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他又问:“大哥,你说江南那位朱慕会来吗?”

  芝麻李神色微动:“虎王啊……唉,当年真该亲自去琅琊山会会他,可惜错过了这等人物。”

  彭大感慨道:“当初见他还是个毛头小子,俺还瞧不上眼,结果反倒自个儿闹了笑话。如今人家可比咱威风多了,不服不行!”

  “这叫‘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芝麻李大笑,“若此番虎王也来,又打赢了官军,非得拉着他喝个三天三夜!”

  …………

  元至正十二年,九月六日。

  朱重八率军抵达宿州。

  “乖乖,这阵仗!”

  朱重八与麾下众将全都傻了眼。

  城外原野上营寨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尽头。人潮汹涌,喝骂声、吵嚷声震得天地嗡嗡作响。他们这两千人马扎进去,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百步开外,一名黑脸大汉正扯着嗓子嚷嚷:“朱慕算个球!在江南逞威风罢了,敢来北边试试?朝廷不把他屎打出来!”

  四周顿时一片哄笑。

  “南人怂包,南边官兵更是软蛋,朱慕纯属走运!”

  “就是!还虎王?咱北边好汉只认刘福通刘大帅,他朱慕顶多是只病猫!”

  也有人反驳:“虎王确实厉害,野先十万大军可是实打实被他击溃的。”

  “那又如何?刘大帅还干翻过帖木儿三十万大军呢!”

  “比地盘也是刘大帅更胜一筹!”

  “江南可真是富庶之地!”

  “都说江南女子温婉动人。”

  “美食更是数不胜数。”

  “还有那......”

  黑脸的牛犇急了,他本想借贬低朱慕来抬高自己,怎么话题越跑越偏?

  他眼珠一转,提高嗓门喊道:“都听俺说——”

  洪亮的声音顿时盖过了众人。

  “听说南边都在传那虎王有霸王之勇、武艺超群,俺不服!等虎王来了,俺定要与他比试比试,让他见识见识咱们北方好汉的本事。”

  “牛犇,你也配称好汉!”

  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想必是与他有过节之人。

  牛犇的脸色愈发阴沉。

  “哪个龟孙子说的?俺是不是好汉,有种出来比划比划!你们谁不服的,尽管站出来!”

  四下无人应答。

  虽说牛犇只是个小头目,但在安徽、湖北一带的义军中,他的武艺确实颇有名气。

  牛犇这番狂言,把朱重八给逗乐了。

  身旁的徐达也笑道:“看来小九的威名,在北边还有人不服啊。”

  “不服?他凭什么?咱们小九可是真刀 拼出来的!”朱重八不屑地撇撇嘴。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文士打扮的男子,快步朝朱重八一行走来。

  “失礼失礼,迎接来迟。这位想必就是濠州的朱元璋将军吧?在下姓关,负责此次会盟接待事宜,叫我老关就行。”

  “关先生好。”

  朱重八一时没适应被人称呼大名,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他并未直呼对方老关,而是恭敬地称其为关先生。

  虽然不认识关先生,但他认得跟在后面的许先生。

  这位许先生能作为刘福通的使者往来两淮与江南,身份定然不凡,此刻却像个随从般跟在关先生身后。

  显然,这位关先生在刘福通军中的地位更高。

  粗中有细的朱重八早已看出端倪。

  “朱将军,请随我来,我带你们去营地。实在抱歉,这里有些杂乱,让你的部下也一起跟来吧,到了便可安营扎寨。”

  关先生热情地握住朱重八的手。

  不习惯文人这般热情的朱重八有些尴尬,却也不好抽回手。

  徐达、汤和等兄弟看着朱重八被关先生拉着手,扭捏地向前走去,不禁相视偷笑,发出库库库的憋笑声。

  “头回见重八哥这副害羞模样,真稀罕。”汤和咧嘴笑道。

  朱重八在前头听见,扭头瞪他:“磨蹭啥?赶紧整队,别叫人冲散了。”

  这两千人马混在几十万人堆里,实在不起眼。既不像朱慕的黑旗军那般衣甲鲜明,走在人潮中便如滴水入海。

  不多时,北面营地已到。

  朱重八早收起窘态,细细打量这处营盘。虽简陋,倒分区明确,连茅厕都划了地界。

  “朱将军且先安顿,待大帅得空,自会传见。”关先生话说得客气,眉梢却藏着几分傲气。

  身后汤和、周德兴几个已沉了脸。朱重八怕生事端,抢先抱拳:“有劳关先生了。”

  正说着,外围忽然 动。隐约听得喊声:“天完皇帝驾到——”

  关先生脸色骤变,匆匆拱手:“军务在身,恕不奉陪。”

  待人走远,汤和立刻嚷道:“好大架子!郭子兴俺们都不怵,他刘福通算哪根葱?”

  “慎言!”朱重八低喝,“名义上他确是红巾共主。”

  徐达忽然笑道:“这位共主怕是要头疼了——诸位可要去瞧个新鲜?”

  “同去同去!”汤和蹦得老高。

  朱重八望向喧闹处,暗忖:徐寿辉竟亲至...此人有实力与刘福通掰手腕...

  “徐达随我探看,汤和留守安营。”

  汤和笑脸顿时垮了下来。

  挤到人群前沿时,只见徐寿辉部众如黑龙蜿蜒,望不见首尾。关先生正与一位魁梧中年交谈。那人立在骏马旁,气度不凡,言谈间却透着亲和。

  徐寿辉的军队浩浩荡荡,徐达望着这位同姓的 军首领,眼中充满探究。

  朱重八的目光则被那支雄壮的部队牢牢吸引。为了争夺盟主之位,徐寿辉几乎倾巢而出,八万大军中多是身经百战的老兵,队伍绵延如龙,声势惊人。

  虽然惊叹于天完军的规模,但朱重八心中却浮现出另一个画面——小九的黑旗军。那些战士单兵作战能力超群,结成战阵后更是浑然一体,仿佛百炼精钢,攻守兼备。这种特质,他在其他军队身上从未见过。

  徐达的注意力转向了关先生与徐寿辉的交谈。两人似乎起了争执,关先生情绪激动,而徐寿辉始终保持着从容的微笑。

  (谈判最终以关先生的退让告终。他愤然离去,由许先生引着徐寿辉前往新的驻地。徐达注意到,天完军选择在刘福通大营对面的山头安营,显然是要与这位竞争对手分庭抗礼。

  与此同时,关先生匆匆赶回刘福通的帅帐。帐内,那位四十多岁的主帅正专注地研究着地图。

  大帅,徐寿辉拒绝了我们的营地安排,执意要在对面山头扎营。关先生汇报道,语气恭敬。

  刘福通头也不回地摆手:这些都不重要。当务之急是如何对付脱脱的六十万大军!

  刘福通转身露出方正的脸庞,浓密的胡须下是张朴实的面容,若 铠甲,活脱脱是个庄稼汉。

  大帅,要破徐州脱脱军,联军须立盟主,统一号令。否则各自为政,如何成事?关先生力谏。

  刘福通咧嘴苦笑:徐寿辉要当便让他当,俺本不想搞这会盟。太费事,不如直接带兵杀过去!

  若朱慕见此景定会诧异,他心中这位本该是枭雄,怎成了谦让老农?

  大帅,有些事非刀兵能解。名分早定,方能避免日后内斗。关先生叹息。

  晓得晓得。刘福通挠挠鼻头,你们商议便是,俺照办。

  帐外,关先生远眺对面山头。徐寿辉部正在扎营,井然有序显出名将之风。

  此人确有过人之处!关先生暗自盘算:大帅声望虽高,但徐寿辉已称帝,这盟主之位...

  想到刘福通执意寻韩林儿继位,说是兑现对韩山童的承诺,关先生不禁扼腕。乱世之中,那韩林儿何德何能?颍州基业皆是大帅亲手打下的!

  山脚下,徐寿辉的江西兵、湖北兵正歇息。有人赤膊喧哗,有人角力嬉戏,虽彪悍却少纪律。

  关先生忽然眯起眼睛——这些莽夫,成不了铁军。

  徐寿辉对手下过于仁慈,即便部下犯错也不忍责罚,这传言看来不假。

  如此行事虽能笼络人心,却坏了军中规矩,难免让将士骄纵轻狂!

  或许,这正是个可乘之机?

  关先生暗自思量着对策。

  山巅之上,陈友谅望着山下乱哄哄的景象,嗤之以鼻地对身旁的张定边说道:瞧瞧这成何体统,这哪是带兵打仗,分明是赶庙会!

  张定边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望向山下叹息:徐寿辉太过心软,再这样下去,这些精兵都要被他养废了。

  管他作甚?陈友谅斜睨他一眼,忽又笑道,不过多亏有定边你相助,那些繁琐的军规条例,光听着就叫人头疼。

  张定边与陈友谅既是同乡,又是总角之交。

  陈友谅一生从未怀疑过这位挚友的忠诚。而张定边则以超凡的武艺与智谋,回报了这份信任至死不渝。

  昔日鄱阳湖决战时,战局胶着之际,张定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断。

  他竟未与陈友谅商议,便亲率旗舰与两艘副舰冲出军阵。

  两军起初都以为只是寻常巡弋,谁知这三艘战船突然加速,直扑朱元璋的帅舰而去!

  好一个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壮举!

  (话说张定边此人。

  这位元末第一猛将当真勇冠三军!

  他仅率三艘战船突入朱元璋水军前阵,鄱阳湖上两军将士皆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得瞠目结舌。陈友谅军不明就里,朱元璋军更是猝不及防。

  在张定边势如破竹的猛攻下,朱军前锋节节败退,竟让他一路杀至中军。直到此时,朱元璋部将们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猛将是要直取主帅性命!

  此刻,“一七七”张定边已杀至中军阵前,遭朱元璋水师三十余艘战船合围,进退无路。在朱军众将眼中,张定边已是穷途末路。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令所有人瞠目结舌。

  张定边堪称浑身是胆,犹如赵子龙再世。

  他孤身陷阵,却愈战愈勇,所向披靡!

  虽被重重包围,他却镇定自若,指挥战船沿敌舰间隙突围,自己则持剑傲立船首,以决死之志激励士卒。

  麾下将士受其感召,拼死奋战,三艘先锋舰竟接连突破重围,连斩韩成、陈兆先、宋贵等朱军大将。

  最终他们硬生生撕开一道缺口,如利刃般将朱军水阵劈为两半,直扑朱元璋而去。
  http://www.paoshu5.cc/book/46047/2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