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职场咸鱼的超级逆袭 >第77章 峰会前准备:梳理分享干货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7章 峰会前准备:梳理分享干货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距离营销峰会只剩三天,林宇把工位旁的白板擦得干干净净,贴上了五颜六色的便利贴——红色记核心数据,蓝色写案例细节,黄色标可能遇到的问题,整个白板瞬间变成了“分享备战墙”。赵倩路过时探头一看,忍不住笑:“宇哥,你这阵仗,比当年高考复习还认真。”

  “那可不,第一次在行业大佬面前分享,可不能掉链子。”林宇一边说,一边用马克笔在白板上画逻辑线,“咱们的分享得有干货,还得好懂,不能光报数据,得让听众知道这些成绩是怎么来的。”

  说着,他翻开笔记本,指尖划过之前整理的项目记录——超能力让他能清晰回忆起每个关键节点:第一次短视频策划时小方和小陈的争执、达人违约后紧急找替补的慌乱、直播卡顿那晚团队手忙脚乱的协调……这些真实的细节,远比冰冷的数据更有说服力。

  “我觉得可以从‘三个坑’入手。”林宇突然有了思路,转身跟围过来的团队成员说,“第一个坑是风格不统一,咱们怎么用数据说服对方;第二个坑是达人违约,怎么快速找替补;第三个坑是直播卡顿,怎么应急处理。每个坑后面跟着解决方案和数据成果,这样既有故事性,又有干货。”

  “这个思路好!”小郑立刻附和,“上次我跟学姐聊,她说行业分享最忌讳‘报喜不报忧’,听众就爱听踩坑的经历,觉得真实、能学东西。”

  老周也点头补充:“数据方面我帮你再细化下,比如短视频风格统一后,完播率提升了多少,达人替换后转化率有没有受影响,这些具体数字能增强说服力。”

  接下来的两天,林宇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分享准备中。他用超能力把近三个月的项目数据重新梳理了一遍,从短视频的播放量、点赞率,到直播的观看人数、销售额,甚至连用户评论的关键词都做了统计,整理成一份清晰的可视化表格。

  为了让案例更生动,他还让小郑剪辑了一段“幕后花絮”——有小方和小陈争论时的搞笑录音(提前征得了两人同意),有直播卡顿后团队紧急沟通的画面,还有项目成功后大家欢呼的片段。“听众听累了数据,看段花絮能放松下,还能感受到咱们团队的氛围。”林宇解释道。

  最关键的是模拟提问环节。林宇让团队成员轮流当“听众”,故意提刁钻的问题:“你们团队这么年轻,怎么保证项目执行力?”“短视频同质化严重,你们怎么避免跟风?”“如果预算减半,你们会怎么调整方案?”

  一开始,林宇偶尔会卡顿——比如被问到“预算减半”时,他下意识想报之前的方案,反应过来才改口:“会优先砍掉非核心的达人合作,把钱花在用户UGC活动上,之前我们做过类似尝试,成本降了40%,效果还提升了15%。”

  多亏了超能力,他能快速调取过往的小尝试数据,让回答更有依据。练了一下午,团队成员都调侃:“宇哥,现在就算有人问‘你们项目最失败的地方’,你都能答得滴水不漏。”

  分享PPT改到第三版时,林宇终于满意了。首页没放复杂的标题,只写了一行字:“从0到50万销售额:年轻品类短视频营销的实战笔记”,下面配了一张团队合照。内页每页只留一个核心观点,数据用大字体突出,案例细节用图标辅助,避免文字堆砌。

  “对了,还有个重要问题。”赵倩突然想起什么,“要是有人问你‘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你别光说自己,得提团队,显得咱们团结。”

  林宇心里一暖,立刻在PPT最后加了一页“致谢”,列出每个成员的贡献:老周的数据分析、赵倩的视觉设计、小方的内容策划、小陈的文案撰写、小郑的运营执行。“咱们是团队作战,成绩是大家的,必须让听众知道。”

  峰会前一天晚上,林宇把分享内容完整过了三遍,从开场问候到结尾致谢,每个环节的时间都掐得刚刚好。最后一遍结束时,他看了眼手机,已经十一点多了。收拾东西准备走时,发现工位上放着一杯热奶茶,杯身上贴着一张便签,是赵倩的字迹:“宇哥,明天加油!别紧张,你可是有‘超能力’的人!”

  林宇拿起奶茶,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次分享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战斗,背后有整个团队的支持。回到家,他躺在床上,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了一遍分享流程,超能力让每个细节都清晰无比。他闭上眼睛,轻声告诉自己:“明天,好好展示咱们团队的实力。”
  http://www.paoshu5.cc/book/48389/1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