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凡违抗或妨碍防疫者,初次违令者断腿,再犯则斩首示众,毫不留情。若非燕长倾劝阻,初次违令者便会被直接处决。

  因此,即便偶有愚顽之徒,在亲眼目睹违令者被当场打断腿后,其余人便再不敢造次。

  这或许算是封建时代为数不多的优势之一。

  听闻有人违令,朱元璋眉头一皱,冷声道:

  “可曾诛其全家,以儆效尤?”

  一旁的太医王履闻言,不由得浑身一颤。

  燕长倾叹息道:

  “断其腿足矣,无需株连。”

  他默默收回了先前对封建帝制的称赞——在这个时代,人命有时确实轻如草芥,尤其遇上朱元璋这般杀伐果断的 。

  朱元璋冷哼一声,眼中对燕长倾的赞许减了两分,斥道:

  “妇人之仁!”

  “乱世当用重典,防疫更应如此!若因一时心软导致天花扩散,悔之晚矣!”

  燕长倾摇头道:

  “乱世用重典,我并无异议。”

  “但应天府外的疫情,尚不至‘乱世’地步。”

  “只需确保防疫政令顺利推行即可,无需过度严惩。”

  若在平日,朱元璋定会与他争辩一番。

  或许是牛痘接种后的虚弱尚未消退,朱元璋对燕长倾的话并未出言反驳,只是冷哼一声以示不满。

  沉默片刻后,朱元璋凝望远处虚空,低声道:

  不知老五那边……如今怎样了?

  燕长倾同样望向远方,眼中掠过一丝忧色。

  周王朱橚离京已逾十日,按行程推算,此刻应已抵达五十万北伐大军与二十万北元降俘的驻地。

  相较于应天府天花疫情的可控局面,北伐大军与北元降俘营中的瘟疫,才是真正的隐患。

  ......

  北伐大军驻地。

  周王朱橚率众昼夜疾驰,七日疾行千里而至。

  牛痘接种后的不适叠加长途跋涉,令他元气大伤。

  为运送三万头接种用牛,北伐所获万余战马尽数征用,途中倒毙三成,终在第三波疫情爆发前抵达。

  甫一入营,朱橚未及饮水便持圣旨寻到主帅曹国公李文忠与西平侯沐英等将领。

  所幸众将大多未染疫,朱橚当即为其接种牛痘,随即接管全军指挥权。

  查核军情后,朱橚稍感宽慰——北元降俘染疫者未达预估的四分之一,北伐将士染疫比例亦低于五十分之一。

  所幸五十万北伐大军与二十万北元降俘平日行军驻扎皆分处两地,故而当北元降俘内部爆发第二波天花疫情时,北伐大军所受波及甚微。

  曹国公李文忠闻讯后当即下令严密封锁:二十万降俘被划为内圈隔离区,其中染疫者与未染疫者再行分隔;五十万明军则在外围形成包围圈,既与降俘保持距离,又将其死死困于防线之内。

  染疫者禁入未染疫区域,未染疫者亦不得踏出内圈——越界者,立斩无赦!

  李文忠甚至做了最坏准备:若朝廷太医无法控制疫情,即便背负千古骂名,他也要效仿秦将白起,将这二十万染疫降俘尽数诛灭!毕竟一旦疫情扩散,大明百姓将遭灭顶之灾。

  令他意外的是,朱元璋竟派周王朱橚亲率太医驰援。更震撼的是,肆虐千年的天花竟已有预防之法!

  得益于李文忠的铁腕隔离,疫情比预期缓和:二十万降俘中仅万余确诊,五十万明军仅千余人染病。朱橚当机立断,将现有牛痘尽数接种于高风险将士,又将未染病的三万头牛驱赶至染疫降俘营地,加速牛群感染以获取更多痘苗。

  军营内,周王朱橚面容憔悴,眉宇间尽是忧色。

  太医令戴思恭躬身禀报:殿下,今日北元降兵新增天花病患两千五百余例,先前染疫者又有七百余人不治身亡。

  我军将士新增七十六例染疫,暂无死亡病例。

  朱橚强打精神,沉声下令:新发天花病患即刻迁入隔离区,其同住降兵一并转入高风险隔离区。

  所有染疫身亡的北元降卒,须深坑焚化,务必做好消杀。

  染疫将士优先给予支持治疗。

  说到此处,朱橚语气转厉:周边州府的医药物资为何迟迟未至?各地征调的大夫为何还未抵达?

  眼下染疫将士与降卒已逾万人,军中储备的医药根本难以为继。作为监国太子,朱橚只能选择优先救治明军将士。正因如此,千余染疫明军虽病情沉重,却尚无死亡病例。

  而万余北元降卒缺医少药,只能听天由命。天花本就凶险,加之大夫严重不足,仅靠随军太医根本无力照看众多病患。每日近千北元降卒因此丧命,已成常态。

  此前,二十万北元降俘的生死或许无人关心。

  然而,当 揭露——恩克卓里克图等北元高层暗中传播天花瘟疫,致使这些降俘染病后,他们的价值陡然攀升。

  若能挽救这二十万人,借他们之口揭露北元高层的 ,便可动摇亦集乃旧城及辽东等地北元残部的军心,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便无法招降,也能令蒙元百姓对大明心生向往,为日后收复埋下伏笔。

  正因如此,每一名降俘的性命都至关重要。

  可眼下,医药匮乏、大夫短缺,每日近千人因天花丧命,周王朱橚的耐心已至极限。

  “各州府征调的大夫已到两千余人,余下者将在陛下限期内抵达。”太医令戴思恭禀报道,“附近州府的医药物资多数已调集,今夜至明日可陆续送达。其余需从远途调运,尚需时日。”

  “多数?”朱橚眸光骤冷,“保定府呢?”

  戴思恭苦笑:“保定府医药商称无余货可征,知府仅勉强凑出三车物资。”

  “堂堂保定府,竟无囤货?”朱橚怒极反笑,“知府便这般敷衍了事?!”

  戴思恭沉默。他心知肚明——商贾惜财,官府纵容,但这话已不必再说。

  朱橚猛然转身,向帐外厉声道:“永城侯何在?!”

  周王朱橚话音刚落,守在军营外的永城侯薛显立即转身进帐,抱拳应道:

  末将在此!殿下有何钧令?!

  这位随驾护卫的永城侯薛显,是与周王同行的开国勋贵,途中已接种过牛痘疫苗。同行的还有一万京营精锐,这些免疫天花的将士此刻正驻守在五十万北伐大军外围,形成隔离防线。

  即刻调遣五千京营将士。周王冷峻的声音在帐内回荡,持本王金印彻查保定府所有药商!若发现囤积药材者——鎏金护甲重重叩在案几上,以欺君之罪满门抄斩!保定知府若监管不力,同罪论处!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五十万北伐将士与二十万北元降卒皆面临天花威胁,他必须用雷霆手段震慑奸商。若有人敢发国难财,便要杀一儆百!

  末将领命!性烈如火的永城侯毫不迟疑,转身便点齐兵马向保定府疾驰而去。持有圣旨的周王此刻便是北伐军最高统帅,令出如山。

  太医令戴思恭暗自心惊。这位往日虚心求教的温和亲王,此刻眉宇间竟透着与洪武皇帝如出一辙的杀伐之气。他定了定神继续禀报:北元降卒今日第三次 动,近千人冲击防线,虽被箭阵逼退......

  话音未落,远处又传来囚营的喧哗声。二十万元军俘虏就像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每日运出的尸首不断消磨着他们的理智。尽管明军宣称掌握防治之法,但在亲眼见证疗效前,对这些视天花为绝症的俘虏而言,每具 都是压垮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明将他们隔离,无异于让他们自生自灭!

  要么被天花瘟疫吞噬,要么拼死突破大军的包围,搏一线生机!

  不愿坐以待毙的北元降俘,终将按捺不住,冲击大明北伐军的外围防线。

  若真到了那一步,即便大明不忍心看着这些降俘死去,

  为了阻止天花扩散,也不得不痛下 ,以震慑众人。

  可一旦死在大明手中的降俘过多,

  再想以“北元高层故意散播天花”为由收服这二十万降俘的心,便再无可能。

  到那时,在这些降俘眼中,

  大明与暗中传播瘟疫的北元高层,又有何分别?

  听完戴思恭的汇报,朱橚眉头紧锁,沉声问道:

  “那三万头牛,还要多久才能全部感染天花,生成牛痘?!”

  如今牛已备齐,天花病患也有,

  只要三万头牛全部感染并生成牛痘,便能给十万至十五万人接种。

  若能先为十万高危降俘和数万北伐军接种,

  眼下的危局便能暂时稳住,

  争取更多时间为剩余将士和降俘接种牛痘。

  但前提是——

  在三万头牛生成可用牛痘前,二十万降俘不能集体 !

  “按途中观察,至少还需三五日。”戴思恭同样面色凝重。

  来时他们携带了几名染病的北元降俘,

  让牛与病患同处,通常需五到七日才会感染。

  如今仅过去两日,

  那三万头牛恐怕尚未染病,更遑论生成牛痘。

  朱橚闭目沉思,手指轻叩桌案。

  【今日已有近千人冲击防线!】

  【明日,人数必破千!】

  【再拖三五日, 降俘恐将过万!】

  【若冲击大明防线的北元降兵超过万人,二十万降俘随时可能集体 !】

  【必须再争取五天,不,稳妥起见最好争取七天时间!】

  【到那时,三万头牛都将感染天花并产出可用牛痘!】

  【再赌一次!】

  【赌我朱橚绝非短命之人!】

  朱橚睁开双眼,目光坚定,立即对太医令戴思恭说道:

  “走!随我进入北元降俘营地!”

  ……

  “殿下,请回吧!这太危险了!”

  太医令戴思恭极力劝阻周王朱橚,希望他立刻返回。

  此刻,朱橚仅带着戴思恭、长兴侯耿炳文及百余名接种牛痘的明军将士,押送着北元降俘统帅乃儿不花的囚车,手持扩音器具,向降俘区中心行进。

  朱橚淡淡扫了戴思恭一眼,平静道:
  http://www.paoshu5.cc/book/46182/1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