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林远的律师生涯 >第59章 法医的“私下提醒”:死亡时间的蹊跷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9章 法医的“私下提醒”:死亡时间的蹊跷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林远站在医院走廊尽头,手术室的灯依旧亮着。他没再看表,也没再问医生。刚才李薇的语音已经听完,行车记录仪里的画面像一根细线,缠住他的神经,越收越紧。他转身离开时,脚步很稳,但手指在口袋里反复摩挲着那部碎屏手机的边角,像是想从裂痕里抠出一点王强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

  他走出医院大门,风迎面吹来,带着一点铁皮屋顶被晒透后的干热。他没上车,而是靠在车门旁,掏出老陈给的那张纸条——上面只有一个名字和一串座机号码,字迹潦草,像是匆忙间撕下的便签。他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对方声音低沉,只说了三个字:“明早十点。”然后报了个地址,是城西一家不起眼的咖啡馆,叫“老地方”。电话随即挂断。

  林远没回律所,也没回家。他在车里坐了两个多小时,等天完全黑下来,才把车开回地库。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他进门后第一件事是打开抽屉,取出一张旧的市局出入证复印件,又翻出一份三个月前的听证会邀请函,塞进公文包夹层。这些都不够正式,但至少能让他看起来不像闯入者。

  第二天早上九点四十分,他到了那家咖啡馆。店面很小,玻璃门上有水汽,里面坐着几个穿工装的修理工,正低头喝咖啡。他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背对着门,面前放了一杯黑咖啡,没加糖。

  十点整,门被推开。一个穿旧风衣的男人走了进来,头发稀疏,肩膀微塌,目光在店内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林远身上。他没说话,径直走过来坐下,把风衣领子拉高了些。

  “你是林律师?”他声音压得很低。

  林远点头,“您是张法医?”

  男人没应,只是抬手示意服务员过来,又要了一杯热牛奶,然后盯着杯子看了很久。

  “你查陈浩的事,查得太深了。”他终于开口,“有些人,不想让死人开口。”

  林远没接话,只是轻轻把咖啡杯往旁边挪了半寸。

  “那天尸检,我做了胃内容物检测。”老张的手指在杯沿上慢慢划着,“河里泡了两天,本不该有太多残留。但他胃里有药,安眠类的,剂量不小,还没来得及消化。”

  林远呼吸一顿,但脸上没动。

  “原始报告呢?”他问。

  “没有记录。”老张摇头,“当时上面说,跳河自杀,结案快,不用折腾。我签了字,没提这一项。”

  “为什么现在告诉我?”

  老张抬眼看他,“你昨天去医院,守在手术室外,是不是也在等一个人醒来?”

  林远没答。

  “我知道王强出事了。”老张的声音更低了,“他昨晚打过我电话,问我……‘如果一个人被逼到绝路,还能不能算自杀’。”

  林远的手指微微收紧。

  “我没告诉他实话。”老张缓缓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折叠的纸条,放在桌上,用牛奶杯压住一角,“这是我能给的全部。再多,我活不到明天。”

  林远没伸手去拿。

  “陈浩的女儿……”他忽然说,“今年考上了政法大学。”

  老张的手抖了一下。

  他盯着那杯牛奶,很久,才慢慢把杯子移开。纸条露出来,上面写着一行字:“市局档案科,2003年补录卷宗”。

  说完,他站起身,风衣下摆扫过椅子边缘,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门铃轻响一声,人已消失在街角。

  林远坐在原位,没动。咖啡早就凉了,他却一口没喝。他盯着那张纸条,直到确认周围没人注意,才把它折好,塞进衬衫内袋,贴着胸口的位置。

  他走出咖啡馆时,阳光正斜照在人行道上。他没直接去档案科,而是绕道回了律所。办公室里没人,他关上门,从柜子里取出一个旧U盘,插进电脑,调出陈浩案的时间线。

  1999年10月5日,恒正所支付封口费。

  同年12月,陈浩被发现死于城南河段,警方认定为跳河自杀。

  而纸条上写的“2003年补录卷宗”——中间隔了整整四年。

  他点开市局公开的档案调阅规则,手指在“补录卷宗调取需三级审批”这一条上停了几秒。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走正规流程。这种卷宗,要么根本不存在,要么早就被人动过手脚。可正因为如此,才更值得查。

  他打开备忘录,新建一条记录:“补录卷宗—安眠药—死亡时间矛盾”。又在下面加了一句:“若死亡时间与药效冲突,则原结论不成立。”

  他盯着屏幕,忽然想起尸检报告里的一个细节:陈浩手腕有轻微擦伤,但无挣扎痕迹。当时他以为是落水后磕碰所致。现在想来,如果人服药后意识模糊,被人抬到河边,再推下去……痕迹确实不会太明显。

  他合上电脑,拿起公文包。临走前,他在抽屉里翻出一张旧名片,是几年前参加司法培训时认识的一位档案科临时工,姓李,后来听说调去了后勤。他拨了号码,响了几声后被挂断。他又发了条短信:“有急事请教档案补录流程,方便时回电。”

  手机放回口袋,他走出办公室,乘电梯下楼。

  车子驶出地库时,他看了一眼副驾座位——那里放着一份打印好的听证会材料,封面盖着律所公章。这是他准备的掩护。如果有人问起,他可以说是为了某起行政复议案调取历史档案。

  他把车停在距离市局两百米远的一条小路上,步行过去。市局正门人来人往,他没走大厅,而是绕到东侧的档案科独立入口。那里有个门卫岗亭,玻璃上贴着“外来人员登记”字样。

  他站在岗亭外十米处,假装看手机。岗亭里坐着个中年保安,正低头吃盒饭。他没上前,也没靠近,只是站在原地,等。

  五分钟后,一辆送水车开了过来,司机下车搬水桶。保安起身帮忙,岗亭门没关。

  林远立刻走过去,低着头,脚步不快不慢,从敞开的门缝里穿了进去。

  走廊安静,墙面刷着浅绿色油漆,脚下的地砖有些发黑。他按记忆中的布局往右拐,经过两间办公室,门都关着。第三间门上挂着“档案调阅室”的牌子,灯亮着。

  他没进去,而是继续往前,走到尽头的一排铁皮柜前。柜子老旧,编号从“2000”开始。他蹲下身,拉开标着“2001-2005”的抽屉。

  里面卷宗整齐排列,按年份分类。他快速翻找,指尖掠过一本本封面,直到停在一本没有编号的文件夹上。

  封面是空白的,只用蓝色签字笔写了“补录”二字,下面一行小字:“2003年度,非公开”。

  他抽出文件夹,翻开第一页。

  首页是一张手写清单,标题为“遗失卷宗补录目录”,下面列着十几个案件编号。他的目光迅速扫过,最终落在倒数第三行:

  “案号:C,案件名称:陈浩死亡案,补录时间:2003年4月12日,补录人:未签名”。

  他正要继续翻页,身后走廊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踩在地砖上的声音清晰可辨。
  http://www.paoshu5.cc/book/45984/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