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迁坟择吉
推荐阅读:
重生96:权力之巅
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猛的嘞,悍匪系统当警察!
入警第一天,填满立功表
最终成为一个不干人事的人事
官途:权力巅峰
综影视之拆cp我很专业
花少五赴一场神奇的冒险
开局差点被饿死只好逆境求生
重生85:我的女人有点多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连续数日不眠不休的苦修,以及时刻提防外敌的紧张心绪,如同两根不断绷紧的弦,即便以杨帆坚毅的心志,也感到了一丝深沉的疲惫。并非身体,更多是源于心神。他知道,一张一弛,方是文武之道,尤其在当前这般境地,心态的失衡比肉体的创伤更为致命。恰在此时,村民老王找上了门。
老王是山下村落里土生土长的农户,五十多岁的年纪,脸庞被岁月和风霜刻满了沟壑,此刻却堆满了愁容。他搓着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站在道观院门口,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杨……杨大师,”老王的称呼带着乡民特有的质朴与尊敬,“政府修路,要经过俺家祖坟那片地,这……这得迁。村里人都说您是有真本事的高人,懂得看风水,俺就想请您……给指个吉地,让老祖宗们能住得安稳,也……也盼着能多少照应点后人。”
他说话有些磕巴,眼神里充满了希冀,又带着几分因打扰而产生的歉意。如今杨帆“有真才实学、为人厚道”的名声已在附近几个村镇传开,但真正敢来求助的,多是像老王这样,遇到了实在无法回避、且关乎家族未来的大事的普通人。
阿明下意识地想要上前婉拒,如今道观正值多事之秋,不宜节外生枝。
杨帆却抬手阻止了他。他看着老王那双因长期劳作而粗糙、此刻却写满恳切的眼睛,心中微微一动。这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是寻常百姓家最为看重的“根”与“源”。而且,这恰是一个机会,一个让他暂时从自身修炼与危机的泥沼中抽身,回归到“术”之根本,验证所学,并在这最朴素的世俗人情中洗涤心尘的机会。
“王老伯,不必客气。”杨帆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那笑容冲淡了他眉宇间因连日苦修而积攒的郁气,“迁坟择吉,乃人子孝道,亦是慎终追远。此事,我应下了。”
老王闻言,顿时喜出望外,连连作揖道谢。
次日清晨,杨帆便带着陈雪,随同老王前往其家族祖坟所在地。阿明本想跟随护卫,被杨帆以“不必兴师动众,去去便回”为由留在了道观,继续警戒。
老王的祖坟位于村后一座小山的向阳坡上,位置普通,并无甚出奇之处。如今,旁边不远处已经拉起了修路的警戒线,机器的轰鸣声隐约可闻,确实已非安宁之所。
杨帆站在旧坟前,并未开法眼,也未动用丝毫神识力量——事实上,他也无力动用。他仅仅是凭借双眼,观察着四周的山川地势。
山势是否蜿蜒有情?水流(若有)是否屈曲环抱?风向如何?土质为何?草木长势怎样?他脑海中,《葬经》中关于“势”、“形”、“气”的论述,《撼龙经》中寻龙捉脉、分辨星峰吉凶的法门,以及《宅经》中关于藏风聚气的根本原理,如同清澈的溪流般潺潺流过心田。
他走得很慢,看得极细。时而抓起一把泥土在指尖捻动,感受其湿度与质地;时而远眺对面山峦的轮廓走向;时而用脚步丈量不同点位之间的距离与高差。
陈雪安静地跟在他身后,看着他将那些深奥晦涩的理论,化作最朴实无华的观察与实践,美眸中异彩连连。她发现,褪去了法力光环的杨帆,其展现出的扎实学识与严谨态度,反而更令人心折。
最终,杨帆在距离旧坟约一里外的一处缓坡前停下。此地后有矮山如屏,称为“玄武垂头”;左右有土丘环抱,如同“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前方视野开阔,远处有清澈溪流蜿蜒而过,恰是“朱雀翔舞”。更妙的是,坡前天然有两道细微的雨水冲刷出的浅沟,在风水学上称为“虾须水”,于明堂前交汇,正是凝聚生气的“蟹眼”之位。
“王老伯,你看此处。”杨帆指着那缓坡,语气平和地解释道,“后靠坚实,左右环护,前有明堂,水聚天心。虽非什么能出王侯将相的大富大贵之地,却是标准的‘虾须蟹眼、藏风聚气’的安稳吉壤。先祖葬于此,可得安宁,亦可福荫后人,保家宅平顺,人丁兴旺。”
老王虽听不懂那些专业术语,但见杨帆说得条理清晰,指向的地方也确实让人感觉舒心敞亮,比起那吵嚷的旧坟处不知好了多少,顿时信了八九分,脸上愁容尽去,只剩下满满的感激。
迁葬仪式选在三日后一个云淡风轻的吉日。
没有繁复夸张的排场,也没有玄光异彩的法术。杨帆只是换上了一身干净的青色道袍,神情庄重。他依据古礼,主持了整个迁葬过程。
从启旧坟时念诵的《安土咒》,到将金斗(骨殖坛)请入新穴时的《掩土告文》,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定人心的力量。每一个步骤,他都做得一丝不苟,举止从容得体。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他沉静的脸上和那身朴素的青袍上,竟隐隐有几分出尘之意。在场的王家亲属,原本因迁坟而带来的些许不安与伤感,在这庄重而平和的仪式氛围中,渐渐被抚平,心中只剩下对先人的追思与对新开始的期盼。
陈雪在一旁帮忙,看着杨帆以凡人之躯,仅凭知识与气度,便能主持如此影响一个家族情感与未来的仪式,并给予他人如此巨大的精神慰藉,她心中对“力量”的理解,似乎又深了一层。
仪式圆满结束。老王一家拉着杨帆的手,千恩万谢,硬塞过来一个厚厚的红封和一篮子自家的鸡蛋、山货。那份感激,纯粹而质朴,不掺杂任何利益算计。
杨帆没有过多推辞,坦然收下。这份酬劳,是他应得的,也是他与这世俗红尘保持联系、维系道观生计所需。
回程的山路上,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山风拂面,带着草木的清香。
杨帆手中提着那篮沉甸甸的鸡蛋山货,心中一片澄澈安宁。这份通过自身学识帮助他人后获得的认可与感激,所带来的满足感,迥异于以往凭借强大力量解决问题时的快意,也不同于如今在痛苦中夺回一丝力量的执着。那是一种扎根于泥土,与最平凡的人情世故相连的,踏实而温暖的成就感。
它仿佛一股清泉,悄然洗涤着他因连日危机和苦修而略显焦灼的心境,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的真意。修行,并非一定要远离尘嚣,在这人间烟火中,同样可以磨砺道心。
他看了一眼身旁默默跟随的陈雪,轻声道:“有时候,解决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世俗之事,其意义,未必就小于对抗那些魑魅魍魉。”
陈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就在两人即将回到道观,远远已能看到那飞檐轮廓之时,杨帆脚步微微一顿,增强的感知让他捕捉到,在道观侧后方的山林深处,似乎有一道极其隐晦的目光,一闪而逝。
他面色不变,心中却是一凛。
看来,短暂的宁静,终究只是表象。暗处的窥视,从未停止。
http://www.paoshu5.cc/book/46432/2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