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风水道尊 >第204章 道在寻常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04章 道在寻常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接连数日,静室成了杨帆与自身意念角力的战场。夜幕降临,他便在那简陋的聚灵阵中盘膝而坐,摒弃万缘,全力追寻那夜惊鸿一瞥的“恍兮惚兮”之境,意图再次触动深藏的先天一炁。

  然而,结果如同复刻般一致。

  丹田空寂,意念劳损,唯有身体的僵硬与精神的疲惫,如同潮水般一次次将他从希望的岸边冲回失望的深渊。那种玄妙的状态,仿佛彻底与他绝缘,任他如何绞尽脑汁,如何压榨心神,都如同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

  若换做常人,经历如此密集的失败,恐怕早已心浮气躁,乃至怀疑自身,动摇道心。但杨帆没有。

  最初的失落过后,他反而彻底冷静下来。失败,如同冰冷的泉水,浇熄了他因那“刹那微曦”而燃起的、潜藏的一丝急切之火。他坐在静室中,没有立刻开始新一轮的尝试,而是如同一个最严谨的工匠,开始仔细复盘每一次失败的细节。

  他回忆着自己每一次入定时的状态——那刻意放缓的呼吸,那强行收束的念头,那努力向丹田深处“探索”的意念……这一切看似在追寻“静”与“空”,但其背后,何尝不是一种更深的“执着”?一种对“成功触动先天一炁”这个结果的强烈渴望和刻意为之?

  “道法自然。”

  青松道人的话语再次回响耳边。

  “不刻意,不求全,不将不迎,方是自在。”

  他恍然惊觉!自己这些天的行为,岂不是与“自然”二字背道而驰?他将“入定”当成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将“触动先天一炁”当成了一个必须达成的目标。这种强烈的“目的性”本身,就是最大的不自然,最大的“刻意”!

  《道德经》有云:“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他越想越是明了。自己之前的路,看似在探索新途,实则仍是落入了“有为”、“有执”的窠臼。强行追求某种特定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心灵负担,如何能真正契合那“无为而无不为”的大道至理?如何能感应那存在于“虚无”之中的先天本源?

  方向错了。

  意识到这一点,杨帆心中豁然开朗,那因连日失败而萦绕的些许阴霾瞬间消散。他没有气馁,反而涌起一股明悟后的欣喜。

  他立刻调整了策略。

  不再将修行局限于那方寸静室和特定的入定时间。他撤去了蒲团前象征“严肃修炼”的香炉,甚至不再刻意选择在夜晚进行深度冥想。

  修行,开始融入他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清晨,他依旧打扫庭院,但不再仅仅是机械的动作。他用心感受扫帚划过青石的触感,聆听那沙沙的声响,观察尘埃在晨光中飞舞的轨迹,意念不着痕迹地遍布周身,感受着肌肉的舒展与力量的流转,心境平和,如镜映物。

  上午,他诵读《道德经》。不再是为了寻求某种神奇的加持或顿悟,而是如同与一位智慧长者对话,轻声吟哦,让那些古老而玄妙的字句在心间自然流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品味着水的柔韧与力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他反思着分别心带来的桎梏。诵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读懂”,而是为了“浸润”,让经文的意境潜移默化地洗涤心尘,调整他看待世界和自身的视角。

  午后,他或许会烹一壶清茶。从取水、生火、到注水、出汤,每一个步骤都从容不迫,意念跟随着水汽的升腾,茶香的弥漫,感受着这日常活动中蕴含的“道”——秩序、变化与和谐。他甚至在院中缓步而行,步伐不快,却每一步都踏实,意念如同无形的触角,轻抚着脚下的土地,身旁的草木,感受着地气的沉浮与生机的脉动。

  他不再强求“入定”,不再刻意去追寻那种“恍兮惚兮”的状态。他只是活在当下,在行走坐卧间,保持着对自身心念、身体感受以及周围环境的清醒观照。让意念如同温和的阳光,自然普照,不执着于照亮某一处,却无处不在。

  这种状态,初时显得有些散漫,甚至让他觉得自己是否在“懈怠”。但数日之后,他渐渐体会到了其中的妙处。

  心神不再因刻意的压制和追寻而疲惫不堪,反而在这种“不刻意”的观照中,变得愈发清明、灵动和富有韧性。身体也摆脱了长时间枯坐带来的僵滞,气血自然流通,呈现出一种内敛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对那“意照微芒”的状态,掌握得更加纯熟了。不再需要刻意进入,只要心念一动,那种遍布周身、细腻感知的意境便能自然生起,如同呼吸般自如。而他与体内那点“真我灵光”的共鸣,似乎也在这日复一日的“自然”浸润中,变得更加清晰和稳定。

  虽然,那期盼中的“先天一炁”颤动依旧没有出现。

  但杨帆的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宁静。

  他不再焦虑于何时能够成功,不再计较每一次尝试的“得失”。他只知道,自己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修行回归生活,让心念契合自然。

  道,不在远求,就在这扫地、诵经、品茶、行路的寻常之间。

  他如同一个放下了沉重行囊的旅人,不再盯着遥远的地平线,而是开始欣赏沿途的风景,步伐也因此变得轻快而坚定。

  他相信,当他的心真正与“道”相合,当那“无为”的意境充盈身心之时,那深藏的先天一炁,或许会在某个不经意的刹那,如同熟透的果实般,自然脱落,显现于他的生命之中。

  这条路,慢,却稳。看似无为,实则无不为。
  http://www.paoshu5.cc/book/46432/2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