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林怀远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时代之声》录制结束后的第二天,京城飘起了细碎的雪花。这是初春以来的第一场雪,不大,却足以让这座北方古城平添几分肃穆与清冷。

  沈屿起得很早,在酒店房间内做完简单的锻炼,正对着窗外飘雪的街景喝茶,房间的电话响了。

  是前台,声音恭敬:“沈先生您好,有一位姓林的先生在一楼茶室等您,说是与您约好的。”

  姓林?沈屿微微挑眉。他在京城并无熟人,节目组的人也不会用这种方式联系。

  他略一沉吟,想到了一种可能。放下茶杯,他换了身得体的便装,下楼前往茶室。

  酒店茶室环境雅致,暖气开得足,与窗外的寒意形成对比。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位穿着深色中山装、约莫五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

  他坐姿端正,面容清癯,眼神温和却透着一种久居上位的沉稳气度。见到沈屿,他微笑着起身,伸出手:“沈先生,冒昧打扰。鄙人林怀远,在文化部门工作。”

  他的握手有力而短暂,语气平和,没有丝毫官僚气,却自然流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

  “林先生您好。”沈屿与他握手,在他对面坐下。服务员悄无声息地送上热茶后便退了出去,茶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林怀远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语气依旧温和:“沈先生昨晚在《时代之声》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您朗诵《少年华夏说》时的那种平静的力量,非常打动人。”

  “张导和李老师配合得好。”沈屿端起茶杯,语气平淡。

  林怀远笑了笑,目光深邃地看着沈屿:“沈先生过谦了。文字的力量是根本。不瞒您说,我们对您的作品一直非常关注。从《石灰吟》的风骨,到《别翠屏》的超然,再到《江雪》的孤寂,以及《从前慢》的温情……每一首都堪称佳作,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而积极的反响。”

  他顿了顿,轻轻吹了吹茶汤,继续说道:“尤其是《少年华夏说》,它所激发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已经超越了文学本身,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一股正能量源泉。这非常难得,也让我们看到了优秀文艺作品在凝聚人心、引领风尚方面的巨大潜力。”

  沈屿静静地听着,没有接话。他知道,重点还在后面。

  林怀远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诚恳:“沈先生,我们今天见面,除了表达对您才华的欣赏和感谢之外,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他直视着沈屿的眼睛,缓缓说道:“我们知道,您除了‘沈屿’这个身份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艺名——‘鱼知乐’。”

  沈屿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恢复自然。他脸上没有任何惊讶的表情,只是抬眼看了林怀远一眼,轻轻“嗯”了一声,仿佛听到的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事实。

  林怀远对沈屿的平静反应似乎并不意外,他点了点头,语气更加郑重:“《后来》和《为爱痴狂》这两首歌,我们也注意到了。它们精准地捕捉了当代人的情感脉搏,艺术水准很高,传播力极强。这让我们看到了您在音乐创作方面的另一种非凡天赋。”

  “所以,”林怀远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我们希望能邀请您,以‘鱼知乐’的身份,或者以您愿意的任何方式,为我们创作一首歌曲。一首……能够像《少年华夏说》那样,凝聚时代精神、激发爱国情怀、易于传唱的主旋律作品。”

  他补充道:“我们知道您不喜约束,追求自由。请您放心,这绝非政治任务,也不是命题作文。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平台和需求,具体的创作,完全尊重您的艺术规律和个人意愿。

  题材、风格、形式,都由您来决定。我们相信,以您的才华和对时代的感知,一定能创作出既符合主流价值,又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的精品力作。”

  茶室里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雪花飘落的细微声响和茶水氤氲的热气。

  沈屿垂眸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心中念头飞转。在国家机器面前果然没有秘密可言,“鱼知乐”的身份被洞悉,他并不意外。

  对方的态度极其谦和且富有策略,不是命令,而是“邀请”,给予最大的创作自由,显然是做足了功课,深知他的脾性。

  创作主旋律歌曲?这个提议,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少年中国说》的成功,已经证明了他(或者说他“化用”的能力)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对方看中的,正是这种能将宏大主题与个人情感、艺术美感巧妙结合的能力。

  答应吗?

  这意味着要再次“借用”前世的智慧,意味着要卷入更主流、更高层面的关注,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不答应吗?

  对方姿态放得如此之低,诚意十足。而且,不可否认,如果真能有一首优秀的作品,在这个时代发出积极的声音,影响更多的人,似乎……也并非全无意义。

  这与他“随心所欲”的躺平哲学,似乎也并不完全冲突?只要内心把持得住,将其视为一次特殊的创作体验,而非政治任务,或许也能从中获得乐趣?

  更重要的是,对方已经知晓“鱼知乐”的身份,这是一种无形的“筹码”。委婉的拒绝,或许会带来不必要的关注和后续的“做工作”,反而更麻烦。

  干脆地答应,反而能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并换取对方的尊重和“不打扰”的承诺。

  权衡利弊,沈屿心中有了决断。

  他抬起头,迎上林怀远期待的目光,语气平静无波:“林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组织语言,然后缓缓说道:“创作歌曲,需要灵感,也需要时间。我不能保证一定能写出让你们满意的作品,也不能保证什么时候能完成。”

  林怀远眼中闪过一丝喜色,立刻接口:“当然!艺术创作不能强求,我们完全理解!时间上没有任何限制,一切以您的创作状态为准。我们只提供必要的支持,绝不催促。”

  沈屿点了点头:“好。那我试试。”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激动承诺,只有简单的三个字——“我试试”。但这已足够让林怀远满意。他知道,像沈屿这样的人,一旦答应,便会认真对待。

  “太好了!沈先生,非常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林怀远站起身,再次郑重地与沈屿握手,“具体事宜,我会安排专人与您保持单线联系,绝对保密,绝不会打扰您的正常生活。期待您的佳作!”

  会面在平和的气氛中结束。林怀远先行离开,步履从容。沈屿独自坐在茶室,又喝完了一杯茶,看着窗外的雪渐渐变大,将京城的屋檐街角染上白色。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没想到,这趟京城之行,除了录制节目、听演唱会,还接下了这么一项“特殊任务”。这躺平的人生,真是越来越“丰富多彩”了。

  不过,既然答应了,就好好想想吧。主旋律歌曲……什么样的旋律和歌词,既能符合要求,又不失艺术性,还能让自己不觉得别扭呢?

  他站起身,走向酒店大堂。今晚还要去听肖诗雅的演唱会,先放松一下再说。创作的事,不急,随心而动便好。毕竟,他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http://www.paoshu5.cc/book/46252/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