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献俘大礼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鸿胪寺官员行至御驾前,恭敬跪拜,奏请道:“恳请陛下、皇后及太子殿下登乘肩舆!”

  成化皇帝朱见深欣然应允:“好,即刻启程。”

  礼乐随之奏响。

  不多时,皇帝一行人抵达午门楼上,落座后乐声渐息,缇骑挥鞭,全场顿时一片肃穆。

  宦官王敬高声赞唱:“陛下驾到!”

  乐声再起,执事官员手举案几,稳稳置于午门前中道,乐声复止。

  接着,宦官王敬再次赞唱:“宣露布!”

  宣展官员跪拜后起身,与宦官一同上前取露布,跪宣其内容,宣读完毕,恭敬放回案上。

  退回原位,俯伏行礼,乐声再起,众人行四拜之礼,平身之后,乐声戛然而止。

  侍卫将大案缓缓举起,重新安放于御道东侧,随后,引礼官引领献露布等官员有序退出。

  东南总督汪直,率麾下将士及俘虏,至午门下马,步行至前,虔诚跪拜,高声道:

  “臣,东南总督、征南大将军汪直,领羽林、龙武、天策三卫之禁军,承吾皇天威,福建平叛凯旋,吾皇万岁,万万岁!”

  保国公朱永亦跪拜道:“臣朱永,携陛下威灵,镇压藩王叛乱,承休王终自刎于府中。

  今得胜归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成化帝朱见深瞥了一眼朱佑极,含笑道:

  “此次战役,尔等功勋卓着,待献俘大礼毕,来一趟乾清宫,不论尔等还是三卫将士,及地方府兵府将,朕都要重重奖赏!”

  众将齐刷刷跪倒在地,齐声高呼:

  “多谢陛下隆恩浩荡!”

  太子朱佑极给了王敬一个眼神。

  宦官王敬立刻会意,高声喊道:“献俘!”

  负责押解俘虏的军士们,押着贼囚缓缓行至指定午门下,贼囚们面朝北方,跪于午门之前。

  随后,刑部尚书刘璟自群臣之中挺身而出,跪于午门御道之前,其左右两侧是刑部侍郎。

  目光炯炯,声音洪亮如钟,向高坐午门之上的成化皇帝奏道:“臣,刑部尚书刘璟。

  斗胆奏请,将贼军将领及大小头目处以极刑,以正国法;白莲教众与叛军士兵,则流放或监禁,以儆效尤,请陛下圣裁!”

  这不过是走个流程罢了,众大臣都知道皇帝的想法,按照成化帝鹰派的想法,这些叛军将领能活也就怪了。

  言辞激昂,字字铿锵,在场武将无不义愤填膺,紧握双拳;而文官们则面露漠然,仿佛置身事外。

  刘璟言毕,俯身叩拜。

  全场瞬间陷入一片庄严肃穆之中。

  众人屏息以待,静候紫禁城午门之巅的圣旨降临,贼寇们亦是神色紧张,目光紧锁于高坐午门之上的帝王。

  午门,紫禁城的巍峨正门。

  矗立于天地之间,其命名寓意深远——一日之中,太阳高悬天顶,谓之午,象征着朱家皇权的至高无上,无可撼摇。

  午门之南,端门静静伫立。

  宛如皇权的守护者,以其公允端正之姿。

  在这端午二门之间,御道蜿蜒,其畔,一股无形的压迫感如潮水般汹涌,让那些曾在福建横行霸道、不可一世的贼寇几乎窒息。

  午门外广场的凹型设计独具匠心,三面包围,形成了一个绝佳的聚音效果。

  平日里,午门颁诏,城楼上的圣旨清晰可闻,传遍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而今日,这旨意并非由内官代传。

  而是成化皇帝朱见深想亲自颁布。

  在一片肃穆之中,成化皇帝朱见深的声音回荡在午门广场:“这些叛军在福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此等败类,留之何用,全部处以极刑!”

  如果全杀的话,估计柴市就是尸横遍野,平时砍人不是在午门口,而是柴市,那里有一个特别大的行刑台,柴市离老百姓的居住区也有点距离,避免人闻到血腥味。

  太子朱佑极闻言,连忙上前劝阻:

  “父皇,叛军之中,除将领外,多有百姓被胁迫,他们罪不至死。

  儿臣以为,刘尚书之言有理,既能彰显父皇公正,又能体现仁德之心,请父皇恩准。”

  皇后万贞儿望着这对父子,一唱一和,心中暗自好笑,几乎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成化帝朱见深故作沉思,片刻后问道:

  “你们觉得太子所言,是否妥当?”

  众人心中皆明,皇帝此乃顺水推舟,不过是要找个台阶,收回先前的口谕罢了。

  英国公张懋给朱仪使了个眼色,成国公朱仪心领神会,代表武将们站了出来:“臣以为太子所言极是,只需斩杀那些将领即可。”

  内阁首辅李秉也附和道:

  “臣亦赞同太子之言,几千条人命,岂能轻易斩杀?此举有违上天的好生之德,亦不人道。”

  皇帝朱见深,深思熟虑后,毅然下旨:

  “朕每每想到那些因叛乱而惨死的无辜百姓,就痛心不已,本想重处,可朕的太子仁德,劝朕放过,看在太子的面上,这次便依刘璟所奏,但匪首们立斩不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立斩不赦!”

  这四个字,如雷鸣般在殿堂回响,由近及远,震撼人心。

  武将勋戚们随之附和,声音洪亮:

  “立斩不赦!”

  群臣、将士亦纷纷响应,声音由稀疏转为密集,自午门由上而下,直至数千名皇城卫齐声应和,声震九霄,彰显天威。

  贼将们吓得魂飞魄散,瘫倒在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普通叛军士兵则如释重负,仿佛从鬼门关走了一回,连忙高呼万岁,感激天恩浩荡。

  而那些大小头目及叛军将领,听闻自己即将被斩,心如死灰,他们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幽冥之门。

  紧接着,一群军士将那些吓得失禁与昏厥的匪将们,如长龙般押解至柴市,普通叛军士兵被押赴天牢,场面颇为壮观。

  皇帝朱见深沉声道:

  “下月便是太子登基大典,太子已向朕禀明,定年号为弘治,礼部需妥善筹备相关事宜。”

  礼部尚书祝瓛恭敬回应:“臣遵旨。”

  朱见深轻轻摆手:“让他们退下吧。”

  随即,锦衣卫缇骑面朝北方,齐声高呼:

  “礼毕!”

  宦官王敬亦随之喊道:“鞠躬,礼成。”

  礼乐随之响起, 文武百官恭敬地向皇帝行五拜三叩头之礼,礼毕平身,乐声随之而止。

  鸿胪寺官员跪禀:“大典已成。”

  礼乐再次响起,成化帝朱见深携皇后万贞儿及太子朱佑极,圣驾缓缓离去,乐声渐息。
  http://www.paoshu5.cc/book/46237/6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