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监考老师李彻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拿到题目后,众生先是惊讶了片刻,随后立刻开始苦思冥想起来。

  李彻也清楚,这个题目不简单。

  当初决定在殿试上用这个题目时,还有不少朝臣反驳。

  毕竟殿试的题目,便是帝王传递出去的信号,殿试上考变法,就是在向外界说明,我李彻要变法!

  故而,朝臣们肯定是要反对的,不是因为变法不好,而是因为变法太难了。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变法,大多以失败告终。

  而成功者,无不创造出辉煌成绩,甚至足以改变世界。

  比如商鞅变法,使得秦国成为超级强国,最终才有始皇帝一统天下的伟业。

  始皇帝的贡献不必多言,从秦灭六国后,中国便避免了分割,成为了伪装成国家的一个文明。

  而变法的本质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对于李彻而言,这是一条不得不走的路。

  现在的大庆需要稳定,他还不会推动变法,但等到朝局平稳后,变法早晚都得开始。

  高踞御座终究有些无趣,尤其看着下方六百多名学子个个埋首疾书,李彻坐了一会儿,便有些按捺不住。

  他索性站起身,缓步走下丹陛,亲自步入考生之中,近距离观察他们如何应对这道关乎国运的难题。

  倒是过了一把后世监考老师的瘾。

  一旁的礼部官员见状,嘴唇动了动,本想出言劝阻,言及天子威严。

  但一想到自家陛下那说一不二的性情,终究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能无奈地垂下头。

  算了,什么礼法不礼法的,咱们这位陛下可不管那些。

  礼部官员这一让步不要紧,可是苦了在场的考生们。

  ‘变法图强’本就是历史上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答题时既要顾及祖制,给先帝留足颜面,又需切中时弊,提出真知灼见。

  众人正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之际,忽觉一股无形的威压临近,抬头便见陛下竟已走到身旁!

  那一身玄黑衮服如同暗夜凝聚,冕旒轻摇,天颜近在咫尺!

  刹那间,许多考生只觉得头皮发麻,呼吸都急促起来,握笔的手不由自主地开始颤抖。

  原本清晰的思路被打断,脑中一片空白,冷汗涔涔而下。

  考场气氛愈发凝重。

  李彻踱了几步,见自己一来竟惹得众生如此惶恐,顿觉有些扫兴。

  正欲转身返回御座,目光却瞥见不远处一位白衣学子,正是林清源。

  与周遭的慌乱考生不同,此子仿佛置身于无人之境,对皇帝的临近恍若未觉,依旧心无旁骛,笔走龙蛇。

  李彻顿时来了兴趣,瞥了一眼他的座次名牌,确认其身份,正是那几位出自云梦山的考生之一。

  对于云梦山和鬼谷门派,李彻早已从大臣口中得知其渊源。

  鬼谷子的仙山,那可是培养出张仪、苏秦等纵横家、兵家的大贤之地。

  鬼谷子更是一位大佬,其学问讲究实用、谋略与变通,影响力丝毫不逊于儒家孔圣人。

  对于这等隐世高人的门徒,李彻自然抱有极高的期待。

  他悄然走近,立于林清源身侧,目光落在他已写下数百字的草稿之上,静静阅看:

  【臣对:尝闻圣王立法,非欲固守不变,实因时制宜也。今承清问,敢不竭愚衷以对?

  夫当今之世,犹渡大江而乘朽舟,虽欲安坐,其势不可久持。

  然变法之难,非难在立新章,而在除积弊。譬若园中老树,欲使发新枝,必先剪枯蔓。

  臣以为当以三事为纲:】

  看到这开篇,李彻便微微颔首,比喻恰当,直指核心。

  没有后世八股文那般死板,倒是有一种隐士大贤指点江山的气势。

  他继续往下看:

  【一曰清吏治。

  今有胥吏执旧牍为护符,借微权作利刃,凡新政下颁,彼等辄阳奉阴违。

  可设考绩法度,明察暗访,凡推行新政得力者,虽卑官必擢;阴为阻挠者,虽显宦必黜。】

  这一段,指出吏治是推行新政的关键阻碍,并提出明确的赏罚考核机制,思路清晰。

  这倒是与李彻的想法不谋而合,底层小吏是变法的关键,李彻早就知道。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和这些小吏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他的很多新政都没问题,但被下面小吏实行时,就出了大问题,变成了恶政。

  故而,小吏必须得到监管。

  【二曰通民情。

  宜令州县官每月朔望集父老于明伦堂,新政条例皆以俚语解说,许百姓直言利弊。

  更择聪慧子弟入新政讲习所,使新政根苗自民间生发。】

  李彻微微颔首,更加赞许。

  这就是基层落实的问题了,政策传达下去不代表万事大吉,还要看民间反馈。

  林清源提出了问题,又给出了方法,而且颇具操作性。

  这就强于百分之九十的考生了,许多考生些策问时疯狂抨击,将朝堂骂了遍,但却就是给不出解决方法。

  这便是不务实。

  【三曰重实效。

  今人议变法,或争援引古法,或固守祖制,竟如盲人辩日。

  当效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但问可否强兵,不论华夷之别。

  譬如治河,或用竹笼,或用铁闸,惟取能御湍流者。】

  此论提倡务实,唯效果论,这与李彻的想法不谋而合。

  看来这鬼谷门生,还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实用主义者好啊,中国人多是实用主义,就连拜神都拜实用之神。

  【至若使上下同心,防吏胥扰民,则当简化章程,若市井交易,契书过繁反生奸诈。

  可命各衙署将新政条规缩,张榜通衢,使妇孺皆能解其意......】

  写到这里就完事了,剩下的还没写完,但大概率都是一些具体的措施。

  李彻看着看着,目光越来越亮。

  真不愧是鬼谷传人!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既有高屋建瓴的框架,又有细致入微的举措。

  有些具体的方法,连他自己都尚未虑及如此周全。

  此子对权术、人心与实务的理解,确实远超常人。

  他微微颔首,心中已将林清源列入重点栽培对象。

  随即,他收敛心神,转而走向本次会试的魁首——张谦。
  http://www.paoshu5.cc/book/5053/9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