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若真如此,还请二位莫要藏私。此刻应天府百姓都在场,不奢求什么大宗师,只要能让百姓盏茶工夫识字通经便好。

  来啊,教化百姓不是儒家夙愿吗?机会就在眼前,请开始吧!

  燕长倾后退数步,张开双臂示意。传音力士将这番话原原本本传遍全场。

  顿时,应天府百姓沸腾了:快用圣人思想教化我们!老子大字不识,也想当读书人!

  “那个元世祖连汉字都不认识,却在圣人思想的感化下,转眼间精通儒家经典,成了儒门大宗师。”

  “我好歹还会写自己的名字,难道不比他强?!”

  “要是我能得到圣人教化,怎么也能混个儒教大宗师当当!”

  “圣人教化啊,孩子别睡了,快准备接受圣人思想,将来去考文状元!”

  “嘿嘿,没想到俺也有识字的一天,俺等不及要受那圣人教化了!”

  ……

  高台上,燕长倾仰天长啸:

  “教化!”

  一旁的传音力士对着扩音喇叭,高声怒吼:

  “教化!”

  四面八方百姓的呼声越来越高,渐渐汇聚成整齐划一的呐喊:

  “教化!”

  “教化!”

  “教化!”

  ……

  声浪滚滚,直冲云霄。

  另一座高台上,朱元璋与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以及文武群臣,听到这震耳欲聋的呼声,无不面露惊骇。

  如此场面,如此声势,简直骇人听闻!

  文臣之首的宋濂见此情景,忍不住低声喃喃:

  “完了……完了……完了……”

  今日若不能给应天府百姓一个交代,圣人思想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必将一落千丈,甚至荡然无存!

  至于让百姓瞬间识字、通晓四书五经?宋濂想都不敢想。

  百姓或许愚昧,但他可不傻。

  这种事,莫说孔希学、孔克表,就算孔圣人复生,也绝无可能!

  【这便是裹挟舆论的可怕之处吗?】

  朱元璋环顾四周狂热的百姓,又望向高台上的燕长倾,目光深沉,沉默不语。

  此前燕长倾多次提及掌控舆论、 民意的重要性,但他始终未能真切体会。

  如今亲眼目睹燕长倾三言两语便掀起民意狂潮,将孔希学、孔克表逼入绝境,他才真正明白——何为舆论之威!

  朱元璋目光如刀,凝视高台上狼狈不堪的孔希学与孔克表。百姓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席卷整条洪武大街,连酒楼栏杆都被震得簌簌作响。这位开国皇帝此刻才真切体会到,沸腾的民意比千军万马更令人胆寒——若这等力量被人利用来胁迫朝廷,即便是真龙天子也不得不暂避锋芒。

  儒家学子们瑟缩在角落,他们的辩驳刚出口就被民声碾碎。孔希学后背的冷汗已浸透深衣,恍惚间竟觉脚下高台正在声浪中摇晃。忽见他浑浊的眼珠迸出精光,扯着嘶哑的嗓子喊道:元世祖乃天命所归!虽不识汉字,自有孔圣梦中亲授学问!

  (“然而终究是凡俗之人,岂能与元世祖这等真命天子相提并论?”

  “若要读书明理,通晓四书五经,仍需跟随儒门学子与文人书生,经年累月潜心修习。”

  起初孔希学言辞略显滞涩,但越说越顺畅。

  说到最后,他再度恢复自信,昂首直视燕长倾。

  元世祖乃天子,即便不识汉字又何妨?

  天子自有天授之能!

  说不准还是孔圣亲授儒家学问!

  既有圣人亲自指点,元世祖不通文字却深谙儒道,成就一代宗师,岂非理所当然?

  反正元世祖已故百年,谁能将他唤来对质?

  死无对证,自然由他们定论!

  传音力士通过扩音喇叭,将孔希学之言传遍应天府百姓耳中。

  原本喧嚷的人群渐渐安静。

  元世祖能成儒教宗师,因他是天子,得孔圣天授学问。

  他们岂敢自比天子?

  当朝真龙就坐在前方,若口出狂言,只怕顷刻间便会被诛灭九族。

  朱元璋身旁的宋濂听罢,暗自松了口气。

  这番解释虽牵强,却也勉强说得通。

  圣人思想的地位,总算暂且保全。

  燕长倾神色未变,淡然道:

  “所以忽必烈欣然接纳,以礼相待:免除孔府与儒户兵赋,尔等便弹冠相庆?”

  “所以南宋未亡时,孔家第五十世孙、衍圣公孔元用便率族人投效元军,剿杀宋军,为‘元国’殉身?”

  “所以孔家世代受宋恩,却无一人尽忠,反投靠元朝,继续稳坐衍圣公之位,为元朝颂德诋宋?”

  “你们孔家就是这样展现天下读书人的气节?!”

  “这就是你们教给天下文人的‘忠君报国’?!”

  “这就是你们宣扬的‘宁死不屈’?!”

  “教出来的怕都是些 求荣、卑躬屈膝的奸贼吧!!”

  燕长倾字字如刃,直戳孔希学、孔克表及在场所有儒生学子的心窝。

  这番话说得众人几乎窒息。

  这些事孔希学、孔克表真不知情?!

  那些儒生学子真不晓得?!

  不!他们心知肚明!

  却都假装不知!

  只要闭口不提,平民百姓便无从知晓,孔家依旧是高高在上、忠义双全的圣贤后裔!

  可此刻,燕长倾当着十余万应天府百姓的面,彻底撕破了这层遮羞布!

  将孔家光鲜外表下的丑陋面目, 暴露在烈日之下!

  围观百姓顿时哗然:

  “不是说孔圣后人都忠贞不渝吗?!”

  “宋朝还没亡呢,孔家就投了元廷,帮着元军剿杀宋军,为元朝‘尽忠’?!”

  “忠君爱国?忠的是元朝皇帝,爱的是元国吧!”

  “宋朝待孔家不薄,封他们衍圣公,世代尊崇。”

  “结果孔家就这样报答皇恩?连条狗都不如!”

  “狗吃了主人饭还知道叫两声,孔家倒好,帮着元军打宋军!”

  “圣贤后裔?孔圣世家?忠君报国?我呸!”

  “什么孔圣世家,根本是欺世盗名的败类!”

  ......

  高台上的朱元璋听着燕长倾的话和百姓议论,暗自心惊。

  狠!

  真狠!

  太狠了!

  今日之后,至少在应天府,孔家圣贤后裔的名声算是臭了!

  千年声誉,恐怕就要毁于一旦!

  这才是真正的诛心之论!

  诛心之论!

  朱元璋目光灼灼,俯视着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一众皇子,沉声道:

  “标儿,你们可要仔细看,用心学。”

  燕长倾这一番犀利言辞,在朱元璋眼中极具深意,令他受益匪浅。

  “儿臣谨记!”

  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齐声应答。

  即便朱元璋不提醒,他们早已听得入神,甚至有人已执笔疾书,将燕长倾的话一一记下。

  台下,宋濂“无意”听见朱元璋与诸皇子的对话,嘴角微颤,头颅低垂,似有千斤之重,难以抬起。

  高台之上,烈日当空。

  孔希学、孔克表却如坠冰窟,冷汗涔涔,望向燕长倾的眼神中满是惊骇。

  千百年来,知晓孔家过往龌龊之人不在少数,其中不乏历代 !

  可即便是天子,也无人敢如此直白地撕开孔家的遮羞布。

  一旦揭开,便是与天下儒生为敌!

  便是逼得天下文人揭竿而起!

  这般后果,纵是 亦难承受!

  然而,燕长倾却毫无顾忌,将孔家千年积弊尽数抖落!

  他当真不怕天下儒生的口诛笔伐?!

  孔希学猛然想起——燕长倾乃农学院副院长,背后站着当代圣人神农氏。

  而神农氏手握亩产三十六石的祥瑞土豆,有此倚仗,保下燕长倾易如反掌!

  【难道孔圣世家的千年清誉,要断送于我之手?!】

  孔希学仰头望向刺目骄阳,一阵眩晕袭来。

  他狠咬舌尖,强逼自己清醒。

  此刻绝不能倒!否则非但未能揭穿神农氏,反令孔家千年基业毁于一旦!

  良久,孔希学咬牙开口,声音沙哑:

  “昔年宋廷失德,民怨沸腾,百姓水深火热,江山倾覆在即,天命已弃宋室。”

  “元世祖乃明主降世,伐罪吊民,欲开太平盛世……”

  “正因如此,我孔家第五十世祖、衍圣公孔元用,才率领族人舍身投效元廷,为天下苍生谋福。”

  掌声响起。

  燕长倾轻拍手掌,面带讥讽:

  “妙!”

  “实在妙极!”

  “这番话说得当真冠冕堂皇!”

  “可你口中那个‘不施仁政、民怨沸腾’的南宋,在崖山海战覆灭之际——”

  “陆秀夫背负幼帝赵昺投海,无数忠臣随之殉国!”

  “更有十万军民慨然赴死,海面浮尸蔽日!”

  “这便是你所谓的失尽民心的宋廷?!”

  “这十万殉国忠烈之中——”

  “可有一个姓孔之人?!”

  “若你能指认其中任一孔姓子弟,我燕长倾立刻自裁谢罪!”

  他字字如刀,掷地有声。

  ......

  噔噔噔——

  孔希学与孔克表面色惨白,踉跄后退。

  燕长倾的赌命之问,此刻竟成绝杀。

  只需举出一位孔氏殉国者,便能当场诛杀此獠。

  可那十万英魂名册里——

  何曾有过曲阜孔氏半笔记载?

  “或许宋朝确有过失。”

  燕长倾冷眼睥睨:

  “或许宋室确失民心。”

  或许大宋治下的黎民确实水深火热、生计维艰。

  或许天命气数当真已离赵宋而去。

  然而,即便是这般风雨飘摇的朝廷!

  在江山易主、社稷倾覆之际,仍有十万义士深明大义!

  他们懂得何谓礼义廉耻!

  更明白忠孝节义的真谛!!

  甘愿为家国大义抛头颅洒热血,共赴国难以报君恩!!!

  说到此处,燕长倾目光如炬地扫过孔希学与孔克表,嘴角扬起讥诮的弧度:

  可这十万义士所受的宋室恩泽,究竟几何?!
  http://www.paoshu5.cc/book/46182/1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