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若燕先生作保,我愿相信那条手帕与金银等价。

  我亦认同。

  附议。

  ......

  朱元璋听着儿子们的回答,脸色愈发阴沉。

  众皇子的表态,无异于承认燕长倾的公信力与天子比肩。

  若非对象是燕长倾,此刻早已人头落地。

  燕长倾唇角微扬,继续道:

  同一条手帕,在陛下与我手中,诸位便认可其价值。

  但若由锦衣卫持有,诸位却不愿相信。

  差异之处,在于陛下、我、锦衣卫三者的公信力。

  在诸位心中,陛下公信至高,故毫不迟疑接受御赐手帕的价值。

  我的公信虽不及陛下,但尚能令诸位思量后认可。

  至于锦衣卫——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其公信,远不足以让诸位殿下信服。

  “即便有锦衣卫的担保,他们手中的手帕仍不能像金银铜钱那样充当等价物。”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他忽然理解了为何大明宝钞虽数量庞大且材质普通,却能与稀有的金银铜钱共同流通于市井。

  原来关键在于宝钞承载着天子威仪——这份举国认同的公信力,才是让纸张获得货币生命的根源。

  “千百年来,人们尝试过无数物品作为交易媒介。”燕长倾环视着朱元璋夫妇与朱标等皇子,抛出新的疑问,“为何最终唯有金银铜三者经久不衰?那些同样稀有的古玩字画、美玉珍品,为何成不了通货?”

  朱棣眼中精光一闪:“莫非是...公信力存在高低之分?”

  “燕王殿下慧眼。”燕长倾颔首笑道,“古玩在权贵眼中价值连城,可若拿给田间老农,恐怕还不如一斗粟米来得实在。但即便三岁稚童,也知黄白之物能换饴糖。”

  他轻抚案上茶盏继续道:“所以乱世来临时,人们宁可怀揣金锭逃难,也不会带着易碎的汝窑瓷瓶——这便是‘盛世藏古玩,乱世囤黄金’的深意。”

  黄金、白银与铜,自古便承载着无数代人积累的厚重公信力!

  ......

  待朱元璋、马皇后及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消化片刻后,燕长倾继续道:

  正因黄金、白银与铜本身稀有珍贵,又凝聚着千年积淀的公信力,百姓自然认可其作为等价物的价值。

  但大明通行宝钞不同。

  它既不稀有,也无内在价值,更缺乏历史沉淀的公信力。要让宝钞流通,就必须为其注入新的公信力——

  这公信力,正来自于陛下所代表的大明王朝!

  以国家信誉为担保,确保宝钞与金银铜等价,百姓才会接受。

  只要万民信任陛下,信任大明,宝钞便能持续发行,且始终保有与金银铜同等的价值!

  届时,陛下只需下令宝钞提举司印制,要多少便有多少。

  一夜获利千万两?若陛下愿意,单日获取亿万财富亦如探囊取物。

  现在,陛下还觉得自己贫穷么?

  燕长倾目光灼灼地望向朱元璋,唇边挂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朱元璋呼吸渐重,眼中泛起异样的光彩。

  【想要多少财富,只需印制宝钞?】

  【一日坐拥亿万资财也非难事?】

  【原来朕竟如此富足?!】

  【早知钱能如此易得,朕何须这般精打细算!】

  【若非这些年国库空虚,大明处处需用银钱,朕早就挥师北上,扫平残元!】

  【待今日《屠龙技》讲授完毕,朕即刻下旨命宝钞提举司日夜赶印大明宝钞。】

  【能印多少便印多少!】

  【有了银钱,朕不仅能北伐建功,更能让天下百姓早日丰衣足食!】

  【从今往后,大明再不会为银钱所困!】

  ......

  此刻朱元璋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低估了宝钞提举司的价值。

  这哪里是什么印钞衙门,分明就是座取之不尽的金山银矿!

  虽说印出来的是纸钞,但只要这些宝钞能当金银使唤,且能源源不断印制,便与真金白银无异。往后国库若再缺钱,只管命宝钞提举司加紧印制便是。

  马皇后见丈夫沉浸于幻想之中,忍不住出言提醒:此事恐怕另有隐忧吧?宝钞当真可以无限印制?

  燕长倾微微颔首:弊端确实存在。

  方才说过,百姓之所以认可宝钞价值,全因陛下以大明国运作保。

  陛下担保他们持宝钞可购得等值货物,或兑换等额金银铜钱。

  若某日百姓发现百文宝钞只能买九十文货物,或兑九十文铜钱——

  这中间的差额,消耗的便是陛下与朝廷的公信力。

  待这份信任消磨殆尽,百姓对陛下旨意、朝廷政令都将心生疑虑。

  若真有那么一日,万民皆对朝廷失去信任......诸位以为会如何?

  朱元璋从思绪中惊醒,马皇后正提出疑问,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都神情凝重地听着。

  若大明百姓不再信任天子与朝廷,这个王朝恐怕就要走向 了!

  陛下可以随意发行大明宝钞,毕竟它只是纸张,本身并无价值,印制也不费事。

  但必须确保每张宝钞都能让百姓买到等值货物,或兑换等值金银铜钱。

  在百姓眼中,宝钞与金银铜钱无异。

  一旦他们发现宝钞贬值——

  比如百文宝钞只能买九十文的货,或兑九十文铜钱。

  百姓就会觉得被朝廷骗了十文钱!

  若百文宝钞只能兑七十文——

  便是被骗三十文!

  若有一天宝钞彻底变成废纸——

  就等于朝廷骗光了百姓毕生积蓄!

  试问, 千万百姓的朝廷,会不会被愤怒的民众 ?

  燕长倾冷笑道。

  朱元璋等人面色发白。

  对了,现在百文宝钞实际只能兑八十五文了。

  这句话让朱元璋面如死灰,仿佛看见千万百姓怒吼着要 大明......

  ......

  【一百文大明宝钞,如今竟只能换八十五枚铜钱?!】

  【岂不是说朕与大明朝廷,不知不觉间已让万千百姓平白损失了十五文钱?!】

  【若真如此,为何国库中不见这亿万百姓的十五文钱?!】

  【好大的狗胆!竟有人敢在朕面前玩这种把戏?!】

  【这可是从千万百姓口袋里掏走的十五文钱,聚沙成塔该是何等惊人的数目?!】

  当燕长倾提及宝钞贬值之事,朱元璋眼中顿时燃起滔 火,指节捏得咯咯作响:

  妙!妙极!

  好个祸国巨蠹!

  好个吞天硕鼠!

  敢在朕眼皮底下盘剥万民,若不将你九族连根拔起,朕便不配坐这龙椅!

  燕长倾执戒尺的手悬在半空,被这突如其来的暴喝惊得怔住。方才分明在讲解货币信义,怎就扯出抄家灭族之事?

  陛下何故震怒?

  待朱元璋道出心中疑虑,燕长倾不禁失笑:此事与 无涉。

  胡言!朱元璋拍案而起,百姓确确实实少了十五文钱,可内帑与国库皆未见此款,若非 中饱私囊,这海量钱财难道能凭空蒸发?

  在这位开国 朱元璋怒不可遏,恨不得立刻拔刀斩尽奸佞之徒!

  胆敢作恶后还让他朱元璋背黑锅的人,或许存在。

  但无妨,既然他已知晓此事,很快此人连同其九族都将灰飞烟灭!

  这话他朱元璋说到做到!

  燕长倾轻叹一声,转身在木板上写下两个新词:【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他转向朱元璋解释道:

  或许有人在其他方面动了手脚,但那千万百姓损失的十五文钱,绝非人为所致。

  至少在这个时代,还没人能做到如此大规模的舞弊。

  百姓损失钱财的真正原因,是陛下引发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朱元璋、马皇后及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再次听到这个陌生词汇。

  燕先生,何为通货膨胀?朱标急切追问。

  这关系到大明公信力的存亡,他怎能不急?马皇后与其他皇子同样迫切想要了解。

  燕长倾直截了当地解释:

  首先明确,黄金、白银、铜钱及大明宝钞,都是市面流通的交易货币。

  但必须明白,货币并非越多越好。

  举例说明:现有十颗琉璃珠,每颗标价一百文宝钞。

  若楚王、齐王各有五百文,刚好各买五颗。

  但若二位殿下突然各持一千文,而琉璃珠仍只有十颗。

  此时你们都想购买,还能以原价成交吗?

  朱桢迟疑道:应该可以吧?先生不是说一百文一颗吗?

  朱榑也附和:我们钱多与先生无关吧。

  “若你们各自持有一千文宝钞,就意味着其中一人能买下我手中的十颗琉璃珠。”

  “那另一人又当如何?!”

  朱榑漫不经心地答道:

  “另一人不买便是。”

  燕长倾收起笑容,正色道:

  “若琉璃珠是救命粮呢?!”

  “若齐王殿下此刻是急需购粮救命的百姓呢?!”

  “此时殿下还能说不买吗?!”

  朱榑怔了怔,脱口而出:

  “那便买下......”

  “如何买?楚王殿下要以百文宝钞一颗的价格全数收购。”

  燕长倾步步紧逼。

  “加价便是!六哥出百文,我出两百文总行了吧?!”

  朱榑不假思索地回应。

  殿内众人——朱元璋、马皇后及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皆露出深思之色。这番对答已让他们隐约明白何为【通货膨胀】。

  燕长倾环视众人道:

  “正如方才所示,当楚王、齐王持有宝钞增多,而琉璃珠数量不变,且二人都必须购买时——”

  “唯有加价一途!”

  “我定价百文,你们却需主动加至两百文才能购得。”

  “更可能的是,在你们加价前,我已将价格从百文提到两百文。”

  “这种以两百文购得原价百文之物的现象,便是宝钞贬值!”

  “譬如现今百文宝钞仅能兑八十五文铜钱,同样属于贬值。”

  “换言之,如今百文宝钞的价值,仅相当于过去的八十五文,并非有人侵吞了十五文。”
  http://www.paoshu5.cc/book/46182/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