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睢阳暗流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一仙,一鬼,任平生
快穿之疯批大佬别浪了
综影视之炮灰抱男神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腊月的睢阳,寒意浸骨。阿娇裹着貂裘,坐在暖阁中翻阅竹简。这是张沐送来的《梁国风物志》,详细记载了梁国的山川地理、物产民俗。字迹工整隽秀,显然是亲手抄录。
“翁主,王爷请您过府一叙。”管家在门外禀报。
阿娇放下竹简,心中微沉。自那日张沐告知长安使者到来,已过去三日,梁王这才召见,想必已经与使者达成了某种默契。
梁王府的书房中,炭火烧得正旺。刘武见阿娇到来,笑着招手:“娇娇来了,快坐。这是新进的蜜饯,尝尝可合口味?”
阿娇行礼落座,却不碰那碟蜜饯:“王叔召阿娇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刘武笑容不变,从案上取过一封书信:“长安来的消息,你母亲病了。”
阿娇心中一紧,接过信细看。确是馆陶公主府的家书,说母亲感染风寒,卧病在床,言语间透露出思念女儿之意。
“母亲病了...”阿娇喃喃道,手中信纸微微发颤。前世母亲病重时,她因被废后位,竟连最后一面都未能得见。
“娇娇不必过于忧心。”刘武温声道,“你母亲信中说只是小恙,将养几日便好。不过...”
他顿了顿,观察着阿娇的神色:“王美人特意让使者带来口信,说彘儿近日读书习武都十分刻苦,只是时常闷闷不乐,想来是思念你的缘故。”
阿娇抬眸,眼中已恢复清明:“王叔,这封信是何时到的?”
“三日前。”刘武坦言,“使者是王美人派来的,除了送信,还带来陛下口谕,询问你何时返京。”
果然如此。用母亲生病和刘彻思念做借口,催她返回长安。王美人这一招,可谓攻心为上。
“王叔如何回复?”阿娇平静地问。
刘武捻须微笑:“本王说,你在梁国水土不服,正在调养,待开春后再议返京之事。”
阿娇暗暗松口气。梁王果然不愿她这么快离开。
“多谢王叔周全。”
“不过,”刘武话锋一转,“陛下似乎对你在梁国颇为关注。使者透露,朝廷近日或将派遣谒者来梁国巡视。”
谒者巡视?阿娇心念电转。这分明是景帝对梁王起了疑心,借巡视之名来查探梁国虚实。而她这个刚刚从长安来的翁主,自然也会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
“阿娇明白了。”她起身行礼,“王叔放心,阿娇知道该如何应对。”
离开梁王府时,天空又飘起细雪。阿娇坐在车中,思绪纷乱。
母亲生病是真是假?若是真的,她作为女儿,理应回京探望。可若是王美人的计谋,她这一回去,恐怕就再难离开长安了。
“停车。”阿娇忽然道。
车夫勒住马匹:“翁主有何吩咐?”
“去张府。”
张羽丞相的府邸离梁王府不远。听闻翁主到访,张沐匆匆出迎。
“不知翁主驾临,有失远迎。”张沐披着墨色大氅,发梢还带着水汽,似是刚从外面回来。
阿娇直截了当:“张公子,我想请你帮个忙。”
书房中,炭盆噼啪作响。阿娇将长安来信的事告知张沐,略去了谒者巡视一事。
“公子在长安可有相识的医官?我想托人打听母亲病情的虚实。”
张沐沉吟片刻:“沐确有一位师兄在太医署任职,可以代为打听。不过长安到睢阳,书信往来至少要十日。”
“十日无妨,我只求消息确切。”
张沐点头应下,却又欲言又止:“翁主...沐还听到一个消息,不知当讲不当讲。”
“公子但说无妨。”
“听闻朝廷要派遣谒者来梁国,领队的似是赵绾赵大人。”
赵绾!阿娇心中一震。此人是有名的儒生,景帝身边的近臣,以刚正不阿着称。更重要的是,前世他因反对窦太后干政,被罢官下狱,最后自尽身亡。
若真是赵绾前来,恐怕不只是简单巡视。
“消息可确切?”
“八九不离十。”张沐压低声音,“王爷近日频频召集幕僚议事,恐怕也是为此。”
阿娇默然。梁国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她这个长安来的翁主,处境微妙。
“多谢公子告知。”阿娇起身,“此事还望公子保密。”
张沐郑重行礼:“沐必守口如瓶。”
回府的路上,阿娇透过车窗望着睢阳街景。商铺林立,行人如织,一派繁荣景象。但在这繁荣之下,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若赵绾真是来查探梁国虚实,以梁王好大喜功的性格,梁国的富庶强兵反而会引来朝廷猜忌。前世梁王最终因谋反嫌疑被景帝疏远,郁郁而终。难道这一切就要开始了吗?
“去城西。”阿娇忽然改变主意。
车夫依言转向。阿娇记得《梁国风物志》中记载,城西有座慈幼堂,收养孤苦孩童。她想去看看。
慈幼堂比想象中简陋,但收拾得干净整洁。十几个孩童正在院中读书,朗朗声传来,让人心静。
堂主是个白发老妪,听闻翁主驾临,慌忙出迎。
“老身不知翁主到来,有失远迎...”
阿娇扶起老人:“老人家不必多礼,我只是随意走走。”
她环视四周,见孩子们虽衣着朴素,但面色红润,可见得到了妥善照顾。
“这些孩子...”
“都是战死将士的遗孤,或是父母双亡的苦命孩子。”老妪叹道,“多亏王爷仁慈,拨钱粮供养,他们才有一条活路。”
阿娇心中一动。梁王虽然野心勃勃,但对梁国百姓确实仁政。这样的梁王,真的会谋反吗?
还是说,他只是不甘心做一个藩王,想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在慈幼堂逗留片刻后,阿娇启程回府。马车行至半路,忽然被一队人马拦住。
“前方可是阿娇翁主?”一个清朗的声音问道。
阿娇掀开车帘,见一队骑士簇拥着一个青衣文士。那文士约莫三十岁年纪,面容清癯,目光如炬。
“正是。阁下是...”
文士下马行礼:“在下赵绾,奉陛下之命前来梁国。久闻翁主芳名,今日偶遇,特来拜见。”
阿娇心中剧震。赵绾!他竟来得如此之快!
“赵大人有礼。”阿娇保持镇定,“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
赵绾微笑:“为陛下分忧,何谈辛苦。倒是翁主,远离长安来梁国小住,勇气可嘉。”
这话中有话,阿娇如何听不出来。
“梁国风光秀美,王叔待我亲厚,在此小住甚是惬意。”阿娇从容应对,“赵大人既来梁国,不妨好生游览一番。”
赵绾目光微闪:“下官确实要好好看看这梁国风物。尤其是听闻梁国兵强马壮,仓廪充实,更需亲眼见识。”
这话已是毫不掩饰的试探。
阿娇轻笑:“梁国乃大汉藩国,兵强马壮方能护卫社稷,仓廪充实方能赈济灾民。这都是陛下洪福,天下太平的征兆。赵大人以为呢?”
赵绾微微一怔,显然没料到阿娇如此机敏,将梁国的强盛归功于景帝治世。
“翁主高见。”他躬身道,“下官受教了。”
回到府中,阿娇立即修书两封。一封给窦太后,详述赵绾到来之事;另一封给母亲,问候病情,却绝口不提返京之事。
她知道,赵绾的到来只是一个开始。长安与梁国的博弈,她已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
但这一世,她不会再做任人摆布的棋子。
窗外,雪越下越大。睢阳城的灯火在雪幕中明明灭灭,如同这未卜的前路。
阿娇握紧手中的玉佩,那是离京时窦太后所赠,上刻“长乐未央”四字。
长乐未央...但愿如此。
http://www.paoshu5.cc/book/45971/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