太子,要趁陛下病中巩固势力!”

  阿娇却摇头:“母亲细想,太子若真要逼宫,会如此大张旗鼓吗?”

  “那这是...”

  “这是有人要陷害太子。”

  当夜,永巷再次发生命案——两个曾指证王信的内侍“自尽”身亡。他们留的“遗书”中,声称受太子指使诬陷王夫人。

  消息传到长乐宫时,窦太后正由阿娇伺候着用药。

  “开始了...”老太后闭目轻笑,“这出戏...总算到高潮了...”

  阿娇为她拭去嘴角药渍:“外祖母神机妙算。”

  “不是哀家...是你...”窦太后握住她的手,“这一局...你布得很好...”

  确实,从散播童谣到拦截王信,从揭露公孙诡到现在的命案,每一步都在阿娇算计之中。她要的,就是让对手以为自己计谋得逞,从而露出破绽。

  正月廿二,太子刘荣被软禁东宫。卫绾、张欧连夜审问相关人等,朝野震动。

  “翁主,王夫人去东宫了。”云袖匆匆来报。

  阿娇正在临帖,笔锋不停:“带了多少人?”

  “只带了两名宫女,但...彘皇子跟着。”

  笔尖一顿,墨迹在宣纸上晕开。阿娇放下笔:“更衣,我们去东宫。”

  东宫外守卫森严,但见是阿娇,都不敢阻拦。

  殿内,王夫人正对刘荣垂泪:“太子这是何苦?陛下只是小恙,何至于此...”

  刘荣面色苍白:“孤不曾做过那些事!”

  “妾身自然相信太子。”王夫人拭泪,“只是人证物证俱在...”

  “那是诬陷!”十五岁的少年激动得浑身发抖,“孤要见父皇!”

  “陛下在甘泉宫养病,岂能打扰?”王夫人叹息,“太子不如暂且认下,等陛下回宫再从长计议...”

  阿娇在殿外听得清楚,心中冷笑——好个以退为进!若刘荣认罪,就再无翻身之日。

  她整了整衣冠,迈步入内:“好热闹。”

  王夫人神色微变:“翁主怎么来了?”

  “听说太子殿下身体不适,特来探望。”阿娇向刘荣行礼,“殿下安好?”

  刘荣像是抓到救命稻草:“阿娇姐姐!孤是冤枉的!”

  阿娇温声道:“殿下稍安勿躁,清者自清。”

  王夫人插话:“翁主说得是。只是如今证据确凿,太子若一味强硬,恐对陛下不孝...”

  “美人此言差矣。”阿娇转身看她,“正因要对陛下尽孝,太子才更不能认下这莫须有的罪名。否则陛下回宫,见爱子蒙冤,该何等心痛?”

  王夫人语塞。

  这时,一直安静站在旁边的刘彻忽然开口:“阿娇姐姐,若太子哥哥真是冤枉的,那诬陷他的人岂不是罪大恶极?”

  四岁的孩子,问得天真无邪。

  阿娇低头看他:“彘弟以为呢?”

  “彘儿以为,该把诬陷之人都抓起来!”刘彻握紧小拳头,“尤其是那个写遗书的内侍,该好好查查他的家人!”

  王夫人脸色骤变:“彘儿!休得胡言!”

  阿娇却笑了:“彘弟聪慧。正巧,我昨日已请廷尉府查过了——那两个‘自尽’的内侍,家人早在半月前就离开长安了。”

  殿内顿时寂静。

  刘彻仰着小脸:“姐姐好厉害,怎么想到要查他们的家人?”

  “因为他们死得太巧。”阿娇目光扫过王夫人苍白的脸,“巧得像是被人灭口。”

  正月廿三,案情急转直下。廷尉府找到那两个内侍的家人——他们被藏在赵国使者的别苑中,正准备送往赵国。

  与此同时,梁王八百里加急送来密信:赵王正在边境集结兵力,似有所图。

  消息传回时,阿娇正在与窦太后对弈。

  “将军。”阿娇落下一子,“外祖母,您输了。”

  窦太后轻笑:“输得好...这一局...我们赢了。”

  确实赢了。赵国的介入,让一切都明朗起来。

  王夫人被禁足椒房殿,赵国使者被驱逐出境。而太子刘荣,虽然洗清嫌疑,却因“识人不明”被景帝申饬。

  正月廿五,景帝銮驾回宫。第一件事就是到长乐宫请安。

  “母亲病情可有好转?”他关切地问。

  窦太后在阿娇的搀扶下坐起:“好些了...看见皇帝...就更好了...”

  景帝欣慰点头,又对阿娇道:“这次多亏你机警。”

  “阿娇不敢居功。”她垂首道,“全是外祖母教导有方。”

  景帝深深看她一眼:“朕已下旨,赏你黄金千两,锦缎百匹。”

  “谢陛下。”阿娇叩首,“但阿娇想求陛下另一件事。”

  “讲。”

  “请陛下准许阿娇开设女学,教导宫中女子读书明理。”

  景帝怔住:“女学?”

  “是。”阿娇抬头,“此次风波,皆因有人不明是非,被人利用。若宫中女子都能知书达理,明辨忠奸,或许就能避免此类事情发生。”

  窦太后在旁道:“娇娇...说得是...女子读书...不是坏事...”

  景帝沉吟片刻:“准奏。”

  消息传出,朝野哗然。女子入学,前所未有。

  馆陶公主忧心忡忡:“娇娇,你这是要得罪多少人?”

  “母亲,得罪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任人宰割。”阿娇望向窗外,“我要让这未央宫中的女子,都学会保护自己。”

  开学问日,来者寥寥。除了几个不得宠的嫔妃,就只有些低阶女官。

  张沐来看她时,她正独自整理书卷。

  “翁主不觉得失望?”

  “为何要失望?”阿娇轻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她抽出一卷《诗经》,轻轻拂去灰尘:“再说,这本就是个幌子。”

  “幌子?”

  “女学只是个开始。”阿娇目光深远,“我要的,是建立一个属于女子的消息网络。”

  张沐恍然:“原来如此...”

  这时,一个小宫女怯生生地走进来:“翁主,奴婢...奴婢想读书。”

  阿娇认得她,是永巷病舍中康复的宫人之一。

  “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没有名字,大家都叫我丑奴。”

  阿娇端详着她清秀的眉眼:“以后,你就叫知书吧。”

  小宫女眼眶一红,重重叩首:“谢翁主赐名!”

  望着她退下的背影,阿娇对张沐道:“看,第一颗棋子已经落下了。”

  夜幕降临,未央宫华灯初上。阿娇独自走在回长乐宫的路上,却在宫道转角遇见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刘彻提着灯笼站在那里,像是已等候多时。

  “彘弟怎么在此?”

  “等姐姐。”刘彻举起手中的食盒,“彘儿新得了些江南进贡的糕点,特来送给姐姐。”

  阿娇没有接:“彘弟有心了,只是我近来胃口不好。”

  刘彻也不坚持,仰头看她:“姐姐的女学,彘儿能去听讲吗?”

  “彘弟有太傅教导,何必来女学?”

  “太傅教的是治国之道,姐姐教的...”刘彻微微一笑,“是生存之道。”

  寒风掠过宫墙,吹得灯笼摇曳。光影明灭间,四岁孩童的眼中,竟有看透世事的沧桑。

  阿娇终于接过食盒:“若彘弟真想听,明日辰时便可来。”

  “谢姐姐。”刘彻躬身行礼,转身离去。

  走出几步,他又回头:“姐姐知道吗?赵国使者离京前,去见过舅父王信。”

  阿娇心中一凛:“哦?”

  “使者说...”刘彻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棋差一着,满盘皆输’。”

  望着那瘦小的背影消失在宫道尽头,阿娇缓缓打开食盒。

  精致的糕点旁,放着一卷竹简。展开一看,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字:

  “赵国虽败,匈奴将至。”

  阿娇合上竹简,望向北方漆黑的天空。

  原来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http://www.paoshu5.cc/book/45971/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