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各显神通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刘荣的沉默与人事布局,如同初春的冻土,表面平静,内里却蕴藏着刺骨的寒意。他没有再直接针对张沐或阿娇发难,而是以一种近乎勤奋的姿态,全身心投入到政务之中。他仔细批阅每一份奏章,时常召见不同派系的臣工问对,甚至开始过问一些原本由阿娇直接决断的细节。他的问题往往切中要害,显示出他并非庸碌之主,也在飞快地学习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帝王。

  这种变化,让许多原本观望的朝臣心思活络起来。皇帝并非一味依赖长公主,他正在展现自己的意志与能力。一些善于钻营者开始有意无意地向未央宫靠拢,奏疏中的言辞也愈发谨慎,既要体现对皇帝的忠诚,又不敢轻易开罪仍掌实权的长公主。

  阿娇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并不点破,反而有意将部分不那么紧要的政务决策权,更多地放给刘荣。她需要让他忙碌,也需要借此观察,哪些人会迫不及待地跳出来。

  与此同时,她对“观星台”与“格物院”的建造计划投入了巨大的热情。马克西穆斯在经过与使团成员及背后的初步沟通后,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同意派遣两名学者和一名擅长建筑的工匠参与前期设计。阿娇亲自选址,将地点定在了洛阳南郊的龙门山附近,那里环境清幽,靠近伊水,便于运输建材,也符合“观天象、究物理”所需的环境。

  她任命了一位以严谨务实着称的老臣负责督建,并特意从将作监抽调了大批能工巧匠,要求他们“虚心学习,务必掌握其法”。她深知,这不仅是建造一座建筑,更是一个系统学习、消化外来技术的过程。

  消息传出,朝野议论纷纷。保守派私下诟病此为“靡费国帑,追逐奇技”,但碍于阿娇的威望和皇帝并未反对,无人敢公开上书阻拦。而更多有识之士则看到了其中的深远意义,尤其是与蓬莱洲的潜在竞争关系。

  在夷洲,张沐的“格物所”也已初具雏形。他并未建造宏伟的楼阁,而是利用现有的营房,召集了数十名各有专长的人才。一位老船工根据多年经验,改进了船舵的形制,使其在风浪中更易操控;几位纳瓦霍老者口述的关于季风变化与鱼群洄游的规律,被书记官详细记录,并与汉家原有的天文历法相互印证;甚至对缴获的倭国兵器、蓬莱洲流出的一些普通铁器,也进行了细致的分解研究,试图从中反推其冶炼工艺。

  而那几名伪装成遇难商人的斥候,在经过周密准备后,带着一批精美的丝绸、瓷器和一些中原特有的药材,在一个风急浪高的夜晚,乘着一艘经过伪装的旧船,向着蓬莱洲方向驶去。张沐给他们的指令是:“安全第一,若事不可为,即刻返回。若能接触,以物易物,换取任何看似寻常,但为我所无的器物、种子或书册,尤重其日常所用之工器具。”

  时间在忙碌与等待中悄然流逝。长安的朝堂上,刘荣的权威在缓慢而坚定地增长,他与阿娇之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表面和谐,内里却波澜暗涌。洛阳的龙门山下,夯土筑基的号子声与来自异邦的陌生语言交织在一起,一座融合东西方智慧的殿堂正在孕育。夷洲的格物所内,各种零碎的知识与发现被不断汇集、整理,虽然尚未有惊天动地的突破,却实实在在地积累着力量。

  这一日,阿娇同时收到了来自夷洲的两份密报。

  一份是张沐的例行汇报,详细记录了格物所的进展、海防的巩固,以及对蓬莱洲动向的监视。字里行间是沉稳与专注,只在末尾,以汇报天气般的平静口吻提及:“前番所遣探寻商路之小船,已离港月余,尚未归返。海上风浪无常,或为阻滞,臣已派舰循路接应。”

  另一份,则来自兰台社潜伏在夷洲的暗桩,内容更为直接:“张都护遣死士数人,伪作商贾,冒死潜入蓬莱海域,意在窃取其民间技艺。此举风险极大,若被蓬莱识破,恐引发战端。”

  阿娇握着这两份内容侧重点截然不同的密报,久久不语。她想象着那艘在风浪中飘摇的小船,想象着张沐在发出命令时的决绝与等待消息时的焦灼。他是在用最直接、也是最危险的方式,为她,为大汉,争取那一线可能的技术优势。

  她走到巨大的东海舆图前,目光落在夷洲与蓬莱之间那片莫测的海域上。

  她没有去信责备张沐的冒险,也没有催促。她只是提笔,在给张沐的回信中,一如既往地分析了长安的局势、大秦使团的动态、观星台的进展,最后,以再寻常不过的语气写道:

  “…海疆之事,卿自决断即可,无需事事禀奏。唯望卿谨记,万事以自身安危与大局稳定为要。所需钱粮、人手,尽可开口。长安一切,有本宫在。”

  她将信任与支持,毫无保留地传递过去。同时,她密令兰台社,动用一切力量,加强对蓬莱洲内部的情报搜集,尤其是其民间工艺与底层动态,试图为张沐的行动提供远程的支援。

  棋局之上,刘荣在经营他的权力版图,阿娇在布局她的技术未来与海疆大业,而张沐,则在最前沿,用生命践行着他的承诺与担当。

  三方势力,各显神通,在这历史转折的洪流中,奋力争夺着属于自己的方向和未来。而那艘驶向蓬莱的小船,仿佛一个微不足道的符号,却可能在不经意间,撬动整个天下的平衡。
  http://www.paoshu5.cc/book/45971/1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