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略占上风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自古敌前撤退自然是难之又难的。

  不过曹昂倒是运气不错,一来有司马懿、杨修帮忙谋划调度,二来又有坚城成都可以作为倚靠,同时限制左幕军追击的范围,三来则是此战也算是联军一方精英辈出了,指挥作战的将领最差也是中等水平,更不乏曹仁、曹纯、曹休、史涣、张绣这样的名将。

  虽然看起来联军全程都为左幕军所压制,但这只是因为左幕军太强了,并不是联军不能打。包括汉中军和蜀军在内,今日之战也是殊死拼杀了,表现实属上乘,否则别说抗衡左幕军了,早就连大阵都已经告破了。

  最后一点则是联军具有骑兵上的优势,全军加在一起几乎有近万铁骑。这股强力的机动兵力只要存在在战场上,对左幕军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在掩护撤退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曹昂以曹仁为基点,并配备了张绣三千西凉铁骑,掩护其后退至成都南门外。

  此时,因为曹仁所部的后撤,他与曹昂的中军出现了一个极其巨大的空隙。

  若是左幕军能够顺利涌入这个空隙,然后进行切割,就能将联军主力同曹仁所部割裂开来,接下来只需要全力猛攻联军主力,一场大胜近在眼前。

  只是刘封和陆逊却丝毫没有这样的打算,相反,刘封还语调轻松的调侃道:“看来曹子脩想退兵了。”

  陆逊正色点头支持:“不但想退兵,还想尝试一下反败为胜。”

  刘封哈哈大笑起来,知道陆逊意有所指。

  曹昂让开那么大一个空隙破绽不管,一副请君入瓮的模样,刘封可不信对方是在唱空城计。显然陆逊也是如此认为,曹昂此举必是陷阱。

  事实上也正如刘封和陆逊所想的那般,在曹军中军后方,足足有一千铁甲步兵,一千弓弩手以及六千骑兵严阵以待。

  只要左幕军敢冲入这个缺口,不但这支新锐军会立刻进行反扑,同时曹仁也会起本部大军回头夹攻。

  到了那时,即便左幕军再怎么精锐,也得饮恨当场。

  只要吃掉左幕军一部,就能打破左幕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届时此消彼长,未必不能转危为安,甚至反戈一击也未尝可知。

  只可惜左幕军根本不上套,刘封、陆逊接连发号施令,让后阵的张南、冯习、孙皎、杜彟五部人马开始前压,威胁对方的断裂空隙处。

  曹昂、司马懿见此场景,叹息一声,不再做他想,直接下令中路大军缓缓后撤,同时以骑兵掩护蜀军后撤。

  虽然因为各条战线的联军人马奋力死战,再加上兵力的优势以及黄权、曹休等将领的优秀表现,艰难的挡住了左幕军的追击,保持了完整的军阵逃出升天。

  可此时联军的士气也已经严重受挫,不得休整,恐怕短时间内是没法再行野战之事了。

  曹昂望见遍地残旗,黯然叹道:“左将军麾下皆虎狼熊罴之士,兵精将勇,军械精良,今日方知其龙骧东南。”

  曹昂在司马懿等人的扈从之下,指挥军队靠向成都。而刘封、陆逊眼见对方主力未溃,组织完整,且有坚城、铁骑掩护。

  刘封思考再三,下令见好就收。

  至此,广成之战至此落下帷幕,左幕军占据上风,取得了一场中等胜利。

  联军虽保存了主力,但士气却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创伤下挫。

  夕阳西沉时,战场渐归沉寂。

  左幕军虽未能一举击溃联军,却以凌厉攻势撕开三道缺口,毙伤俘虏敌军近万,而自身却仅仅只是付出了不到三千的伤亡,其中战死者不足千人。

  司马懿低声道:“主公,我军如今锐气已挫,当速退守涪城,否则……”

  曹昂叹息一声,缓缓摇头,小声回应道:“仲达,且容我三思。”

  司马懿知道此战对曹昂的心神、自信都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也就不再开口。然此战虽结果不称人心,可司马懿却觉得曹昂虽败犹荣。

  联军兵马系出多门,各有心思,即便是曹氏兵马也分为了曹昂亲领和曹仁部众两大派系。

  曹昂能够成功指挥七万余大军出战,有条不紊,适时应变,直至战事结束也没让左幕军寻找到破绽一击毙命,激战至高潮,仍能全身而退。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远胜许多人了。

  须知曹昂此次也是第一次统帅超过五万人的大军,让他对局刘封这等名将本身就是一件极为不公平的事情。

  虽然司马懿心中如此思考着,可他却也不会将这些话说出口。

  因为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曹昂的年纪可还大了刘封好几岁呢。

  光只是这一点,上述这些想法可就全变了味了。即便曹昂相信他司马懿是出于好心,也绝不会领他这份情面的。

  战后两军各回本城,左幕军统计得出自身伤亡两千四百余人,其中战死者四百八十余人,负伤两千一百余人,失踪三十余人。

  虽然战死者不足五百,但总伤亡却是接近三千。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还是军械甲胄起了很大的作用。

  左幕军各营之中皆配备了三百套铁甲,所有士卒都有皮甲防身,哪怕是后面从事辅助工作的辅兵也有皮胴和兜帽,在面对远程火力和流矢时,无疑大大提高了生存率。而前线冲锋陷阵的精锐本身就骁勇干练,作战经验极其丰富,又有铁甲护身,结阵配合作战,又有魏延、黄忠、凌统这等勇将带领,最终也是伤者多,死者少。

  最后失踪这一项损失,是除了被联军俘虏外,就是战场走失之人。

  以前还有尸首不全而统计疏漏的事情,可如今左幕军士卒人均一块铭牌,记录了姓名和隶属,将这种情况降低到了最低点。

  与之对应的是,左幕军阵斩首级两千三百余,俘虏联军四千四百余人,其中除部分是降卒外,其他大部分都是因为受伤昏迷或是被抛弃在战场上,在战后为左幕军所俘虏的。

  此战,左幕军虽没有大获全胜,却成功的逼迫联军撤军,得以掌控了战场全部,这也是左幕军在没有击溃敌军主力的情况下,俘获众多的主要原因。

  除了首级和俘虏外,左幕军还俘获了骡马三百余头,大车两百辆,各种长短兵器六千余件,甲胄三千套,弓弩九百余张,盾车十二台,缴获常雕、史涣、张卫、刘璝等人将旗一面,其余旗帜数十面。

  刘封回到广都城后,清点伤亡与战力、然后登记缴获、安置战俘,下令各营中郎将、校尉上报战报,并将统计战果通报全军。

  随后,刘封留陆逊处置杂务,而他则带着护卫前往伤兵营,检查伤兵营中的环境,供给,慰问伤兵、鼓励士气。

  在这个时代,大部分的胜仗之后都需要犒赏士卒,发放奖赏。

  左幕军也不例外,但与其他军阀不同的是,左幕军的奖励在战时是不发放的,而是以记名的方式登记在册,等到战后统一发放。

  这种方法有几个好处,第一是不必担心士卒拿了钱后挥霍于赌博、票昌等行为,也正是如此,在左幕军的后方通常是没有随军商集跟随的。

  因为左幕军不仅仅严禁士卒有在战争期间有如下行为,同时也对士卒个人所获得的战利品进行合理回收,回收的价格固定,但不强求士卒回收,也可以改为保存。一旦登记在册,如有损失,左将军幕府担保全额赔付,同时对失职官吏进行调查和追责。

  这样的好处自然不必多说,有恒产者有恒心,越是有家有业的士卒在良好的纪律约束下,可比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混混战力强的多了。

  刘封要的是良家子出身的兵员,自然极为在意这一点。

  第二则是免于中间层进行盘剥,尤其是各级军官的盘剥。

  刘封一直注重将士卒的军饷和奖赏发放到个人,以文职人员进行发放,严禁军官插手。

  可别小看了这一点,并非是说文职人员就不会贪污盘剥军饷,而是失去了军官直接插手,文职人员想要贪污盘剥军饷,是极为容易引起群体事件,并将事情闹大的。

  军官之所以能够盘剥士卒,是因为在封建时代,军官天然就具有士卒的人身控制权力,文官是没有这种权力的。

  即便是后世明、清时期,文官除非亲自带兵,否则也是得通过军头来进行盘剥的。一旦军头不满意了,就极易造成兵乱。而且军官掌控军饷还有一个相当坏的影响,那就是藩镇化。当人事权和财政权与军官本身的军事权一融合,立刻就能形成军头、藩镇等军癌现象。

  刘封就是试图改变这种情况,军饷由政府直接发放,尽量不给军官过手的机会。

  当然,这种制度其实也未必能完全禁止军官和文官联手操作的可能,但至少要比直接让军官发放军饷更有难度一些。总不能因为吃一口饭吃不饱肚子,就索性不吃了吧。

  此时的伤兵营完全按照刘封的要求所定,周边都用石灰铺洒过地面,所有的床单、绷带,衣物全都用沸水煮过,并且分开清洗,伤兵的伙食等级要比普通士卒还要好上一档,每日都能有肉汤喝,每人每天能有一个鸡蛋,吃用也都是精粮,比如白面馍馍和大米粥。

  正是这些举措,使得左幕军士卒并不畏惧负伤,作战勇敢,不怕牺牲。

  与之相比,联军的伤兵可就相当可怜了,虽然也有固定的营区被划出为医营,里面的医生人数也不少。

  可这些医生也好,辅兵也罢,都没有什么卫生概念。

  整个伤兵营到处都是腐水,脏乱不堪,甚至连排泄物都到处可见,上面还环绕着一群群嗡嗡作响的飞蝇逐臭。

  伤兵躺在木板上哀嚎惨叫,而医生所能做的只是将药草捣烂,敷在士卒的伤口上。有些伤兵的伤口都有些发黑了,却也仅仅只是用一些冷水清洗。

  以这样的医疗环境和医疗资源,这伤兵营中能够活下来的人数恐怕不会超过三成。

  也正是这种原因,许多轻伤员宁可裹上布条、咬牙忍着伤痛重返军伍,也不愿意呆在伤兵营里。

  他们心里其实很清楚,留在这充斥着腐臭与绝望的地方,哪怕只是些皮肉擦伤,也可能被污浊的环境拖垮,再加上此起彼伏,彻夜不停的哀嚎与惨叫,别说安心养伤了,就连好好休息都是妄想。

  这些联军士兵自然不懂细菌、病毒之类的知识,但他们却本能的想要远离这些重伤员,心中害怕自己的轻伤也会被他们所影响。

  在伤兵营中,刘封待了足足三个时辰,巡查了所有区域和事项,并挨个慰问伤员。

  两千多个伤员,十二人一间营房,刘封走访了整整两百多间营舍,即便每一间营舍只待一分钟,那也需要两百多分钟,相当于近四个小时。

  不过刘封还是坚持了下来,甚至晚饭都是在伤兵营里吃的。

  这一幕极大的感动了伤兵们的心,并悄悄的流传开去,在左幕军士卒们之间传颂。

  一时之间,左幕军军心大振。

  如今汇聚在广都的左幕军,大多都是这几年为了培养陆逊、吕蒙等人而建立的新军,又或者是选拔自荆州,交州降兵的魏延、黄忠等部,还没有品尝过刘封爱兵如子的独家特色。

  因此,这波慰问效果拔群,广都士卒们无不摩拳擦掌,恨不能立刻披甲上阵,以报刘封这份体恤之情。

  次日一早,营中操练声愈发响亮,大战之后里偶有的懈怠慵懒、骄矜懒散之气一扫而空,即便是负责后勤的官吏和辅兵,也都脚步匆匆,将粮草器械打理得井井有条。

  至于刘封探访伤兵营,以及在营中待了三个时辰这些事情究竟是怎么如此迅速的传扬开来,那自是不必深究了。

  次日一早,刘封下令今日晚间犒赏三军,发放酒肉,登时引得左幕军三呼万胜。

  其声势之浩大,竟然传到了十余里外的成都城中,竟引得成都百姓惊慌失措,就连军营之中也受到影响,本就有些低迷的士气再遭重创。
  http://www.paoshu5.cc/book/6750/2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