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平衡的艺术
推荐阅读:
锦绣农女种田忙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重回1988人生重启
叶辰夏若雪
重生85:我的女人有点多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最强小神农
最强狂兵
谍影:命令与征服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秋日的省委大院,银杏叶开始泛黄。李鸣风坐在副书记办公室里,审阅着下一周书记办公会的议题安排。自从半年前担任省委副书记以来,他已经逐渐熟悉了这个新岗位的权力运行规则。“书记,这是刘书记那边送来的议题清单。”秘书处长轻声汇报,将一份文件放在桌上。
李鸣风扫了一眼清单,眉头微皱。七个议题中,有五个涉及人事任免,而且都是关键岗位。刘建国显然想趁赵永春即将完全退下来的时机,加快人事布局。
“把我们准备的党建创新方案也加上去。”李鸣风在清单上添了一项。
周一上午的书记办公会,气氛比往常更加凝重。刘建国、李鸣风和即将离任的赵永春三人围坐在小会议室内,工作人员记录后便退了出去。
“今天先研究干部问题。”刘建国开门见山,“几个市和省直部门一把手岗位空缺时间不短了,需要尽快配齐。”
赵永春慢悠悠地开口:“干部任用要慎重,特别是重要岗位,人选要经得起考验。”这话看似平常,实则暗示不必过于着急。
李鸣风接过话头:“我同意永春书记的意见。同时建议,重要岗位的人选可以考虑扩大选拔范围,不要局限于少数人。”
刘建国面色不变:“鸣风同志有什么具体建议?”
“比如发改委主任这个岗位,是否可以考虑从国家部委或者兄弟省份引进人才?”李鸣风抛出一个早已想好的方案。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沉默。刘建国原本打算推荐自己的亲信担任这一要职,李鸣风的建议打乱了他的计划。
“从外面引进干部,可能不了解我省情况。”刘建国委婉反对。
“可以配备熟悉情况的副手。”李鸣风坚持,“关键是干部的专业能力和政治素质。”
赵永春出乎意料地支持李鸣风:“我觉得鸣风同志的建议有道理。发改委是重要部门,一把手人选确实要慎重。”
二对一的局面下,刘建国只好让步:“那就先研究其他人选,发改委主任的问题放一放。”
第一回合,李鸣风成功阻止了刘建国对关键岗位的掌控。
然而,散会后刘建国留下李鸣风:“鸣风,晚上有空吗?一起吃个饭,就我们两个人。”
李鸣风知道这是要私下谈判了。他爽快答应:“好的,建国书记。”
晚餐安排在省委招待所一个小包间,没有其他人参加。刘建国一改会上的严肃,语气亲切:“鸣风啊,我们搭班子有半年了,配合得还不错。”
“主要是建国书记领导有方。”李鸣风保持谦逊。
“干部问题,我们要有通盘考虑。”刘建国切入正题,“省直部门需要年轻化、专业化,这方面你的想法我很赞同。不过,也要考虑干部队伍的稳定性。”
李鸣风听出了弦外之音:刘建国愿意在专业岗位上让步,但核心部门必须由他掌控。
“我完全同意。”李鸣风顺势回应,“关键是要把合适的干部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两人达成共识:经济专业部门的人选可以协商,但党务核心部门由刘建国主导。
这次私下交流后,书记办公会的气氛明显缓和。在接下来的人事研究中,李鸣风对党务部门人选较少发表意见,而对经济部门人选则坚持专业标准。
刘建国也投桃报李,在经济部门人选上尊重李鸣风的意见。省发改委主任最终从国家部委引进了一位专家型干部,双方都表示满意。
然而,平衡总是短暂的。一个月后,李鸣风接到一个令人不安的报告:一项国家重点项目中,可能存在重大违规问题。而该项目的主要推动者,是刘建国的重要亲信。
李鸣风面临两难选择:如果彻查,可能直接冲击刘建国;如果不查,一旦问题暴露,自己也要承担领导责任。
经过深思,他采取了一个迂回策略。首先,他让审计部门进行常规审计,不专门针对该项目;其次,他私下向刘建国汇报了“听到的一些反映”,建议加强项目监管。
刘建国反应敏锐:“有什么具体问题吗?”
“目前没有确凿证据,只是些反映。”李鸣风轻描淡写,“我觉得加强监管总没有坏处。”
刘建国沉思片刻:“你说得对。这件事你负责把关。”
得到授权后,李鸣风名正言顺地加强了对项目的监管,一些违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避免了更大损失。
这件事处理后,刘建国对李鸣风更加信任,省委班子的运作也更加顺畅。
但李鸣风清楚,这种平衡建立在相互制约的基础上。一旦一方力量过强,平衡就会被打破。
十二月初,赵永春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在送老迎新茶话会上,赵永春握着李鸣风的手意味深长地说:“鸣风啊,现在是你挑大梁的时候了。”
这话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机锋。果然,赵永春退休后,省委领导班子重新分工,李鸣风增加了对政法工作的分管。
权力增加的同时,责任和风险也同步增长。政法系统关系复杂,涉及面广,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
李鸣风上任后第一把火,是推动司法体制改革。这既是中央要求,也是他的施政重点。但在研究具体方案时,他与刘建国产生了分歧。
刘建国主张稳妥渐进,李鸣风则认为应该大胆创新。两人在书记办公会上各抒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面对僵局,李鸣风想出了一个创新方案:选择三个市作为试点,探索不同改革模式,成熟后再全省推广。
这个方案既满足了创新要求,又控制了风险,得到刘建国认可。更重要的是,试点工作由李鸣风负责,为他积累了政法工作的实践经验。
冬去春来,李鸣风在省委副书记岗位上逐渐游刃有余。他既维护刘建国作为班长的权威,又在分管领域大胆工作;既坚持原则底线,又讲究方式方法。
然而,他清楚知道,这种平衡艺术需要时刻把握分寸。今天的默契可能明天就被打破,今天的盟友可能明天就成为对手。
更重要的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无论是权力博弈还是政治平衡,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四月的省委大院,玉兰花盛开。李鸣风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这个充满政治智慧考验的地方。他知道,作为省级领导干部,不仅要会干事,更要懂政治;不仅要能担当,更要善平衡。
而这条平衡之路,他还将继续走下去。带着初心,带着使命,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http://www.paoshu5.cc/book/46253/1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