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惊华传奇 >第239章 她删名字时,连祖坟里的药罐都炸了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39章 她删名字时,连祖坟里的药罐都炸了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清明前夕的晨雾还未散尽,济世庐偏厅里飘着新焙的陈皮香。

  小满抱着半人高的报名册跨进门时,青布裙角沾了阶前湿露,发顶的银簪在晨光里晃出细亮的线。

  她把册子往檀木案上一放,指节重重叩在第三本的封皮:“大人,您瞧。”

  苏锦言正用银剪修着灯芯,闻言抬眼。

  她素日总束着低鬟,此刻因伏案太久,几缕碎发垂在额角,倒衬得眉眼愈发冷锐。

  “怎么?”

  “连续三日,来了十二人。”小满翻开中间那册,指尖划过墨迹未干的姓名栏,“自称‘苏氏旁支’或‘药族遗脉’,个个开口就要‘特授秘法’。”她屈指敲了敲“李三”那页,“昨日那个说祖籍苗疆的,我闻见他袖底有沉水香——苗疆药农惯烧山胡椒,哪用这等贵气香粉?”

  苏锦言放下银剪,指节轻轻抚过纸页。

  墨迹里混着极淡的朱砂味,是市面上最普通的学塾墨,却被刻意染了旧。

  她忽然笑了,眼尾微挑:“郑承业倒是聪明。药正盟的老本啃不动了,便想混进济世庐抢‘正统’之名。”

  “那要赶他们走?”小满攥紧了袖口,腕间银镯叮当作响。

  “赶?”苏锦言抽了张纸在火上一烤,暗褐色的水渍显出来——是某页《青囊》残篇的拓印,“他派来的人,自然要好好‘照顾’。”她抬眸时眸底寒芒一闪,“准他们入学,全安排在最后一排。再让石铁头妹妹每日背他们上下山——名为照顾,实则测测这些‘药族遗脉’的体力,能背动百斤药篓的,才是真药农。”

  小满眼睛一亮,转身要走,又被苏锦言叫住:“等等。”她从妆匣里取出根白骨笔,笔身刻着细碎的药草纹,“今晚我写‘剔伪符’,春祭时用。”

  是夜,济世庐后堂点着七盏引魂灯。

  苏锦言坐在蒲团上,左手攥着枚银针,在右手食指上轻轻一挑。

  血珠冒出来时,她将白骨笔蘸了,在黄符上重重画下。

  符纸发出细响,像是某种古老的契约在撕裂。

  她垂眸盯着符上扭曲的纹路,喉间溢出冷笑:“郑老头,你以为靠几个冒牌货就能搅局?”

  春祭当日,晨雾刚散。

  济世庐后山的高台上,百年药柜被红绸裹着,柜中整整齐齐码着历代《青囊》传人名册。

  苏锦言站在台上,月白裙裾被山风吹得翻卷,发间插着支青玉簪,倒比平日多了几分庄重。

  “各位。”她开口时,台下数百人霎时静了。

  她伸手抽出最上面一卷黄绢,“这些名册,记的是‘纯血药嗣’。可你们知道吗?”她指尖划过“苏怀瑾”三个字——那是她祖父的名讳,“我祖父临终前,连自己小妾的胎都保不住,只因为那小妾是罪臣之女,血统‘不干净’。”

  台下传来抽气声。

  苏锦言将黄绢一页页撕下,投入脚边的火盆。

  纸页遇火即燃,火光映得她眼尾泛红:“他们奉为神明的名字,有几个救过穷人?有几个敢说自己的手没沾过血?”

  青烟腾起时,怪事发生了。

  那缕烟没散,反而在空中扭成锁链形状,泛着幽蓝的光,像有无数无形的手在挣扎。

  “报——”

  一声高喊刺破人群。

  城南来的报信人跌跌撞撞冲上高台,额角渗着血:“郑承业带着三百净心信徒,抬着棺材到南门了!每口棺材上都写着百姓名字,说是什么‘被药火污染致死’!他……他眼睛瞎了,可声音跟炸雷似的,说要您交出《青囊》正本,不然全城服净心丸!”

  台下霎时乱作一团。

  有妇人抱着孩子往后缩,有青年攥紧了腰间的药囊。

  苏锦言望着台下骚动的人群,忽然笑了。

  她弯腰从火盆里捡起最后一页未燃尽的名册——上面赫然是她的名字:“苏锦言,母苏婉柔,父不详,庶出。”

  她捏着那张纸走到台边,金针在指尖转了个圈。

  “唰”的一声,名字上多了道斜杠。

  “从今往后,我不再是任何册子上的名字。”她将纸抛入火盆,声音响彻山岗,“谁怀仁心,谁便是医;谁救一人,谁就入谱——新册,由你们自己写!”

  “我来第一笔!”

  人群中炸开一声吼。

  陈阿婆的儿子挤到最前面,扯开衣襟,胸前赫然烙着《医者六诫》的纹路。

  他抓过案上的笔,在空白黄绢上写下“陈大狗”三个字,墨迹未干就大喊:“我娘咳血那夜,苏姑娘翻了三座山采药!这医谱,该记的是她这样的人!”

  “我来!”“算我一个!”

  数十只手举了起来。

  脚夫、产婆、昨日刚被救回一条命的老猎户,挤着往案前凑。

  黄绢被扯得皱巴巴的,却很快爬满了墨迹——有端方的正楷,有歪扭的涂鸦,甚至有个小娃娃踮着脚,用食指蘸了朱砂,歪歪扭扭按了个红指印。

  深夜,苗疆郑家祖祠。

  “轰——”

  一声巨响惊飞了梁上的乌鸦。

  供奉百年的“药祖铜罐”突然炸裂,碎片如利箭般射向四壁。

  最中间的一片碎片上,还沾着暗褐色的药渍,竟与京城火盆里那缕青烟的形状分毫不差。

  郑承业跪在残垣前,喉间腥甜翻涌。

  他颤抖着摘下蒙眼的黑布——这是他自小被种下“盲心蛊”后,第一次“看”到东西。

  眼前没有黑暗,只有漫山遍野的蓝花,每朵花下都站着个人:有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举着银针,有佝偻的老妇背着药篓,甚至有个他昨日派去混入学堂的弟子,此刻正蹲在田埂边给农夫扎针。

  “原来……”他伸手去抓那片蓝花,指尖却穿过了花影,“药火从来不属于我们……”

  济世庐的后园里,苏锦言握着小竹的手,正教她感受风里的药气。

  “你闻,这是断渊草的清苦,混着紫背天葵的甜。”她抬头时,月光正落在新抽的断渊草上,叶片上的水珠闪着光,像撒了把碎银。

  “大人。”小萤姨的声音从院外传来,盲眼在月光下泛着温和的光,“该歇了。明日还要去看石铁头妹妹测那些‘药族遗脉’的体力呢。”

  苏锦言应了声,转身时瞥见院角的铜钟。

  三日前阿九撞响的钟声似乎还在耳边,混着远处的虫鸣,格外清亮。

  她刚要抬脚,忽闻窗外传来急骤的雨声——比清明时节的雨急得多,打在青瓦上噼啪作响。

  “大人!”守夜的小徒撞开院门,浑身湿透,“紫宸宫……紫宸宫的暗卫来了,说有急事要见您!”

  苏锦言望着门外站得笔挺的玄衣人,眉峰微挑。

  雨幕里,那人腰间的玉牌闪着幽光——是皇帝亲赐的“如朕亲临”牌。

  春夜的雨,终究还是来了。
  http://www.paoshu5.cc/book/48394/3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