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余波与布局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国庆晚会结束了。

  但它掀起的余波,才刚刚开始。

  《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以一种无可阻挡的态势,成为了这个秋天最动人的旋律。

  它不再仅仅是一首歌曲,它成了一种情感的载体,一种文化的符号。

  学校的广播里在放,商场的音响里在放,甚至连菜市场卖菜大妈的手机铃声,都换成了这段悠扬的旋律。

  而贺凡,这个只在直播中出现了五秒钟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却以前所未有的深度,烙印在了每一个国民的心中。

  一夜之间,他的微博粉丝数,从千万级别,直接飙升到了五千万。

  这个数字,已经超越了国内所有的顶流明星,而且粉丝的构成,是真正的全年龄段,全阶层覆盖。

  他的每一条动态,都会被官方媒体转发,被无数人解读。

  他成了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最耀眼的“星”。

  但这位“星”,却仿佛从人间蒸发了。

  国防大学的围墙,成了他最好的庇护所。

  学校高层下达了最严格的命令:谢绝一切媒体采访,屏蔽一切商业骚扰。

  龙校长亲自找贺凡谈话,态度只有一个:安心学习,专心搞你的研究。外面的事情,学校和国家帮你扛着。

  贺凡乐得清静。

  他深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道理。

  越是在这种被捧上神坛的时候,越需要沉下心来,去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两件事上。

  第一件事,是“伏羲”系统的开发。

  与陈默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

  陈默负责技术实现,将贺凡那些天马行空,超越时代的架构理念,一行行地转化为坚实的代码。

  而贺凡,则扮演着“设计师”和“领航员”的角色。

  他利用系统赋予他的,对未来科技走向的洞察力,不断地修正和优化着“伏羲”的底层逻辑。

  他们的成果,也引起了林海峰院士的极大重视。

  这位信息工程领域的泰斗,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实验室里。

  一开始,他只是抱着“指点晚辈”的心态。

  但很快,他就变成了“平等的探讨者”,甚至在很多时候,他会像个学生一样,认真地聆听贺凡阐述那些他闻所未闻的“分布式安全理念”和“去中心化验证机制”。

  “贺凡,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林海峰不止一次地感慨,“你提出的这些想法,完全颠覆了我们现有的网络安全认知。这要是能实现,华夏的网络长城,就不再是被动防御的‘墙’,而是能主动出击的‘剑’!”

  贺凡只是笑了笑,没有过多解释。

  他知道,“伏羲”这把剑,正在被他和陈默,一点点地锻造成型。

  第二件事,则是《士兵突击》的后期制作。

  这部剧,承载着他“以文载道”的野心,是他射向当前浮躁文娱圈的第一颗“子弹”。

  每周,他都会通过加密线路,和导演张纪进行一次长谈。

  从剪辑的节奏,到配乐的切入点,再到每一个角色的弧光,他都给出了极为精准和专业的意见。

  张纪一开始还觉得贺凡只是个“天才编剧”,但几次交流下来,他发现,贺凡对影视语言的理解,甚至比他这个拍了一辈子戏的老导演,还要深刻。

  “凡哥,你是怎么想到,在史今退伍那场戏里,全程不用一句台词,只用背景音乐和演员的表情来推动情绪的?我剪出来一看,那效果,绝了!高级!”张纪在电话里,激动得像个刚入行的年轻人。

  “因为真正的悲伤,是说不出话的。”贺凡回答道,“把声音留给音乐,把故事,交给画面。”

  就这样,在贺凡的“遥控”之下,《士兵突击》的后期制作,正在一步步地,被打磨成一部真正的艺术品。

  ……

  与此同时,外界因为找不到贺凡本人,便将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到了“凡尘工作室”上。

  杜宇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

  各大电视台、视频平台、影视公司、广告商……所有人都挥舞着钞票,想要和这个冉冉升起的“行业新贵”,建立联系。

  最积极的,莫过于蜀城电视台的台长。

  他几乎是天天往工作室跑,只有一个目的:拿下《士兵突击》的首播权。

  他开出的价格,已经创下了国内电视剧的采购记录。

  然而,杜宇牢记着贺凡的指示,始终没有松口。

  “我们不卖独家。”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看不懂。

  在他们看来,这简直是把送上门的钱往外推。

  天籁音乐的总监赵康,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更是嗤之以鼻。

  “年轻人,还是太嫩了。以为自己拍了部主旋律,就真能改变市场规则?不卖独家,就意味着没有一家平台会全力为你宣传。到时候,收视率扑街,我看他怎么收场。”

  他开始暗中联系各大卫视的负责人,暗示他们不要轻易接手《士兵突击》这个“烫手山芋”。

  一时间,原本火热的采购市场,诡异地冷却了下来。

  除了蜀城电视台,竟没有一家一线卫视,再向“凡尘工作室”发出正式的报价。

  杜宇急了。

  他找到贺凡,把情况说了一遍。

  “凡哥,这帮人太孙子了!他们在联手封杀我们!”

  贺凡听完,脸上却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

  他只是平静地问了一句:“央视那边,有动静吗?”

  “央视?”杜宇一愣,“他们……他们根本就没派人来接触过我们。估计也看不上我们这种军旅剧吧。”

  “不。”贺凡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他们不是看不上,他们是在等。”

  “等所有人都放弃,他们再以一个‘拯救者’的姿态,用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来收下这部剧。”

  “这是阳谋。”

  杜宇听得目瞪口呆:“那……那我们怎么办?就这么被他们拿捏吗?”

  “拿捏?”贺凡笑了,“谁拿捏谁,还不一定呢。”

  他让杜宇拿来纸笔,在上面写下了一行字,交给了他。

  “你去找张纪导演,让他剪辑一个三分钟的片花。不用配音,不用台词,只需要把这几个镜头,用我给你的这首配乐,串联起来。”

  杜宇看着纸上的那几个镜头描述,眼神越来越亮。

  【镜头一:许三多在腹部绕杠333圈后,虚脱倒地,史今班长冲过去抱住他,眼眶通红。】

  【镜头二:钢七连改编,连长高城醉酒后,撕心裂肺地唱着连歌。】

  【镜头三:史今退伍,路过天安门时,在车内敬出的那个无声的军礼。】

  【镜头四:A大队选拔,袁朗对着所有人,喊出那句‘平常心’。】

  ……

  每一个镜头,都是《士兵突击》里,最催泪,也最燃情的瞬间。

  而贺凡为这段片花选择的配乐,正是那首他从系统礼包里开出的,史诗级的交响乐——《The Rock》!

  “然后呢?”杜宇激动地问。

  “然后,”贺凡的嘴角,勾起了一抹让杜宇熟悉的,运筹帷幄的笑容,“把这个片花,不做任何宣传,直接以‘凡尘工作室’的名义,扔到网上去。”

  “我倒要看看,当民意沸腾的时候,是他们来求我们,还是我们去求他们。”

  三天后。

  一个名为【《士兵突击》三分钟无声片花】的视频,悄然出现在了B站和微博上。

  起初,它淹没在海量的信息流中,毫不起眼。

  但很快,有贺凡的铁杆粉丝发现了它。

  当他们怀着好奇心点进去,当《The Rock》那激昂、悲壮、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的旋律,如同战鼓般擂响时。

  当许三多、史今、高城……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一幕幕催人泪下的画面,在史诗级的配乐中交织出现时。

  所有看过这个视频的人,都只做了一件事。

  点赞、投币、转发。

  然后,在评论区里,用颤抖的手,敲下一行字:

  “求求了,快点播出吧!我等的花儿都谢了!”
  http://www.paoshu5.cc/book/45985/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