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采花之王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汪直站起身来,说道:“你口中的老郡王,莫非是大明第一代汉阴王,韩靖王的第二子,韩惠王朱徵锅之弟,朱徵鍉?”

  陈六微微点头,汪直神色凝重,道:

  “你应当知晓,污蔑一位藩王的后果何等严重,你确定你所言非虚吗?”

  陈六连忙回应:“我怎敢无端冤枉一位郡王,正是因为我知晓这些隐秘,所以时常向教授周恂借钱以偿还赌债。

  后来,周恂不再肯借钱给我。

  我在外公家时,路过肃王府,为了借钱,才将这消息偷偷告知了老肃王。”

  汪直眉头一皱,道:“我正是从肃王那里得知此事的,原本我并非全然相信,竟有人胆敢在我大明紊乱宗室血脉,玷污皇室尊严,如今看来,一切似乎都已水落石出。

  还有一事,你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陈六嗫嚅道:

  “是……

  是韩王亲信刘通告知我的。”

  汪直问:

  “他为何要这么做?

  况且,作为韩王亲信。

  莫非朱偕灊也牵涉其中?”

  陈六摇了摇头:

  “那我就不得而知了。”

  汪直挥了挥手:“先退下吧。”

  “是,望督公大人一定替草民求情,放过我的家人,即便九泉之下,也会感激不尽。”

  “答应你的,本督自然会做到,去吧。”

  待陈六退下后,汪直沉吟道:

  “真是奇怪。”

  马永成忙问道:“干爹,怎么了?”

  汪直言道:

  “据我所忆,韩靖王妃刘氏未曾生育,朱范仅有两个庶子,即朱徵钋与朱徵鍉。

  自首封韩宪王朱松起,韩藩大宗之主的寿命普遍不长,少有能过五十岁者。

  韩靖王朱范薨逝于景泰元年,年仅三十岁,随后年仅十一岁的朱徵钋承袭爵位。

  因年幼,他在本支宗室中威望欠缺,其叔祖襄陵王朱冲炑常以‘我这是为你好’为由越俎代庖,而褒城王朱范堮、通渭王朱范墅两位叔叔,更是对他视若无睹,肆意欺凌。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韩王朱徵钋极度渴望亲情,因而对唯一的弟弟朱徵鍉十分疼爱。

  按常理,惠王庶五子朱偕灊即便看在先父的份上,也不应为难汉阴王藩。

  然而,此事竟从朱偕灊身边的亲信处传出,本督不信他真的毫不知情。

  即便知晓此事,也本无必要宣扬出去,朱偕灊应当明白,此事若让太上皇知晓,汉阴藩定然难保,就连已故的朱徵鍉也会受到惩处。”

  陕西总兵陈钺道:

  “末将认为此事非同小可,犹如谋逆大罪,或许是韩王为人刚正,故而大义灭亲。”

  马永成摇了摇头,说道:“陈总兵平日里多操心军务,对民政与藩地之事知之甚少。

  据孩儿所知,这韩王并非安分守己之人,其手中亦有些不法之事。”

  陈钺赶忙回应:“马公公所言极是。”

  汪直当即下令:

  “我们即刻前往韩王府。”

  数日之后,乾清宫内。

  太上皇朱见深正在暖阁中午睡,太后万贞儿轻手轻脚地为他盖上被子。

  随后收拾妥当,来到宫内。

  只见司礼监掌印太监梁芳正指挥着几个内侍,这些内侍手中都抱着题本。

  印月高声通报:“太后驾到!”

  梁芳等人连忙躬身行礼,齐声道:

  “老奴见过太后。”

  “免礼,这些可是今日的题本?”

  万太后问道。

  面对万太后的询问。

  梁芳赶忙恭敬地回答:“回太后,正是。这些都是内阁送来的,不过积压许久了。”

  万贞儿又问:“为何会有积压之说?”

  梁芳答道:“积压的题本,要么是内容重复的,要么是一些极为棘手之事。

  不过这些题本都颇为重要。

  按理说不该如此。”

  万贞儿说道:“他近日颇为劳累,此刻还未醒来,这些题本我帮他过目一番。”

  “是。”

  梁芳亲自将一堆题本放置在御桌上。

  万贞儿看了一会儿,发现这些题本要么涉及军务,要么是官员任命这类重大之事,她并不想插手,随后问道:

  “可有不涉及军政的题本?”

  梁芳答道:“有一份刑部的题本。”

  万贞儿问道:“所为何事?”

  梁芳禀报道:

  “刑部接到了晋州府衙上报的一桩骇人听闻的案件,此案被定为十恶不赦之重罪。”

  “十恶之罪?”

  “正是,请太后过目。”

  梁芳将题本呈递至万贞儿手中,万贞儿细细审阅,初时面露惊色,随后逐渐转为愤怒。

  “可恶至极,此人当诛!

  这般重大案件。

  内阁为何不早些上报,实乃失职!”

  “嘭”的一声。

  万贞儿将题本重重拍在御桌之上。

  万太后素来性情温和,极少动怒,梁芳见状,连忙附和:“老奴看后,也怒不可遏。

  不仅内阁失职,通政司官员更是嚣张跋扈,仗着背后有东林党余孽,目中无人。”

  万贞儿问道:

  “如今朝中还有东林党吗?”

  梁芳答道:“明面上的几乎已不复存在,但暗中潜藏的却不在少数。”

  万贞儿目光再次落在题本上,问道:

  “你对此案有何看法?”

  梁芳道:“老奴个人认为,应当严惩不贷,主犯桑冲,理应凌迟处死,不知刑部和内阁将如何决断?”

  万贞儿道:“票拟上刑部和内阁皆认为,将主犯流放即可,但本宫对此决定并不认同。”

  梁芳恭声道:“太后明鉴。”

  万贞儿执起朱笔,代朱见深在题本上批下“再议”二字,随后吩咐道:

  “将此题本退回,让内阁重新票拟。”

  梁芳接过题本,小心翼翼地询问:

  “不知通政司之事……”

  万贞儿神色冷峻,道:

  “此事需等他醒来后再行决断。

  你且去告诫内阁与通政司,日后若再敢积压题本、隐瞒不报,必当严惩不贷!”

  梁芳连忙应道:“是。”

  梁芳来到阁房,环视一圈,见万喜不在,心中稍安,便坐在主位上,慢悠悠道:

  “诸位阁老,真是日理万机啊。”

  次辅刘健问道:

  “梁公公,不知驾临,乃何事?”

  梁芳道:“今日太后审阅了你们的题本,对票拟内容甚为不满。

  晋州之案,必须加重处罚。”

  首辅李秉闻言,愤然道:

  “太后乃后宫之主,岂可干政?”

  “放肆!”梁芳厉声喝道。

  “李秉,我看你是老糊涂了,身为首辅,竟连何话该讲、何话不该讲都不明白吗?”

  李秉回道:

  “本阁一向直言,陛下既然重用于我,我自然要为大明尽心竭力,不像某些身体残缺之人,整日只会趋炎附势、摇尾乞怜。”

  “大胆,你不想活了不成?”

  王敬一脸愤怒地瞪视着李秉。

  梁芳赶忙拦住王敬,说道:

  “以当今太上皇、陛下与太后的关系,你觉得陛下会理会你吗?

  这能算干政吗?

  还是尽快修改吧,若改得不好。

  就不必呈送太后了。”

  李秉正欲开口,万安却抢先说道:

  “公公所言极是,我……

  我们这就改,改。”

  “那就多谢万阁老了。”

  言罢,梁芳带着王敬拂袖而去。

  李秉坚定道:

  “我不改,要改你们改。”

  刘健劝道:

  “首辅,还是算了吧,依了他们吧。”

  李秉正色道:

  “我也觉得量刑稍轻,这倒无妨,但历朝历代后宫干政,皆是极为严重之事。

  我受陛下重用。

  岂能让那太后随意驳回票拟。”

  “唉唉唉,你这话可不对。

  我朝太后亦是英明睿智之人,况且我大明的马皇后、张太后、孙太后。

  哪个不曾改动过票拟?

  既然你们执意如此,那我来改,改为全部判凌迟,全家流放边关,告辞。”

  言罢,万安带着题本离开了阁房。

  刘健对李秉说道:

  “李首辅,万安与太后攀有亲戚,万喜又是太后的亲弟弟,我们若想拥有话语权,就需在内阁中多安插些自己的人呐。”
  http://www.paoshu5.cc/book/46237/7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