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砺剑成歌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春去秋来,五年时光如白驹过隙。

  又是一个金色的秋天,研究院里的银杏树再次披上盛装。今天,这里将举行一场特殊的仪式——空间站核心计算机系统“天宫之心”的交付仪式。

  礼堂里座无虚席,不仅有研究院的全体人员,还有来自航天员中心的代表、总体单位的专家,以及特意赶来的老领导。最引人注目的是前排就坐的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他们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陆知行站在后台,整理着手中的讲稿。今天,他将代表团队做技术总结报告。镜子里,他注意到自己鬓角已现霜色,但眼神依然清澈坚定。

  “紧张吗?”苏青筠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细心地替他整理领带。今天的她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装,胸前别着一枚小小的航天徽章。

  陆知行握住妻子的手:“有你们在,我什么都不怕。”

  这时,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跑过来,一把抱住陆知行的腿:“爸爸,你要上台讲话吗?”

  已经六岁的晓星长得越发像母亲,但那双专注的眼睛却继承了父亲的神采。

  “是啊,晓星要给爸爸加油。”陆知行弯腰抱起女儿。

  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仪式开始了。院长首先致辞,回顾了中国航天计算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当大屏幕上出现“东方红一号”的历史画面时,不少老专家悄悄擦拭着眼角。

  轮到陆知行上台了。他稳步走到讲台前,目光扫过全场。在人群中,他看到了赵庆民——如今已是研究室的副主任;看到了林云深——被评为最年轻的院士候选人;看到了雷震宇——虽然已经退休,但仍是团队的技术顾问;看到了王铁柱——正在培养新一代的技术工人。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陆知行开口,声音沉稳有力,“今天站在这里,我想起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那些在深夜里亮着的灯光,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的身影。”

  他打开PPT,屏幕上出现了一张老照片——那是他们研制第一台箭载计算机时的合影,照片上的每个人都还很年轻。

  “从箭载计算机到星载计算机,从‘天巡一号’到‘天宫之心’,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铭刻着中国航天人的梦想与执着。”

  随着他的讲述,大屏幕上依次展现出一个个里程碑:在西北试验场冒着风沙测试的身影;在上海元件厂通宵攻关的场景;在环境实验室认真记录数据的专注表情......

  “我们研制的不只是机器,”陆知行动情地说,“我们是在用代码编织梦想,用芯片承载希望。每一行代码里,都流淌着我们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

  当他讲到团队在极端环境下坚持测试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当他提到那些已经退休却依然关心着航天事业的老同志时,不少人都红了眼眶。

  报告结束后,举行了简短的交付仪式。陆知行代表团队,将“天宫之心”的技术资料郑重地交给总体单位的代表。

  “请放心,”总体单位的总工程师紧紧握住陆知行的手,“我们一定让这套系统在太空中完美运行。”

  仪式结束后,大家移步到研究院的草坪上合影。阳光正好,秋风送爽,金色的银杏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来,晓星,到爸爸这里来。”陆知行向女儿招手。

  晓星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小本子:“爸爸,我画了我们的空间站!”

  陆知行接过本子,看见女儿用稚嫩的笔触画出了一个巨大的空间站,旁边还写着:“我爸爸造的”。

  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所有的意义。

  傍晚,团队成员聚在研究室里,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在这个熟悉的地方开会。明天,这里将进行改造,成为新一代量子计算机实验室。

  “还记得我们在这里度过的第一个通宵吗?”赵庆民环顾着四周,语气中带着不舍。

  林云深推了推眼镜:“根据记录,我们在这个研究室一共完成了37个重大项目的攻关,发表了126篇论文,获得了28项专利。”

  雷震宇笑着说:“这些数字背后,是我们每个人的青春啊。”

  王铁柱抹了抹眼角:“俺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跟着大伙儿干了这么多大事。”

  陆知行站起身,走到窗前。夕阳的余晖给院子里的银杏树镀上了一层金边。

  “同志们,”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我们的使命暂时告一段落,但中国航天的征程永无止境。今天,我们交出的不仅是一套计算机系统,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相信年轻一代会接过我们手中的火炬,继续向前。”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研究院时,陆知行独自来到研究室。他轻轻抚摸着每一台仪器,每一张工作台,像是在和老朋友告别。

  苏青筠带着晓星来找他时,看见他正对着空荡荡的实验室出神。

  “舍不得?”她轻声问。

  陆知行摇摇头:“不是舍不得,是感恩。感恩这个时代,感恩这份事业,感恩有你们相伴。”

  他拉起女儿的手:“晓星,爸爸带你去个地方。”

  他们来到研究院的展览馆,这里陈列着中国航天的每一个里程碑。在箭载计算机的展柜前,陆知行停下脚步。

  “看,这是爸爸和叔叔们研制的第一台箭载计算机。”

  晓星睁大眼睛,认真地看着那个略显笨重的机器:“它上过天吗?”

  “上过,”陆知行蹲下身,平视着女儿的眼睛,“它不仅上过天,还为我们后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走出展览馆,秋日的阳光明媚而温暖。陆知行一手牵着妻子,一手牵着女儿,漫步在洒满银杏叶的小路上。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苏青筠问。

  “院长希望我负责新成立的创新实验室,”陆知行说,“重点是探索未来航天技术的前沿方向。”

  晓星突然抬起头:“爸爸,我长大了也要造星星!”

  陆知行和苏青筠相视一笑。这一刻,他们知道,砺剑的精神已经在新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远处,研究院的主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那里,新的梦想正在孕育,新的征程即将开启。而这首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的砺剑之歌,必将永远传唱下去。

  (全文完)
  http://www.paoshu5.cc/book/46014/3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