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星图渐展与金阶试玉
推荐阅读:
我娘子天下第一
迷踪谍影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定河山
藏国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印度洋海战的大捷,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大晟朝堂内外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胜利的喜悦尚未散去,更深远的影响与更复杂的挑战已接踵而至。张煜龙稳坐中枢,运筹帷幄,既要巩固胜利果实,又要应对新的变局,同时,对继承人的锤炼也进入了更关键的阶段。星图渐展:西洋棋局与万国来朝
陈祖义被封靖海公的恩赏和“龙吟计划”启动的诏书,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万里之外的满剌加。消息传开,朝野振奋,军心士气高昂。然而,张煜龙深知,一场海战的胜利,仅仅是漫长博弈的开始。西洋总督府送来的后续奏报,揭示了更为复杂的局面。
奏报称,海战胜利的震慑效果立竿见影。古里(卡利卡特)、柯枝等印度沿海主要城邦的统治者纷纷遣使至满剌加,携带重礼,表示愿与“天朝上国”缔结正式盟约,开放港口,给予大明商船最优惠待遇,甚至请求大明派兵协助训练水师,共同防范西番(葡萄牙)卷土重来。更远的阿拉伯半岛的阿曼、霍尔木兹等地商团,也闻风而动,主动前来接触,试探建立直接贸易的可能性。
一时间,满剌加俨然成为西洋新的贸易与政治中心,万商云集,使者络绎。陈祖义在奏章中既兴奋又谨慎地写道:“……此诚陛下天威所致,然树大招风,西番虽暂退,其心不死,必不甘心丧失印度洋利益。且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利益诉求不一,如何平衡安抚,使其为我所用,而非反受其掣肘,实乃当务之急。臣恳请陛下速遣精通外交、熟知夷情之能臣干吏,前来协助,并请旨明确对诸藩政策。”
与此同时,兵部职方司(类似总参情报局)通过秘密渠道获得的情报显示,葡萄牙果阿总督已向里斯本派出快船求援,预计一年内,来自欧洲本土的援军就可能抵达印度洋。更令人警惕的是,有迹象表明,另一海上强国西班牙的船只也开始在菲律宾群岛附近频繁出现,其探险队甚至已越过太平洋,发现了名为“墨西哥”的广袤大陆。
张煜龙站在巨大的寰宇图前,目光深邃。局势的发展比他预想的更快。大明的崛起,已经触动了全球殖民体系的神经。未来的较量,将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错综复杂的多边博弈。
他立即召开御前会议,做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部署:
一、设立“四夷馆”与“市舶司西洋分司”: 在礼部下增设“四夷馆”,招募培养通晓阿拉伯语、波斯语、泰米尔语乃至拉丁语的人才,专门负责与西洋诸国交往。同时,在户部下设“市舶司西洋分司”,派员常驻满剌加,统一管理对西洋贸易,制定关税、稽查走私,将贸易纳入国家规范。
二、推行“梯次封贡”体系: 针对不同实力的藩属国,制定不同等级的“封贡”关系。对古里、柯枝等大国,准其国王受大明册封,给予勘合贸易特权,建立准军事同盟;对中小城邦,则鼓励其遣使朝贡,开放贸易,提供有限保护。旨在构建一个以大明为核心,层次分明的西洋秩序。
三、启动“西洋舆图”工程: 命钦天监、工部会同西洋都督府,广泛搜集阿拉伯、波斯乃至欧洲传来的海图地理知识,结合大明舰队的勘探成果,绘制尽可能精确的《大明西洋舆图》,为长远经略提供依据。
四、密令“格物院”加快技术攻关: 重点是提高战舰远洋续航能力(如改进水密隔舱、开发食物保鲜技术)、火炮的轻量化与精准度、以及适合热带海域作战的军服药品等。
这些举措,标志着大晟的海洋战略从单纯的军事开拓,转向了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全方位的深度经略,一个面向全球的帝国治理体系初现雏形。
金阶试玉:皇长子的抉择
就在张煜龙全力布局西洋的同时,皇宫弘文馆内,一场特殊的考验,正等待着六岁的皇长子张承麟。
这日讲学完毕,太子少保李光地并未像往常一样让承麟退下,而是命内侍抬来两个托盘,置于案上。一个托盘里放着一柄装饰华美、镶嵌宝石的短剑;另一个托盘里,则是一套看似普通、却磨损严重的木工工具(锯、凿、尺等)。
李光地肃然道:“殿下,今日为师不考经史,只问一事。若陛下赐你两物,唯选其一,你选何物?并述其由。”
小承麟看着眼前的短剑和工具,乌溜溜的大眼睛眨了眨,没有立刻回答。他走上前,先拿起短剑,抽出一截,寒光闪闪,很是
http://www.paoshu5.cc/book/46130/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