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铜臭暗涌与赤子之心
推荐阅读:
明月宗
羞!港城大美人被京圈太子抱回家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原神,我才不是什么神明代言人
快穿之路人不炮灰
快穿之疯批大佬别浪了
活在崩坏世界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第一百八十九章 铜臭暗涌与赤子之心苏文清领了币制革新的差事,立刻以罕见的热情与效率投入其中。他召集户部清吏司、将作监的能工巧匠,甚至请动了格物分院几位精通冶金与力学的博士,日夜商讨新钱制式、合金配比以及大规模铸造的工艺流程。一份详尽的《币制革新疏》初稿很快呈递御前,条分缕析,考虑周详,连旧钱回收的折价比率、防止私铸的防伪措施等都一一涵盖。
李瑾阅后大为赞赏,朱批“深合朕意”,命其尽快完善,择机推行。
然而,就在苏文清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之际,无形的阻力开始如同沼泽中的暗流,悄然涌动。
先是将作监负责采购铜料的官员回报,市面上品质上乘的铜料价格,在短短半月内悄无声息地上涨了近三成,且货源变得紧张。几家以往合作良好的大铜商,皆以“矿脉产出不稳”、“运输艰难”为由,表示难以足量供应。
紧接着,江南道和山南东道的两处主要官营铜矿,接连传来不利消息。一处因“矿硐渗水”,需要停工排水加固,预计将延误工期一月有余;另一处则发生了“矿工械斗”,虽未造成大规模伤亡,但人心惶惶,生产几乎陷入停滞。
消息传到长安,苏文清急得嘴角起泡。他亲自前往户部催问调拨其他备用铜料的进展,却见王适之一脸爱莫能助的愁苦。
“苏公,非是下官不尽心啊!”王适之摊开账册,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您看,北境郭都督刚来的催饷文书,火器营扩建、将士冬衣抚恤,哪一样不要钱?哪一样能拖?国库里能动的铜料和银钱,都得先紧着那边。这币制革新虽是长远之计,但……总不能让前线将士挨冻受饿吧?”
他句句在理,字字关乎国本,将苏文清堵得哑口无言。明知道这背后定然有人搞鬼,但对方手段高明,所有问题都出现在“合理”的环节,让人抓不住把柄。币制革新的推进,顿时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 \\* \\***
朝堂上的风云变幻,似乎并未影响到东宫的宁静。李昊大部分时间依旧沉浸在他的符号世界里。除了精进算学,他开始将兴趣转向格物之道,尤其对力学和机械产生了浓厚兴趣。
这一日,他并未像往常一样演算数理,而是伏在案上,对着几张图纸苦苦思索。图纸上画的是一种结构巧妙的“风力提水车”,旨在利用风能替代人力或畜力,灌溉高处的农田。想法很好,但在关键的传动结构上,他遇到了瓶颈,几次模拟推演都显示效率不佳,且容易损坏。
林薇前来探望时,正看到儿子对着一堆废纸稿撅嘴生气。
“怎么了,昊儿?”林薇柔声问道,拿起桌上的图纸看了看。
李昊闷闷不乐地将自己的困境道出:“……母后,我想让它转得更省力,更牢固,可总是差一点。格物院的博士们讲的道理我都明白,可自己动手设计,才知道这么难。”
林薇看着图纸上那稚嫩却充满想象力的设计,心中一动。她想起自己前世那些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机械原理。她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拿起笔,在旁边空白处画了几个简单的杠杆、齿轮和连杆的示意图,标注出支点、力臂等概念。
“昊儿,你看,”她轻声引导,“力量传递的时候,改变一下角度,或者增加一个转动的部件,会不会更省力?结构上,三角形是不是比四边形更稳定?”
李昊睁大眼睛,看着母亲信手画出的简图,那些在博士们口中颇为深奥的原理,此刻变得如此直观清晰。他脑中仿佛有电光闪过,猛地抓过一张新纸,埋头重新设计起来,口中念念有词:“这里加一个惰轮……这里用连杆……支撑点放在这里……”
看着儿子瞬间焕发神采、全心投入的侧脸,林薇心中既感欣慰,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她带来的超越时代的见识,正在通过这种方式,悄然影响着这个帝国的未来。这是馈赠,还是……另一种形式的“阴影”?
**\\* \\* \\***
苏文清在各方掣肘下举步维艰,无奈之下,只得将实情禀报皇帝。李瑾闻奏,脸色阴沉。他岂能不知这是有人暗中作梗?但王适之等人行事缜密,一时难以抓到切实证据。
“陛下,”林薇在一旁沉吟道,“对方意在拖延,使我们知难而退。我们若一味强求铜料,正落入其彀中。或许……可以另辟蹊径?”
“哦?薇薇你有何想法?”
“铜料紧张,或因需求过大,或因有人囤积。既然官矿受阻,何不暂时放宽民间探矿、开矿的限制?以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寻找、开发新的铜矿来源?同时,朝廷可以发行一种‘矿冶债券’,专用于支持新矿勘探与开采,许诺以未来矿产收益或新钱发行利润偿还。以此法,或可绕过当前困局,甚至可能发现新的矿脉,长远来看,更能增强朝廷对资源的掌控。”
李瑾眼中一亮。这又是一条跳出传统思路的办法!利用民间力量和金融手段,来破解资源困局。
“此外,”林薇继续道,“新钱铸造,也未必一定要全部使用铜。可考虑加入少量其他金属,形成合金,既能防伪,或许还能节省部分铜料。此事,可让格物院的博士们加紧研究。”
李瑾抚掌:“好!便依皇后之议。苏爱卿,你即刻会同有关部门,拟定《鼓励民间探矿令》与《矿冶债券发行细则》。格物院那边,朕会亲自督促。”
新的对策迅速形成。然而,就在帝后二人试图以更灵活的方式打破僵局时,北境的郭猛,送来了关乎战略抉择的紧急军报。
军报称,通过多方侦查和内线情报,基本确定了黑狼部主要火药作坊在“黑石谷”的具体位置和守备情况。郭猛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提议组织一支精锐奇兵,长途奔袭,摧毁黑石谷,一举打断黑狼部的火器研发进程。
但此举风险极大,需深入敌后数百里,一旦失败,或有全军覆没之虞。郭猛在军报最后写道:“……臣愿亲率死士前往!然此战关乎北境未来数年之安危,臣不敢专断,伏请圣裁!”
是冒险一击,争取战略主动?还是稳守防线,继续忍受对方的骚扰和潜在的威胁?
抉择的重担,再次压在了李瑾的肩头。他看着军报,又看了看案头苏文清关于币制革新受阻的奏报,以及林薇提出的那份《鼓励民间探矿令》草案。
帝国的前路上,明枪暗箭,交织而来。
http://www.paoshu5.cc/book/46353/3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