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执事争徒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外门小丹会最终的结果,在沸腾的议论声中揭晓。夺得魁首的,是一位入门已近二十载、常年闭关钻研丹道的老牌外门弟子,名为韩铸。他炼制出了一炉品质极高的“筑基丹”半成品“凝基散”,虽非完整丹药,但其难度和实用价值得到了执事们的一致认可,最终评分略胜赵小二的冰心丹一筹。

  对于这个结果,众人虽觉韩铸胜在资历与丹药本身的战略性意义,但也并无太多异议。毕竟,韩铸的炼丹手法老辣沉稳,功力深厚,是公认的外门丹道第一人,此次夺冠也算实至名归。

  然而,所有人的目光和话题中心,却并未完全聚焦在这位冠军身上。更多的惊叹、好奇与探究,都投向了那位以一炉引动丹气、灵性自生的“冰心丹”夺得第二名的年轻弟子——赵小二。

  当主持小丹会的筑基长老宣布完最终名次,并颁发完奖励后(赵小二获得了一笔不菲的宗门贡献点和数种珍稀的一阶灵草),广场上的气氛并未随之冷却,反而变得更加微妙而热烈起来。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才是真正决定这些表现出色弟子未来道路的关键时刻——择师。

  按照青云宗惯例,在外门大比或小丹会这类重要场合表现优异的弟子,往往会得到宗门内筑基执事,甚至偶尔有金丹长老的青睐,被直接收为门下弟子。这意味着一飞冲天,意味着更优质的修炼资源、更系统的功法传承以及更强大的靠山。

  果然,主持长老的话音刚落,高台之上,数道蕴含着强大灵压和热切意味的目光,便齐刷刷地落在了正准备随人群退场的赵小二身上。

  首先开口的,是那位脾气略显火爆的李执事。他身形一动,便如同瞬移般出现在了赵小二面前,声若洪钟,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

  “赵小二!老夫李炎,掌丹鼎峰炼器堂副职,于控火一道,浸淫超过一甲子!”他目光灼灼地盯着赵小二,如同在审视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你炼制那冰心丹时,对冷火的掌控精妙入微,可见在控火之上天赋异禀!若随老夫修行,不出三年,必让你掌握‘心火如炉,念动焰生’的高深境界!届时,莫说一阶丹药,便是二阶灵丹,控火关隘也难不倒你!你可愿拜入老夫门下?”

  李炎执事的声音如同惊雷,在广场上炸响,带着一股炽热的劲风,吹得赵小二的衣袍猎猎作响。他这直接而霸道的招揽方式,瞬间点燃了全场的气氛。

  “是李炎执事!他可是宗门内有名的控火大师!”

  “上来就许下三年掌握高深控火术的承诺,李执事这是势在必得啊!”

  “赵小二运气真好,能被李执事看中……”

  然而,不等赵小二回应,又一个清瘦的身影飘然而至,正是那位面容枯瘦的陈执事。他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盖过了李炎的余音:

  “李师弟,稍安勿躁,莫要吓坏了小辈。”陈执事先是对李炎笑了笑,随即转向赵小二,语气温和却充满自信,“赵师侄,老夫陈远,平生最爱钻研各类丹方,尤擅推陈出新,优化古方。观你炼制冰心丹,手法别具一格,暗合古意却又自有灵韵,可见并非墨守成规之人,正合老夫之道。”

  他顿了顿,继续道:“你若入我门下,老夫毕生所藏数千丹方,包括诸多孤本、残卷,皆可任你阅览参详。更有诸多改良丹方的思路与心得,可与尔共同探讨。丹道之海,浩瀚无垠,循规蹈矩难有大成,唯有敢于思考、勇于创新,方能走得更远。老夫可为你引路,助你早日形成自身独特的丹道风格。”

  陈执事的条件,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丹道的弟子而言,都充满了致命的诱惑。丹方,尤其是那些孤本和改良思路,是炼丹师最宝贵的财富!

  “陈远执事!宗内有名的‘丹方痴’!据说他脑子里记下的丹方比藏经阁一层还多!”

  “能随意翻阅陈执事的私人收藏……这条件,太诱人了!”

  “陈执事更看重他的悟性和潜力啊……”

  李炎眉头一皱,正要反驳,又一个声音插了进来,带着几分圆滑与精明:

  “呵呵,两位师兄,何必争得如此急切?”来人是一位面白无须,眼神灵活的中年执事,姓王,主管丹鼎峰部分对外丹药贸易,“赵师侄,老夫王通。丹道修行,天赋、悟性固然重要,但资源亦是根本。老夫别的不敢说,但在宗门内外,人脉还算宽广。你若拜我为师,日后修行所需一切资源,灵石、灵草、珍稀材料,甚至高阶丹炉,老夫皆可为你筹措,必不让你为外物所困,可专心致志,攀登丹道高峰!而且,老夫可带你提前接触修真界的丹药交易,让你明白何谓‘丹以稀为贵’,如何将自身所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修行资粮!”

  王通执事的话,直指修炼的核心问题——资源。对于大多数弟子而言,这同样是无法忽视的吸引力。

  “王通执事掌管部分丹药贸易,油水丰厚,人脉极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跟着王执事,确实不用担心修炼资源了……”

  “这是要走实务路线啊……”

  三位筑基执事,各具优势,李炎的控火绝艺,陈远的丹方宝库,王通的资源人脉,如同三座散发着诱人光芒的宝山,矗立在赵小二面前,让他选择。广场上所有弟子都屏息凝神,看着这难得一见的“争徒”场面,心中充满了羡慕与嫉妒。

  刘枫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被三位筑基执事围在中间、面色平静的赵小二,只觉得一股酸涩与怨恨几乎要冲破胸膛。他多么希望那个被争抢的人是自己!可现实是,除了他的家族长辈曾为他打点过的一位执事,并无其他人对他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兴趣。这种落差,让他几乎发狂。

  赵小二此刻心中也是波澜起伏。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引来三位筑基执事的亲自招揽,而且条件一个比一个优厚。李执事的控火术,陈执事的丹方,王执事的资源,每一样都对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这个选择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他未来的丹道之路。

  他正要开口,表达感谢并稍作思量,一个更加苍老、却带着莫名威严的声音,如同涓涓细流,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小家伙,丹意初窥,灵性自生,确实难得。”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那位一直端坐高台,甚少开口的白发白师叔,不知何时也已来到了近前。他并未看李、陈、王三位执事,浑浊却深邃的目光,直接落在赵小二身上。

  “老夫白尘,一生醉心丹道,不求闻达,只问本心。”白师叔的声音平淡,却带着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你可知,何为丹道之根本?”

  他并没有等赵小二回答,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声音不高,却仿佛蕴含着大道至理:“外物可借,不可恃。技法可学,需化用。丹道之根本,在于心,在于神,在于对天地灵机、万物药性那一丝玄之又玄的感悟与共鸣。你既能初窥丹意门径,便说明你与此道有缘。若愿随老夫修行,老夫可传你‘观药性之本真,感丹道之自然’的法门,助你夯实那一点灵光,使其不至于昙花一现,而是真正成长为属于你自己的‘丹道之树’。”

  白师叔的话,没有许诺具体的资源或技法,却指向了更高层次的“道”。这对于已经触摸到“丹意”边缘的赵小二而言,其吸引力,甚至超过了前面三位执事的总和!

  “白……白师叔祖!”有弟子失声惊呼,语气中充满了敬畏。

  “白师叔祖竟然也开口了!他老人家可是几十年未曾收徒了!”

  “听说白师叔祖在丹道上的境界,已非寻常筑基修士所能揣度……”

  “这赵小二……何德何能啊!”

  李、陈、王三位执事,在白尘开口的瞬间,气势便不自觉地弱了下去。他们可以互相竞争,但在白师叔面前,无论是辈分、修为还是丹道境界,他们都差了不止一筹。三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和苦笑。白师叔亲自开口,他们哪里还有竞争的余地?

  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赵小二身上。四位筑基执事,四种不同的道路,控火、丹方、资源、丹道根本……他会如何选择?

  赵小二的心脏剧烈地跳动着。白师叔的话,如同洪钟大吕,敲醒了他。确实,玉珏、资源、技法固然重要,但丹道的根本,在于自身对“道”的领悟。白师叔所指的路,似乎正是他内心隐约渴望,却又不知如何去走的路径。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面前四位气息渊深的筑基修士,然后,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并未直接回应任何一人,而是转向了高台之上,那位从一开始就关注他,此刻正含笑望着他的师尊——吴清风。

  他对着吴清风,深深一揖,声音清晰而坚定:

  “弟子赵小二,多谢李师叔、陈师叔、王师叔、白师叔祖厚爱!诸位师长所授,皆是无上妙法,弟子心向往之。然则,弟子入门之初,便已蒙吴清风师尊不弃,收入门下,悉心指点,方有今日微末寸进。弟子虽愚钝,亦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理。师恩未报,岂敢他投?”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弟子之道,便在丹鼎峰,便在吴清风师尊座下。此志,不移!”

  此言一出,满场皆寂!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那四位抛出橄榄枝的筑基执事。谁也没想到,赵小二会在这种时候,如此果断,如此决绝地选择留在原本的师尊门下!要知道,吴清风执事虽然人缘不错,教学也认真,但其本身只是筑基中期修为,在丹道上的名气和资源,远无法与李、陈、王三位相比,更不用说深不可测的白师叔了!

  这赵小二,是傻了吗?放着康庄大道不走,偏要守着原来的小路?

  吴清风站在高台上,身体微微一震。他看着台下那个对着自己深深鞠躬、语气坚定的弟子,眼眶竟有些微微发热。他原本以为,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赵小二即便选择离开,也是人之常情,他绝不会怪罪。可他万万没想到,赵小二竟会当众做出这样的选择!

  李、陈、王三位执事愕然片刻后,神色复杂地看了看赵小二,又看了看吴清风,最终都化为一声无奈的叹息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佩。此子,重情重义,道心坚定,未来……或许真的不可限量。

  白尘师叔浑浊的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明显的讶异,随即,那讶异化为了一丝极淡的、却真实存在的欣赏笑意。他深深地看了赵小二一眼,又瞥了吴清风一下,微微颔首,并未再多言,身形一晃,便已消失在原地。

  赵小二直起身,感受着周围各种复杂难言的目光,心中却一片坦然与平静。他深知吴清风师尊或许给不了他最顶尖的资源或最玄妙的法门,但师尊的温和、耐心以及对根基的重视,正是他目前最需要的。而且,拜师之初的知遇之恩,他不能忘,也不想忘。

  丹道漫长,一步一个脚印,走得稳,比什么都重要。而吴清风师尊,正是那个能让他走得最稳的人。

  吴清风快步从高台上走下,来到赵小二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好!好!好孩子!为师……定不负你今日之选择!”

  这一刻,师徒二人相视而笑,一种超越寻常师徒的信任与情谊,在无声中流淌。
  http://www.paoshu5.cc/book/46210/1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