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职场咸鱼的超级逆袭 >第464章 行业关注:媒体找上门的“社恐”暴击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64章 行业关注:媒体找上门的“社恐”暴击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周一早上刚到公司,林宇就被刘总堵在了办公室门口,老总的脸上挂着藏不住的笑意,手里还拿着一叠名片。

  “小林,好事啊!”刘总把名片塞进他手里,“咱们拿下国际品牌项目,还顺利解决了供应商危机的事,在行业里传开了!这几家都是业内知名媒体,主动联系想来做采访,你可得好好把握机会,给公司扬扬名!”

  林宇看着手里的名片——《广告圈观察》《营销新势力》《职场先锋》,清一色都是行业内有分量的媒体,心里又喜又慌。喜的是这是提升公司和团队知名度的好机会,慌的是他打心底里是个“社恐”,面对镜头和话筒就浑身不自在。

  “刘总,采访这事……能不能让市场部的同事来?我嘴笨,怕说不好。”林宇试图推脱,想起上次公司年会发言,他紧张得声音都在抖,现在要面对专业媒体,还不得当场卡壳?

  “那可不行!”刘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是项目负责人,又是核心创意提出者,你说才有说服力。就这么定了,今天下午先接《广告圈观察》的专访,我已经帮你约好了,地点就在公司会议室。”

  说完刘总转身就走,留下林宇拿着名片哭笑不得。小张路过看到这一幕,凑过来一看,眼睛都亮了:“哇!老大,你要上行业头条了?这也太牛了吧!赶紧准备准备,下午我们去给你当后援团!”

  “准备什么啊,我现在脑子里一片空白。”林宇揉了揉眉心,“我怕到时候记者问问题,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别给公司丢脸就不错了。”

  “放心吧老大,你平时跟我们开会、跟海外团队谈判的时候,不是挺能说的吗?”小李也过来打气,“到时候就把记者当成客户,正常分享你的创作理念就行,实在不行,你就把想说的话写下来,背熟了!”

  话虽这么说,林宇还是有些忐忑。他打开超能力,开始在脑海里梳理采访思路——记者可能会问哪些问题?项目竞标时的创意亮点、解决供应商危机的关键决策、团队管理的心得、对行业趋势的看法……他把可能的问题一一列出,再结合公司的品牌理念,准备好对应的回答。

  没想到刚整理完,苏瑶就发来微信:“听说你要接受媒体采访?紧张吗?要不要我中午过来,帮你突击培训一下?”

  林宇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回复:“太需要了!你快来,我现在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镜头。”

  中午,苏瑶准时来到公司,还给林宇带了一份“采访攻略”。她坐在会议室里,模拟记者的语气提问:“林总监,请问你们团队在竞标时,是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

  林宇深吸一口气,按照提前准备的思路回答,结果说着说着就跑偏了,把技术细节讲得太复杂,苏瑶忍不住打断他:“停!你这是在给客户做方案汇报,不是接受采访。媒体需要的是有故事性、有传播点的内容,不用讲太多专业术语,要让读者看得懂、有共鸣。”

  她耐心指导:“比如被竞争对手轻视的时候,你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解决供应商危机时,有没有哪个瞬间觉得特别难?这些真实的细节比干巴巴的理论更吸引人。还有,一定要多提公司和团队,毕竟这是宣传公司的好机会。”

  在苏瑶的指导下,林宇调整了回答思路,把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故事性细节加进去,再结合公司“创新、协作、务实”的品牌理念,回答变得生动了许多。苏瑶还帮他纠正了一些表达习惯,比如说话不要太快,要注意停顿,眼神要坚定,不要躲闪。

  下午两点,《广告圈观察》的记者如期而至,是一位叫陈姐的资深媒体人,气质干练,说话温和却带着专业性。林宇按照苏瑶教的方法,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放松下来。

  “林总监,首先恭喜你们团队拿下这个千万级项目,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这个项目的创意核心是什么?”陈姐率先提问。

  林宇定了定神,缓缓开口:“这个项目的创意核心,是‘文化共生’。我们没有一味追求国际化,也没有刻意强调本土化,而是找到东西方文化的共通点——情感共鸣。比如我们将中国传统的竹节元素,与国际通用的‘坚韧、成长’主题结合,既贴合品牌调性,又能让不同市场的受众产生共鸣。”

  他一边说,一边打开方案文档,展示创意亮点,语气逐渐变得自然。陈姐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还追问了几个细节问题,林宇都从容应对,甚至还分享了竞标时被陈峰轻视,团队成员互相鼓励、熬夜打磨方案的故事。

  “那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供应商临时掉链子的危机,你是如何快速找到替代方案的?”陈姐继续提问。

  “说实话,当时确实很着急,甚至有一瞬间想过要不要申请延期。”林宇坦诚道,“但冷静下来后,我知道慌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团队立刻分工,一方面联系原供应商沟通,另一方面筛选备选资源,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一家国内的优质供应商,他们不仅能满足国际标准,性价比还更高。这也让我意识到,不要迷信海外资源,国内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值得我们关注和合作。”

  他还特意提到了公司的支持:“这一切都离不开公司的信任和团队的努力。公司给了我们充分的自主权,让我们能够快速决策;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加班加点赶进度,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个项目的顺利推进。”

  采访进行得很顺利,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小时。陈姐合上笔记本,笑着说:“林总监,今天的采访很愉快,你的分享很有价值,既有专业深度,又有温度,相信读者会很喜欢。”

  送走陈姐,林宇长舒一口气,感觉浑身都轻松了。小张和小李立刻围上来:“老大,你太厉害了!刚才我们在外面听着,回答得又流畅又有亮点,完全看不出来你紧张!”

  “多亏了苏瑶的指导,不然我今天肯定搞砸了。”林宇笑着拿出手机,给苏瑶发了条消息:“采访顺利结束,谢谢你的攻略,简直是我的救星!”

  很快,苏瑶回复:“恭喜!我就知道你可以的。等报道出来了,记得第一时间发给我看。”

  接下来的几天,林宇又陆续接受了另外两家媒体的采访。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面的采访越来越顺利,他也逐渐找到了感觉,从一开始的紧张不安,变得从容自信。

  一周后,《广告圈观察》的报道率先发布,标题赫然写着《从“小透明”到行业黑马:林宇团队的千万级项目逆袭之路》。文章详细讲述了项目竞标、解决危机的全过程,还引用了林宇的不少精彩言论,同时重点宣传了公司的品牌理念和团队精神。

  报道一经发布,就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公司官网的访问量激增,还有几家企业主动联系刘总,表达了合作意向。刘总拿着报道,笑得合不拢嘴:“小林,干得漂亮!这次采访太成功了,不仅提升了你的知名度,还为公司带来了潜在客户,真是一举两得!”

  林宇看着手机上的报道,心里也充满了成就感。他没想到,一次让他紧张不已的采访,竟然带来了这么好的效果。小张凑过来说:“老大,现在行业里好多人都知道你的名字了,以后我们出去谈合作,也更有底气了!”

  “这只是一个开始。”林宇笑着说,“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把项目做好,用更多的成绩证明自己,也让公司的品牌被更多人熟知。”

  办公室里一片欢声笑语,林宇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感慨万千——曾经的“职场咸鱼”,如今不仅能带领团队拿下千万级项目,还能自信地面对媒体采访,这一路走来,有挑战,有成长,更有满满的成就感。而他知道,这只是他职场逆袭之路的一个里程碑,未来还有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等着他。
  http://www.paoshu5.cc/book/48389/4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