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重生之问道官途 >第38章 批文落地与暗箭袭来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8章 批文落地与暗箭袭来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省城,省政府大楼庄严肃穆,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力与期待。李鸣风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斗士,在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之间穿梭。他不再仅仅强调项目的政策价值,而是将王德顺家的故事作为最有力的武器,配合方文山的亲笔信和那份沉甸甸的《安居保障协议》,进行了一场场情感与理性交织的“游说”。

  “领导,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棚改项目,这是几百户像王德顺这样的普通百姓,对‘安居’最卑微也最迫切的渴望!他们等了几十年,等来的不是希望,而是随时可能倒塌的危房!省级试点,就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榆林县委县政府立了军令状,我们街道也押上了所有!恳请省里,给‘北洼子’一个机会,给这些在危房里挣扎的父老乡亲一个活下去的希望!”李鸣风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充满了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

  他的执着、他带来的鲜活案例、他背后方文山和榆林县委的全力背书,以及省自然资源厅孙建国的据理力争,终于融化了省发改委内部最后的坚冰。在省政府一次关于城市更新工作的专题常务会议上,“榆林县‘北洼子’棚户区改造项目”作为苏北省“低效用地再开发及历史遗留问题化解”首批试点项目之一,被正式审议通过!

  当李鸣风接到孙建国亲自打来的报喜电话时,他正站在省政府大院外。连日奔波的疲惫仿佛瞬间被抽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虚脱的狂喜和巨大的释然。

  “李书记!批了!批了!省政府常务会议正式通过!文件最快明天就能下发!”孙建国的声音也充满了激动,“王德顺家的故事,在会上被一位省领导专门提到,说这就是我们搞试点的初心!你们做得很好!恭喜!”

  “谢谢孙处长!谢谢!谢谢省里!”李鸣风的声音有些哽咽。他立刻将消息传回榆林。

  榆林县委县政府沸腾了!方文山接到电话,一向沉稳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对着话筒连说了三个“好!”字。郑卫国也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语气复杂却带着由衷的祝贺:“鸣风,干得漂亮!辛苦了!这下‘北洼子’有救了!”

  省级试点批文,如同一把金钥匙,瞬间打开了资金的闸门。

  “苏北建工”的反应最为迅速。批文下达的第二天,其董事长亲自带队,浩浩荡荡开进榆林,与榆林县政府、榆林街道办签署了正式的投资合作协议!协议明确:“苏北建工”带资入场,先行垫付“北洼子”安置房建设、核心基础设施(道路、管网)及过渡板房后续完善所需资金一亿两千万元!

  作为回报,获得“北洼子”改造项目周边捆绑开发的约200亩商住综合用地的优先开发权,需按程序招拍挂,但协议明确了合作意向和基本框架。

  双方共同组建项目管理公司,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与此同时,“苏省供销集团”也表达了浓厚的合作意愿,虽未正式签约,但承诺在农产品流通、社区商业配套等方面与“北洼子”未来社区深度合作。

  资金活水注入,最大的受益者是“北洼子”的居民。省级试点的光环、苏北建工进场的大阵仗,以及王德顺家成功获得保障的活广告效应,彻底点燃了居民签约的热情。

  陈芳带领的项目办公室,门庭若市。居民们拿着《产权认定及补偿安置意向征询表》,排着队等待签约。工作人员忙得脚不沾地,但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成就感。

  “我要原地回迁!选个阳光好的楼层!”

  “我家选货币补偿,孩子等着钱买房结婚呢!”

  “陈主任,您看我家这情况,能不能参照王大爷家那样申请点补助?”

  ……

  问题依然不少,纠纷也偶有发生,但整体氛围积极向上。陈芳严格执行“阳光征迁”流程,所有认定结果、补偿明细、签约进度实时公示,接受监督。公平、透明,是赢得信任的不二法门。

  就在“北洼子”项目高歌猛进、李鸣风声望如日中天之际,一封匿名的举报信,如同淬毒的暗箭,悄然射向了榆林县纪委,并同时抄送了县委方文山书记、郑卫国县长。

  举报信的核心内容直指李鸣风:在“北洼子”棚改中,滥用职权,违规为王德顺等特定关系户谋取巨额不正当利益!指控其大幅提高补偿标准,违规提供保障房,造成国家财政资金重大损失。

  在引入“苏北建工”过程中,涉嫌利益输送!指控其将核心的捆绑开发地块以远低于市场的条件“贱卖”给苏北建工,疑存在权钱交易。

  作风霸道,独断专行! 在街道搞“一言堂”,排除异己,打击不同意见的同志。

  举报信措辞尖锐,列举了一些看似“有鼻子有眼”的细节,如王德顺家获得的保障房面积、租金减免额度被夸大扭曲,极具煽动性和迷惑性。

  举报信很快摆上了方文山的案头。他仔细阅读着,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深邃难测,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李鸣风刚刚为“北洼子”立下大功,风头正劲,这封举报信出现的时机,太过微妙。是确有其事?还是有人眼红政绩,恶意中伤?

  他拿起电话:“请李鸣风同志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李鸣风走进方文山办公室时,明显感觉到了气氛的凝重。方文山没有寒暄,直接将那份匿名举报信推到了他面前。

  “鸣风同志,你先看看这个。”

  李鸣风拿起信,越看眉头皱得越紧,脸色也沉了下来。当看到关于王德顺家和“苏北建工”的指控时,一股怒火夹杂着寒意从心底升起。这完全是颠倒黑白,恶意构陷!

  “方书记!”李鸣风放下信,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和绝对的坦荡,“这封举报信,纯属无稽之谈!是对‘北洼子’棚改工作的恶意污蔑和对我个人政治品格的诽谤!”

  他条理清晰地开始反驳:“王德顺家的处理方案,是经街道班子集体研究、县住建局、民政局政策把关、郑县长和您亲自审阅批准的!所有流程合规合法,补偿标准严格依据政策框架,其享受的‘梯度租金减免’来源于专项设立的‘安居保障资金’,有明确的资金来源和使用监管制度,每一分钱都经得起审计!王德顺家的情况是特例中的特例,方案设计就是为了解决最困难群体的特殊问题,根本不存在‘谋取巨额不正当利益’!相关资料和会议纪要,随时可以调阅!”

  关于“苏北建工”,“‘苏北建工’的引入,是在省级试点批文落地、资金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集体决策的结果!合作协议条款经过县法制办、财政局严格审核,并报郑县长和您审阅!捆绑开发的地块,其价值评估由专业第三方机构进行,未来出让必须走公开招拍挂程序!‘苏北建工’带资入场承担巨大风险,优先开发权是市场对等交换,何来‘贱卖’?何来‘利益输送’?整个谈判过程公开透明,所有决策均有记录可查!”

  关于作风问题,“赵德海被查,是其自身违纪违法,证据确凿,由市纪委直接办理,与我个人无关!在‘北洼子’推进过程中,所有重大决策均经过班子充分讨论,方案反复征求群众意见,何来‘一言堂’、‘排除异己’?街道上下有目共睹!”

  李鸣风的回应,有理有据,掷地有声,充满了被污蔑的愤懑和扞卫清白的决心。

  方文山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看不出喜怒。等李鸣风说完,他才缓缓开口:“鸣风同志,你的解释,我听到了。举报信是匿名的,组织上会对内容进行核实。我找你谈话,是程序,也是对你的提醒。”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李鸣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北洼子’项目动了多少人的奶酪?断了多少人的财路?你李鸣风现在风头正劲,有人想把你拉下来,这不奇怪。关键是你自己,行得正,坐得直,就不怕影子斜!”

  方文山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直视李鸣风:“纪委那边,我会要求他们依法依规、客观公正地进行核实。你也要全力配合调查,用事实说话!但是,‘北洼子’的改造工作,一刻也不能停!这是省委省政府关注的试点,是榆林的头号民生工程!不能因为一封捕风捉影的举报信,就耽误了老百姓住新房!你明白吗?”

  “我明白!方书记!”李鸣风挺直腰板,眼神坚定,“我李鸣风行得正,不怕查!‘北洼子’的工作,我会继续全力推进!绝不让任何别有用心的人得逞!”

  从方文山办公室出来,李鸣风的心情并未轻松多少。举报信像一片阴云笼罩在头顶。他注意到,郑卫国那边出奇的沉默。作为县长、项目的共同负责人,面对针对李鸣风的如此严重的指控,郑卫国既没有公开表态支持,也没有私下联系李鸣风。这种沉默,本身就耐人寻味。是避嫌?还是……?

  回到街道办,陈芳也知道了举报信的事,气得满脸通红:“卑鄙!无耻!李书记,这肯定是杨宏远的余孽,或者……或者就是看不得‘北洼子’好、看不得您出头的人干的!王德顺大爷家的情况,我最清楚!我敢用党性担保,绝对没有任何违规!”

  李鸣风摆摆手,示意她冷静:“清者自清。方书记要求我们配合调查,同时项目不能停。陈芳,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沉住气!‘北洼子’的签约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监管,每一项都要做得更扎实、更透明!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回击那些谣言!王德顺家搬进保障房的日子定了吗?”

  “定了!后天!”陈芳立刻回答。

  “好!”李鸣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把搬家仪式准备好!要办得热热闹闹!让‘北洼子’的父老乡亲都看看,党和政府兑现的承诺!民心所向,就是最坚硬的盾牌!”

  省级试点批文带来的喜悦尚未散去,暗处的冷箭已至。李鸣风站在风口浪尖,一边是必须全速推进的民心工程,一边是来自暗处的恶意中伤和组织的调查。方文山的信任是有限的,郑卫国的沉默是意味深长的。他必须在这信任与猜忌的钢丝上,走得更稳、更坚定。王德顺家的乔迁之喜,将是他反击的第一声号角。
  http://www.paoshu5.cc/book/46253/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