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大白话聊透人工智能 >知识图谱:AI的“超级大脑地图”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知识图谱:AI的“超级大脑地图”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一、先搞懂核心:知识图谱到底是个啥?

  要是把AI比作一个正在学知识的学生,那知识图谱就是它的“结构化笔记 思维导图”——不是杂乱无章的文字堆砌,而是把各种“知识点”(比如人、物、事件)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如谁是谁的朋友、什么东西属于什么类别)清清楚楚画出来的“地图”。

  举个最接地气的例子:你问“刘德华和朱丽倩是什么关系?”,普通的搜索引擎可能只会给你一堆包含这两个名字的网页;但有知识图谱的AI能直接告诉你“夫妻关系”,甚至顺带说“两人2008年结婚,育有一女”。这背后就是知识图谱在起作用——它早就把“刘德华”“朱丽倩”这两个“节点”,用“夫妻”这个“连线”连在了一起,还附上了“结婚时间”“子女情况”这些“属性”。

  专业点说,知识图谱是由“实体”“关系”“属性”三要素组成的网状结构。实体就是“谁、什么、哪里”(比如周杰伦、《青花瓷》、台北);关系就是“干什么、是什么、有什么联系”(比如周杰伦演唱《青花瓷》、周杰伦出生于台北);属性就是“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比如周杰伦的生日是1979年1月18日、《青花瓷》发行于2007年)。

  可能有人会问:“这不就是数据库吗?”差别大了。传统数据库是“表格形式”,比如一个“歌手表”、一个“歌曲表”,查关系得写复杂的查询语句;而知识图谱是“网状结构”,就像人脑里的记忆连接,能一眼看出谁和谁有关、有啥关系,AI用它来“思考”效率能翻几十倍。现在不管是智能音箱、搜索引擎,还是ChatGPT这样的大模型,背后都藏着知识图谱的身影。

  二、为啥要搞知识图谱?解决AI的“糊涂病”

  以前的AI有个大问题:要么“记不住”,要么“拎不清”,就像个“糊涂蛋”。知识图谱的出现,就是给AI治这两种“病”的。

  (一)治“记不住”:把零散知识串成“网”

  普通人记东西是“举一反三”,比如知道“苹果是水果”“水果能吃”,就会自动想到“苹果能吃”。但早期AI不是这样,它记的是孤立的知识点,比如单独记“苹果是水果”“香蕉是水果”“水果能吃”,但问“苹果能不能吃”,它可能得重新查一遍,因为没把这几个点串起来。

  知识图谱就像给AI搭了个“记忆网络”。把“苹果”“水果”“能吃”这几个点连起来,形成“苹果→属于→水果→具有属性→能吃”的链条,AI下次再遇到相关问题,顺着链条一找就有答案,不用重复“死记硬背”。

  比如你问智能音箱“猫能吃狗粮吗?”,它背后的知识图谱里有“猫→属于→猫科动物→饮食需求→需要牛磺酸”“狗粮→主要成分→满足犬科动物需求→缺乏牛磺酸”,顺着这两条链一对比,就能告诉你“不能吃,会缺牛磺酸”——这就是知识图谱帮AI实现了“逻辑推理”。

  (二)治“拎不清”:分清“同名同姓”和“模糊表述”

  生活里好多“歧义”,人能分清,但早期AI很容易懵。比如你说“我
  http://www.paoshu5.cc/book/46178/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