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风水道尊 >第212章 滴水穿石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12章 滴水穿石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星火复明,希望重燃。然而,希望的曙光并未带来一日千里的突飞猛进,反而将杨帆带入了一条更为漫长、更为考验心性的修行轨道。

  重修之路,正式步入了按部就班、水滴石穿的积累阶段。

  每日清晨,东方既白,杨帆便已起身。诵读《道德经》是雷打不动的第一课。他不再追求字句的倒背如流,而是逐字逐句地品味,让那“道可道,非常道”的玄奥,“致虚极,守静笃”的意境,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浸润他的心田,洗涤因俗世纷扰而可能沾染的尘埃,巩固那“不刻意、不强求”的修行心态。

  随后是身体的锤炼。依旧是那些自创的、近乎残酷的姿势与撞击,旨在打破肉身惯性,刺激深层潜能。每一次力竭,每一次肌肉的颤抖与骨骼的嗡鸣,都是对这具躯壳最直接的对话与打磨。他知道,这座“神庙”越是坚固通透,越能承载未来可能壮大的本源力量。

  午后,他会花费时间维护乃至微调那座简陋的“聚灵归元阵”。没有内力加持,一切全靠手动与心算。他像一位老农伺候自己最珍贵的田地,仔细检查每一处节点的水晶朝向是否因风雨而偏移,悬挂的铜钱角度是否依然精准,绘制符文的玉牌是否灵性未失。这个过程繁琐而枯燥,效果也依旧微弱,但他乐此不疲,因为这本身就是对“意”的掌控与对天地气机理解的实践。

  夜晚,是“存意”与“观照”的核心时刻。在药浴带来的松弛与温玉散发的平和之气共同营造的安宁氛围中,他盘坐于阵眼,心神沉入那片内视的黑暗。

  丹田深处,那一点“先天一炁”的微光,如同夜空中的北极星,稳定而持续地亮着。

  它的增长,慢得令人发指。

  若以肉眼观之,几乎看不出任何变化。即便杨帆以那“意照微芒”的敏锐状态去细细感知,也只能勉强察觉到,经过数日乃至十数日的静守与观照,那微光似乎才比之前……凝实了头发丝般微不足道的一丝!其体积的扩大,更是渺茫到难以度量。

  若将这点微光比作种子,那么它每日汲取的“养分”——来自于他纯净的意念观照、药浴的肉身滋养、聚灵阵的环境辅助以及善念对心神的洗涤——就如同清晨的露水,每一滴都珍贵,但汇聚起来,也仅仅能维持它不至于枯萎,并极其缓慢地促进其生长。

  没有立竿见影的力量反馈,没有境界提升的畅快淋漓。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以及对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进展的耐心守候。

  这是一种对心性的极致磨砺。

  曾几何时,他是天之骄子,年纪轻轻便将《道德经》心法修至二层巅峰,堪称同辈翘楚。何曾经历过如此“愚公移山”般的缓慢进程?若在以往,他或许早已心浮气躁,怀疑道路,甚至可能另寻他途。

  但此刻的杨帆,道心已非昔日可比。

  那“刹那微曦”的确认,以及随后“星火复明”的体验,让他对这“先天一炁”的存在与潜力深信不疑。他深知,此道直指本源,乃逆反先天的无上法门,其艰难与缓慢,恰恰证明了其不凡。

  他彻底放下了对“快”的执着。

  《道德经》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他如今所做的,便是这“生于毫末”、“起于累土”的功夫。不急不躁,不悲不喜,只是如同一位最耐心的园丁,日日浇水,时时看护,相信终有一日,这种子会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他不再每日去刻意“测量”那微光的增长,而是将注意力完全放在“过程”本身——放在维持那“静守观照”的纯净状态上,放在每一次药浴时对身体的感知上,放在每一次行善后心神的清明上。

  进展虽慢,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那点微光之间的“联系”在日渐加深。那微光散发出的温润宁静之意,也似乎在潜移默化地反哺着他的心神,让他的“意”变得更加纯粹、坚韧。

  缓慢,却坚定。

  枯燥,却充实。

  在这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杨帆的心境愈发沉淀,如同被时光打磨的璞玉,褪去了最后一丝焦躁与火气,只剩下内敛的温润与难以动摇的坚韧。

  他明白,这条“滴水穿石”之路,他必须要走下去。这不仅是为了力量,更是对自身道心的一场漫长洗礼。

  当那一点微光积蓄到足够照亮丹田,甚至溢满周身之时,或许,便是他真正推开“极境”之门,重现昔日风采,乃至超越过往的起点。

  而现在,他需要的,只是时间,和那永不枯竭的耐心。
  http://www.paoshu5.cc/book/46432/2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